冬春季小拱棚辣椒套种,及瓜类高效种植技术,技巧都在这

近年来,随着外销市场的开拓,保山小拱棚蔬菜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冬春季小拱棚辣椒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农村致富、农业增效的新亮点。

冬春及小拱棚辣椒产业已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随着小拱棚蔬菜产业的发展,大棚土壤盐渍化的现状非常普遍,并日趋严重,不但影响了生产绿色食品的质量和人们的消费安全,而且直接影响到农民的经济效益。为了推进大棚设施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菜农们的收入稳定增加,人们的野菜篮子冶不断丰富,使大棚设施农业稳中有升的发展。

冬春季小拱棚辣椒套种,及瓜类高效种植技术,技巧都在这

1种植技术优势

冬春季小拱棚辣椒套种瓜类种植技术是在反季大棚辣椒中后期,在辣椒墒面直接套种瓜类作物的一种轻简化高效栽培方法。该项技术每年更换一次大棚膜,在雨季到来即套种瓜类全部上架时,前茬大棚薄膜要人工去除,因而大棚土壤将被日晒夜淋,受到自然降雨冲洗,对消除土壤障碍有显著效果,克服了重茬障碍,降低了盐碱化程度发生,而且还可以杀死病菌与地下害虫,有利下茬温室大棚蔬菜高产稳产。

冬春季小拱棚辣椒套种,及瓜类高效种植技术,技巧都在这

同时增加了复种指数,通过套种一季瓜类后,种植一季叶菜类,实现了一年三野收冶。通过试验示范,该技术在不影响辣椒产量的同时,一是增收1000~1200kg瓜类,单价以3.00元/kg计算,平均亩产值达3000~3600元;二是种植一季叶菜类,亩产值达1500~3000元。该技术增产增效明显,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适用于不同小拱棚种植户,农户易于接受。

冬春季小拱棚辣椒套种,及瓜类高效种植技术,技巧都在这

2种植技术要点

2.1 种植方式

该种植技术为套种模式。瓜类为1~2月播种,1月中下旬至2月中下旬移栽于青椒地内,于4~6月采收结束。

2.2选用良种

选用抗病、优质、高产、商品性好、市场需求的品种,如中优系列、津杂、津研、津优等系列的品种,种子质量要求纯度≥95%、净度≥98%、发芽率≥95%、水分≤8%。

冬春季小拱棚辣椒套种,及瓜类高效种植技术,技巧都在这

2.3 育苗移栽

育苗方式院棚内营养土育苗或漂浮育苗。营养土及消毒院选用无病虫源的田土加腐熟的农家肥混合而制成营养土,而后用多福粉或敌克松进行土壤消毒。种子处理院可推广用温汤浸种或药剂浸种,药剂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浸种1h,而后进行播种。苗期管理院保证幼苗发育所需的温湿度,保持白天在20℃~30℃,夜间在14℃~18℃,最低温度为12℃,当子叶展平、真叶显现、苗龄20d左右进行移栽。定植密度院可根据前茬的长势、土壤肥力和时期而定,一般在1500~2000株/亩之间,套种于大棚中央辣椒墒面。

冬春季小拱棚辣椒套种,及瓜类高效种植技术,技巧都在这

2.4 田间管理

温度院缓苗期白天28℃~30℃,晚上不低于18℃,开花结瓜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0℃~30℃以内。空气湿度院根据不同生育期和病害的发生情况,缓苗期空气湿度为80%~90%,开花结瓜期以70%~85%为宜,可通过地面覆盖、通风排湿、温度调控等措施进行相对湿度的调控。肥水管理院淤水分院移栽后及时浇水,保证苗全。3~5d后浇缓苗水,根瓜坐住后,结束蹲苗,浇水追肥,冬季土壤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夏季为75%~85%。

冬春季小拱棚辣椒套种,及瓜类高效种植技术,技巧都在这

于施肥院按照测土平衡施肥的原则,根据长势和育期,适时追施氮、钾肥,同时有针对性的追施中量元素镁和钙,一般每亩施用尿素25~35kg、普钙20kg、硫酸钾30~40kg,微肥在初花期施用,浓度为0.3%~0.4%。植株调整院用尼龙绳、细竹竿插架绑蔓,同时人工破膜,让瓜在大棚膜上生长。当主蔓结瓜后,侧枝留一瓜一叶摘心,并及时摘除病叶、老叶、畸形瓜等。及时采收;果实长到一定大小后要及时采收,分批采收,在早晚采收。清洁田园院对摘除的叶、枝和杂草进行集中处理,保持田间清洁。

冬春季小拱棚辣椒套种,及瓜类高效种植技术,技巧都在这

2.5 病虫防治

防治原则院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开展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辅以化学防治的措施,把有害生物造成的损失控制在经济值之内。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利用各种物理、机械措施防治病虫害,如人工除草、灯光诱杀害虫、遮阳网抑病、灰网膜驱蚜、高温杀灭土种中和种子中所带的病虫、高温闷棚抑制病情等。

冬春季小拱棚辣椒套种,及瓜类高效种植技术,技巧都在这

生物防治院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控制植物病害、虫害和农田杂草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科,也称为寄生物、捕食者、病原微生物和侵袭的植食性种的管理科学。化学防治院常用农药的种类有杀菌剂包括保护剂、专用杀菌剂、复配剂和保护地专用杀药剂杀虫剂、包括有机磷尧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尧复配杀虫剂,保护地杀虫剂等和农药增效剂包括有柔水通、展着剂、消抗液、渗透剂、解抗灵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