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接近仙境的存在,虛幻縹緲的夢境在古代小說中的運用

導語:大部分人的一生幾乎有五分之二的時間都花在了睡覺上,可以說睡覺就是人們生命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只要是睡覺就必然要伴隨著做夢,人的夢境可不像特定格式的文章那樣千篇一律。在虛幻縹緲的夢境之中,任何的事實都有可能發生。夢帶給人的這種虛幻之感,很多時候就讓它幾乎等同於人們所描繪的仙境那樣。

正是因為夢境具有許多與仙境相似的特性,所以古人對於夢境是非常重視的。在許多的文學作品之中,夢境幾乎就成為了主角,夢境敘事更是盛行一時。無論是在夢境敘事的內容還是形式之上,古人對於夢境敘事的運用方式都在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這種變化讓得這類文學題材不斷髮展,同時也成為了文學發展的有力推手。

一、古人與夢境

1、基於鬼神體系之下的夢境文化

從文明在黃河流域萌芽開始到封建社會結束,封建迷信一直是那個時代的主角。對於生活之中不能理解和無法解釋的事情,古人喜歡以鬼神來判定。

同時在古代鬼神體系統治之下的社會,似乎所有的事情都能用鬼神解釋清楚。對於古人來說,只要相信鬼神,就不會有解釋不了的存在。

最接近仙境的存在,虛幻縹緲的夢境在古代小說中的運用

古代鬼神

因此,對於夢境古人可不如我們現代人這樣看的透徹,夢中情景在現實出現的情況至今都開始一個謎,更何況是在古代。古人知道自己因為生理需要所以會睡覺,但是對於睡覺之後為什麼會做夢就並不清楚了。特別是身處於夢境之中那種介於真實與虛幻之間的感覺,就更加的難以弄明白。

最接近仙境的存在,虛幻縹緲的夢境在古代小說中的運用

仙境

所以,古人習慣於用鬼神去解釋夢境,他們對於夢境的認識也是基於這種鬼神體系之上的。在鬼神體系的影響之下,夢境作為一種虛幻的事物,自然也如同仙境那樣被古人賦予了相當多的神秘之處。這些被人為構造出來的神秘之處與夢境本身的虛無縹緲相結合,最後就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夢境文化。

2、古人對夢境的解讀

古人基於鬼神體系之下形成的認知,也就讓得夢境之中發生的事情格外的受到古人的關注。古人常常認為夢境之中發生的事情很多都是鬼神給人們的提示,用來預示現實之中可能要發生的事情。對於如此重要的事物,古人自然不會不做研究。因此,許多的人對於夢境之中發生的事情進行解讀,希望發現鬼神給人們傳達的信息。

最接近仙境的存在,虛幻縹緲的夢境在古代小說中的運用

《周公解夢》

就像是古人痴迷於算命一樣,對於解讀夢境儘管一開始毫無頭緒,但是窺破天機的誘惑讓得古人還是樂此不疲。而且古人的智慧是絕對超乎想象的,看似虛無縹緲與現實毫無關係的夢境在古人長期的探究之下,居然真的被古人建立了聯繫,並且在具備一種嚴密的邏輯。著作《周公解夢》就是古人在這方面研究的突出成果,著作的出現讓得古人解夢更進一步。

隨著古人對於夢境的解讀,夢境之中發生的許多事情和出現的場景都在古人構建的解夢體系之中有了現實意義。這就讓得夢境不再是與現實毫無聯繫的存在,而是成為了能夠利用的事物,這是夢境文化分發展過程中邁出的一大步。正是有了古人對於夢境的許多解讀,讓得古代的許多作家也在自己的作品之中開始運用夢境敘事。

二、古代小說對夢境的採納

1、作為輔助敘事的夢境

上面說過,因為古人對於夢境進行了詳細的解讀,所以夢境具備了一定的現實意義,這就讓夢境可以預示現實中某些的即將發生的事情。對於許多的古代作家來說,這種可以委婉的暗示情節的事物可是非常難得的,特別還是這種事物在現實之中非常常見,在作品之中運用了也不會讓故事顯得異常突兀,所以古代小說就對夢境進行了採納。

最接近仙境的存在,虛幻縹緲的夢境在古代小說中的運用

古代志怪小說

最開始運用夢境敘事的小說是還有強烈神魔色彩的志怪小說,無論是神還是鬼怪給凡人傳達信息不再是突然現身,而是在人們的夢中出現給予提示。原本鬼怪小說給人們的感覺就是與現實相差非常大,畢竟現實中沒有人真正的看見神明和鬼怪,更不用說是對話了。而在夢中就不一定了,神明與鬼怪都有可能出現,並且還能夠與自己對話。

最接近仙境的存在,虛幻縹緲的夢境在古代小說中的運用

古代志怪小說

對於古人來說,志怪小說運用的這種敘事方式無疑是拉進了作品與現實之間的距離,加上古代迷信思想佔據主導地位,很容易讓人們產生這個故事是絕對真實的錯覺。雖然夢境敘事的寫作手法非常好用,但是很多小說之中對於它的運用僅僅是作為輔助敘事。夢境敘事只不過是為故事主線輔助,並不是故事主角。

2、作為主要敘事的夢境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是夢境敘事小說發展的一個黃金時期。因為鬼怪小說人鬼婚戀故事的盛行,許多的作者為了減少人鬼雙方相遇所面臨的現實壓力,所以作者基本都採用了夢境敘事的方式,讓人鬼雙方在夢境之中相遇再相戀。這讓的人鬼相遇不顯的突兀,同時也讓得故事不再受到現實之中的規則束縛。

