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142架F-16戰鬥機的電子戰可能“斷子絕孫”

臺灣空軍沉寂了兩年多的ALQ-131A電子戰吊艙案最近再次浮現。

首先,讓我們釐清一下型號的區分。美軍發展改進型的ALQ-131電子戰系統共分三種子型:ALQ-131A(從舊型ALQ-131吊艙升級);ALQ-131B(全新產製吊艙);ALQ-131C(戰機內裝型)。

由於臺灣不擁有舊型ALQ-131吊艙,故空軍所規劃增購的所謂ALQ-131A FMS構型其實就是ALQ-131B的外銷型。至於如果提升ALQ-184至ALQ-131A該如何稱呼,由於問題比較複雜(詳後),姑且不表。

需求迫切 解決卻遙遙無期

空軍電子戰吊艙案的關鍵概念是引進數字射頻存儲(DRFM)技術。DRFM技術之主要功能在於可將截收到之射頻/雷達信號數字化後儲存,並在需要時完整重建該信號以供干擾反制之用。

DRFM可將威脅信號之頻率與帶寬忠實、同調的(coherent)重現,又沒有傳統模擬式系統信號衰減之缺點,且能在轉發干擾信號時調適其特徵(如:改變假目標之雷達截面、距離、速度、角度等),達成反制敵方雷達系統之目的。

DRFM 亦是反制相控陣雷達與單脈衝雷達之有效手段。譬如說,對抗解放軍S300與紅旗9等新一代長程地對空導彈均需要DRFM技術。是以,取得DRFM技術攸關著臺灣空軍F-16戰機的實戰存活性。

臺灣空軍深知該將DRFM技術融入ALQ-184電子戰吊艙以對抗新興威脅之重要與急迫性,故早於十年前在向美方申購F-16性能提升案時,電子戰吊艙的DRFM技術提升就是關鍵規格之一。

而美國2011年9月正式通告國會的F-16性能提升案軍售項目中也包括了提升臺灣空軍現有82具ALQ-184電子戰吊艙(以融入DRFM技術),或新購AN/ALQ-211(V)9 或AN/ALQ-131電子戰吊艙(均納含DRFM)之選項。而在去年新購的F-16C/D Block 70戰機上,也將裝備具有DRFM技術的內裝式電子戰系統。

然而,轉眼十年過去了,前瞻規劃的電子戰系統卻因為種種緣故延宕迄今都還沒能交貨服役。目前看來,連確切的解決方案都還可能遙遙無期。

其中部分原因可能與空軍當時對電子戰系統的投資優先級有關。由於臺灣已擁有相當數量的ALQ-184吊艙,故當初空軍建案之主要目的系在提升現役82具ALQ-184電子戰吊艙之性能,而非增購電子戰吊艙。然而,在執行電子戰吊艙案的選商時,卻改以添購電子戰吊艙為優先(據說需求共42具),反而未以提升現有ALQ-184吊艙最有利之因素為決策考慮。

美方業管官員透露,雖然ALQ-184的原廠曾多次建議成本相對低廉(後來採購12套ALQ-131A的預算便足以提升全部82套現役ALQ-184)的DRFM技術升級方案,甚至還同意轉移技術在臺灣執行構改工程,但我方始終不感興趣。

「與美軍同步」的優點與迷思

這顯然與另一重要因素息息相關:臺灣空軍希望裝備與美軍同步。「與美軍同步」的原則是立基於美國空軍當時的「作戰航電延壽套件計劃」(CAPES),也就是美軍為其現役F-16機隊進行雷達、電子戰及其他航電系統延壽與性能升級規劃。事實上,臺灣空軍「鳳展案」下的兩大主要航電系統提升案(AESA雷達、電子戰吊艙)均與CAPES案息息相關,且後來也均因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衝擊。

其實,空軍前年便已簽訂了ALQ-131電子戰吊艙的發價書,惟其中但書要求美軍必須進入量產始得執行。美方原本表定2019年4月開始量產(初期需求約200套),但卻一直未能履行,迄今總共只訂購了約60套ALQ-131A,故臺灣空軍稱該案「尚無預算投入與損失」,就採購部分簡單來說並沒有錯。但這並不表示此案的問題就不令人(極為)頭痛了,更不表示所謂「與美軍同步」的方針就沒有問題。

臺灣空軍當初認定與美軍同步,藉由美軍協助代為選商,並共同分擔研發費用,可降低計劃風險與成本。這思維邏輯表面上雖無可厚非,卻也正由於過於仰賴美軍,故對許多不確定因素(包括產製ALQ-131B所需之吊艙外殼來源、成本、期程等)均未能適度掌握,更完全無力左右美軍預算與研發等風險,在此案上徹底屬於被動,且礙於軍售(Foreign Military Sales/FMS)合約限制,亦無從申訴理賠。

一旦2014初年美國空軍因聯邦政府預算緊蹙而決定取消其CAPES(美軍F-16機隊航電系統延壽提升)計劃後,投資優先級驟變,臺灣空軍就必須獨自擔負ALQ-131的性能提升案可觀部分之研發測試成本。而一旦美軍放棄量產採購,臺灣更毫無轉圜餘地。「與美軍同步」的政策前提也告破產。

臺灣142架F-16戰鬥機的電子戰可能“斷子絕孫”

美軍的盤算

美軍在去2019年7月決定終止ALQ-131A吊艙的後續發展,主要原因倒不是技術瓶頸無法突破,而是因為其兵力結構及作戰運用構想上的重新檢討,至使得第四代戰機之性能提升(包括電子戰系統)的形式,價值與優先級再次面臨調整。

