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一張思維導圖讀完一本書?

新手請先閱讀《 》

利用思維導圖讀書是非常舒服的一件事。

如果平時的線性讀書方式是單聲道耳機聽音樂,那思維導圖讀書相當於現場聆聽音樂會,這是一種立體的讀書方式。

如果單純只是想畫一本書的思維導圖,大家可以隨意發揮,只要開心就好。

但是如果想靠思維導圖達到提高閱讀效率,並且提高記憶效果,則需要將費曼技巧融入其中。

學習的終極方式——費曼技巧

“費曼技巧”—— 其實就是通過教別人的方式讓自己學會。

教學是學習金字塔中最高效率的一種方式。

如何用一張思維導圖讀完一本書?

圖片來自得到

之所以叫做費曼技巧,因為物理學家費曼經常使用這種方式——當他學習某樣東西時,他就會嘗試教別人,而且用最簡單最簡潔的方式教會別人。

他在演講集《發現的樂趣》裡提到,這個方式其實是他父親教他的。比如小時候學《大不列顛百科全書》時,有次學到:雷龍。有25英尺(7.6米)高,腦袋有6英尺(1.8米)寬。

他父親就會說:我們來看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假如那東西站在我們家的前院。他那麼高,足以把頭伸進樓上的窗戶,不過呢,因為他的腦袋比窗戶稍微大點,他要是硬把頭擠進來,他會弄壞窗戶的。

受費曼影響,為了簡單容易理解,霍金在整個《時間簡史》裡面,只提到了E=MC²一個公式。

下面是費曼技巧的實操——

a. 選擇一個你想理解的概念找一張白紙、寫下標題——要起範兒——真正覺得自己要講課了。

b. 假裝你在教某人。假想一個新學生,他的年齡、身份、場景,然後就真的給他上課。當你一次次去解釋的時候,你會對自己理解了什麼,誤解了什麼,還差什麼,有所體悟。

c. 如果遇到問題,停下來翻書當你講不下去的時候,跳回到學習資料上,重新學一遍。一直到自己能講順為止。

d. 簡化你的語言不要用術語,使用自己的語言。假如你還在用生僻詞彙,或者講不清楚概念。其實就是你沒有真正理解——試著簡化語言,或者打個比方,讓自己真的明白。

如何將費曼技巧融入思維導圖?

當我們拿到一本書

A.打開思維導圖軟件,寫下這本書的核心意義的關鍵詞

B.假裝自己是作者,你要開始寫作這本書的大綱,可以隨便按照自己想法寫。

C.寫不下去了?本來就大腦空白?很好,現在翻書去找到能夠解釋清楚本書核心的其他幾個關鍵詞或概念,寫在第二層(也許目錄中就有你想要的)。

D.反覆重複以上過程,一層一層找能夠解釋上一層的關鍵詞和概念...直到,你可以利用這張不斷完善的思維導圖且用自己的話把這本書講出來。記得,找個人給她/他講一遍。

那麼,此時你得到的這張圖,就是你看完這本書的勝利果實,未來的日子隨時隨地靠這張圖你可以回憶起整本書,更厲害的是靠這張圖,你可以做一次非常精彩的演講和分享,這便是你要的厚積薄發。

高中生,應該在高一就拿著考綱這麼幹。

隨便找本書演示一下

我們以《百歲人生》為例

拿到書切記不要瞎翻,就如同看電影不要劇透一樣。

1、打開思維導圖軟件( )把百歲人生四個字放在最中間

如何用一張思維導圖讀完一本書?

2、翻看目錄是如何解釋這個概念的,提煉關鍵詞放入第二層(有些書目錄不清晰可以翻看前言)本書目錄出奇的清晰,這一步便會非常輕鬆。

在這裡不要總追求自創,也不要總依賴原版,自己的詞好就用自己的,書上的詞好就用書上的。

這一步我們依然無法靠這十個部分解釋清楚百歲人生的概念,因為這十個新概念我們依然不明白,需要接著探索。

如何用一張思維導圖讀完一本書?

3、翻看具體章節是如何解釋這個章節主要概念的,提煉關鍵詞放入相應的第三層。

這一步就開始困難起來了,也是最有意思的部分,你會發現你跟以往看書不一樣了,以“第一篇天降長壽”為例,我們現在的目標是尋找作者如何解釋“天降長壽”這個概念的,你的眼睛開始瘋狂的搜尋本章節每一個能夠解釋這個概念的字眼和關鍵詞,如同在玩尋寶遊戲一樣歡樂興奮,大腦已經完全被這種模式“欺騙”

這時找到一個關鍵詞就寫一個關鍵詞,不管順序、不管對錯、不管邏輯。

如何用一張思維導圖讀完一本書?

4、開始嘗試用第三層的關鍵詞,幻想一個聽眾,用你自己的話解釋一遍“天降長壽”這個概念,我們會發現,要提煉第三層關鍵詞一定是已經粗讀過一遍本章節,這時候可以在不斷對“虛擬聽眾”講的過程中完善第四層的關鍵詞。

如何用一張思維導圖讀完一本書?

5、最後把各個位置的關鍵詞,按照自己不斷講給人聽過程中最好的版本排列組合,形成自己獨一無二的腦圖。

整個閱讀過程不是一頁一頁看,而是來回翻看,反覆橫跳,恭喜你,你開始“立體化”讀書了。


由於篇幅有限,接下來幾篇的更新,將繼續從思維導圖具體應用(筆記、頭腦風暴、項目梳理等)場景手把手教你製作思維導圖。

請大家移步 首頁閱讀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