並且我們也知道人鬼婚戀故事之中一般都是以悲劇收尾,把故事發生的場地大部分放在夢境之中,就算是最後確實是以悲劇結尾,但是卻不至於只是透露出悲情。

畢竟很多故事都是在夢境之中發生,只要作者願意,最後一句"此不過黃粱一夢爾"便可以結束整個故事,而且還不用再去解釋。

最接近仙境的存在,虛幻縹緲的夢境在古代小說中的運用

《聊齋志異》

正是因為夢境敘事存在這種優點,所以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夢境敘事一改之前作為為輔助敘事的身份,成了為許多作品之中的主角。

清代著名鬼怪作品《聊齋志異》之中就最喜歡運用夢境敘事作為故事主要展開方式,可以說在魏晉南北朝之後,夢境在很多作品之中都成為了最為主要的敘事方式。

三、古代夢境敘事內容的變化

1、敘事對象的變化

古代小說雖然對夢境敘事採取了接納,但是夢境內容是非常多的,到底用夢境來敘述怎樣的事才能達到作者想要的效果呢?這就讓得古人對於夢境敘事的內容選擇出現了一定的困難。不過這種難題很快就被解決了,因為古代夢境敘事主要運用於志怪小說,所以對於夢境敘事的內容就有了定義。

最接近仙境的存在,虛幻縹緲的夢境在古代小說中的運用

古代神明

一開始,由於魏晉南北朝時期宗教文化非常活躍,所以很多夢境敘事的就圍繞著神來展開的,敘事的對象一般都是人與神的對話。然而隨著志怪小說的發展,志怪小說不再是單純的記錄一些民間鬼怪故事,人鬼婚戀故事也逐漸流行。許多的古人對於這種迥異於現實婚戀的故事顯然更為喜愛,於是夢境敘事的對象也漸漸改變。

由於人們對於夢境之中出現神明漸漸習以為常,夢境敘事如果再以人與神為對象,則難以在提起人們的興趣。而這個時候關於人鬼婚戀故事的崛起就讓的古代許多的作家們看到了一個新的方向,所以夢境敘事的對象很快就轉變為人與鬼。

2、敘事角度的變化

對於夢境敘事來說,敘事的對象固然重要,但是角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夢境之中人們可以為所欲為不會受到現實之中許多規則的桎梏,所以這就讓得夢境敘事提供了非常多的便利。許多現實生活之中無法完成的事在夢境之中就不再是困難的事情,

所以一開始的夢境敘事很多都是圍繞著古人實現現實夢想來展開的,就像故事"南柯一夢"那樣。

最接近仙境的存在,虛幻縹緲的夢境在古代小說中的運用

南柯一夢

而到了後來,古人意識到夢中實現的夢想終究是如水中撈月,所以以夢境內容作為對未來進行提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託夢)的敘事角度漸漸成為了主流。夢境敘事角度和對象的轉變,也就成了夢境敘事內容轉變的標誌。

四、古代夢境敘事內容變化的原因

1、古人對自我認知的變化

夢境敘事的內容會隨著時代變化而變化,那麼是哪些主要的因素促成了這種變化呢?在古人對於夢境的認知之中我們知道,夢境與現實是存在的一定的聯繫的,所以夢境敘事內容的變化必然是受到現實之中許多內容變化的影響。

最接近仙境的存在,虛幻縹緲的夢境在古代小說中的運用

古代平民

而隨著古代封建社會的發展,雖然古人仍然接受鬼神文化,但是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讓許多的古人意識到自己的創造力。這就讓得古人在鬼神之中拾得了自己的一點自信,許多人人對於自我的認知也就發生了改變。

所以在夢境敘事之中更加註重對於人的刻畫,而不是突出鬼神擁有的超人的能力。許多夢境敘事的故事都圍繞著人來展開,鬼神固然擁有超人的能力,但是最終也只不過隨著人們的需要而存在,隨著人們需要的消失而消失。

2、市井文化發展的需要

除了古人對於自我認知發生變化造成夢境敘事內容的變化外,市井文化的發展也是造成古代夢境敘事內容變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古代,小說的主要受眾並不是社會之中的達官貴人,對於這些達官貴人來說小說不過是雜書,是絕對不入流的,閱讀便會掉身價。

最接近仙境的存在,虛幻縹緲的夢境在古代小說中的運用

古代書生

而市井之中的人就不一樣了,在現實生活之中他們受到壓迫,所以在精神之上必然要尋求一片淨土,而古代的小說無疑是可以給這些人提供一個精神寄託。尤其是對於那些落魄書生來說,這些小說之中的主角無疑就是自己最為真實的寫照,因此小說的主要受眾就是這些市井之中的人。因此,市井文化的發展變化,就對夢境敘事內容的發展變化造成了巨大影響。

結語:無論是美夢還是噩夢,夢始終都是虛無縹緲的。但是古人卻能從夢中找到與現實的聯繫,並且形成之中夢境文化,讓人不得不讓人佩服古人的智慧。而隨著夢境文化被古代小說吸收與運用,夢境敘事成為了很多小說常用的敘事手法,夢境敘事的展開為古代小說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助力,同時夢境敘事的內容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大大提升了這種敘事方式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中國古代文化史》

《中國小說史》

《周公解夢》

《中國古代的夢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