由於美軍仍在役的400餘架F-16機隊都是Block 40以後的構型,其機體可以容納內裝式電子戰系統,故美軍如有必要,確實可以放棄電子戰吊艙的升級發展,而在其逐年減少的F-16戰機上全面改用內裝式電子戰系統。

在此背景下,美國空軍於去年11月提供少量經費予L3Harris及NG兩家公司研發內裝式的電子戰系統方案,以為美軍下一步的選項。據瞭解,L3Harris打算以ALQ-211(V)4為解決方案基礎,NG則是以ALQ-131C競標。

除美國外,公開數據顯示還有至少9個其他國家(巴林,埃及,以色列,日本,荷蘭,挪威,葡萄牙,羅馬尼亞,新加坡等)使用ALQ-131系列電子戰吊艙。L3Harris(前身為ITT)的ALQ-211系列電子戰系統(內裝式與吊艙型)則為智利,摩洛哥,阿曼,巴基斯坦,波蘭,斯洛伐克,土耳其等國採用。ALQ-211(V)9曾聲稱是唯一經認證可在F-16上使用並具有DRFM技術的電子戰吊艙,但在美國空軍電子戰吊艙提升案中並未獲青睞,而是由ALQ-131A得標。

由此可見,二者都是相對成熟的電子戰系統,但做為具有DRFM技術的內裝式的應用則近年來案例也都有限,所以基本上勢均力敵。美軍預計今年11月才會完成初步評估。屆時美軍系統得標者贏得臺灣空軍Block 70機內裝(嵌)式電子戰系統合約的機會自然也就極高。

臺灣142架F-16戰鬥機的電子戰可能“斷子絕孫”

斷子絕孫如何延嗣?

然因空軍現有的F-16A/B Block 20 戰機(目前正提升為F-16V構型)機體無法容納內裝式電子戰系統,仍需繼續使用外掛式電子戰吊艙,故即便美軍今年底完成其F-16戰機下一代戰機電子戰系統選商,還是不能解決臺灣空軍現有82套ALQ-184電子戰吊艙的升級問題。

蓋若是ALQ-211(V)4獲選臺灣空軍的內裝式系統,ALQ-184仍會因沒有升級路徑,不可能提升到ALQ-211的吊艙構型。而就算是ALQ-131C贏得內裝系統的標,然若美軍放棄ALQ-131A/B型吊艙的後續發展,臺灣空軍也依舊沒有提升現有ALQ-184吊艙的可行方案。

且鑑於ALQ-184基本上已經斷子絕孫,沒有(美軍制式服役的)DRFM提升型或升級路徑了,而也不能升級到ALQ-211。所以,就算臺灣空軍最後新添購的電子戰吊艙是ALQ-211(V)9,那現有的82個ALQ-184也不可能升級到ALQ-211,而必須設法另覓升級方案。ALQ-211的系統裝備雖嚴格來說可包裝在ALQ-131的吊艙殼內,但那等於重買82套電子戰系統,投資恐怕更為巨大。

不過,雖然美空軍終止了ALQ-131A吊艙型的自身量產與後續發展,但因為仍有超過300個ALQ-131系列吊艙在多個美國盟邦服役中,美國勢必難以撒手不管其尚存壽期的維持與技術提升。

究竟要如何解套,目前尚無定論。美軍原定三至五月間要赴臺說明他們的建議方案,但現階段因新冠病毒疫情限制差旅,不得不暫時延後。所以,可能在今年夏天之前都不見得能夠有初步結論。

臺灣142架F-16戰鬥機的電子戰可能“斷子絕孫”

系統整合的挑戰

同時,臺灣空軍F-16電子戰系統的更新還有另外的技術考慮。那就是,由於「鳳展案」F-16A/B性能提升換裝了可以電子掃描並自動跳頻的AESA雷達,會對於原有的雷達告警器(RWR)會造成干擾,故勢須設法應對。除了更換數字雷達告警器外(投資成本很大),美軍建議的方法是以陷波器遮蔽告警系統之部分波段,以消弭誤警現象。

但美軍專業人士私下表示,除非能與F-16V上所用的APG-83 AESA雷達整合以確保完全同步,否則這可能導致減損接收信號性能達數個分貝(dB)之譜,且測向精準度也會受到影響。此外,鑑於APG-83雷達有部分技術系屬原廠(NG)專利,他廠能否獲得整合電子戰系統所需之相關技術釋出,而這又會否影響美軍建議選商的決定,亦有待觀察。

此外,由於臺灣空軍IDF戰機上缺乏電子戰干擾系統,原有之雷達告警器亦將於2023年因消失性商源問題而面臨汰除,所以空軍也在考慮該當如何因應。這大概也就是曾有媒體報導臺灣空軍在考慮為IDF換裝與F-16V同等級電子戰系統的原因。然而,由於F-16V所用之電子戰系統(無論選定哪型吊艙)耗資不菲,若欲衍用至IDF機隊上,勢需龐大預算配合,現階段難以逆睹。

無論最後解決方案為何,臺灣必須記取教訓,莫再重蹈當年AESA雷達與電子戰吊艙選商的覆轍。那就是,因為讓美軍代為選商,結果因臺灣的採購數量接近臨界規模,也承擔了相當可觀部分的研發整合測試經費,反而左右了美軍為自身選商的決定。

同時,美軍近年來研發策略的經常急劇轉向,也令我軍方歷來在軍購選商時賴以避險的「與美軍同步」金字招牌(兼免死金牌)開始褪色。而從電子戰吊艙案近10年來的痛苦長跑不難看出,有時「與美軍同步」甚至還成為了近乎自我實現的預言。究竟是「臺灣與美軍同步」,還是「美軍與臺灣同步」,耐人尋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