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疫情,冒充公检法诈骗又升级!

以下视频来自真实案例:


近日,宅在家中40多天的刘女士(化名)接到一通自称“北京疾病预防管制中心”的电话,对方以刘女士违法贩卖口罩为由,将其引入局中……


来看行骗过程:


借着疫情,冒充公检法诈骗又升级!


借着疫情,冒充公检法诈骗又升级!


自称“北京疾病预防管制中心”的骗子称刘女士在网上订购了大量的口罩,还举出具体的时间、订购资料和她的身份证号码。


借着疫情,冒充公检法诈骗又升级!


借着疫情,冒充公检法诈骗又升级!


当刘女士质疑为什么“北京疾病预防管制中心”来电不是用座机而是用手机的时候,骗子按照事先编辑的剧本应答自如。


借着疫情,冒充公检法诈骗又升级!


刘女士表示对此事不知情的时候,借着她的疑虑,自称“北京疾病预防管制中心”的骗子开始运用法律的手段吓唬她。


借着疫情,冒充公检法诈骗又升级!


后续,因刘女士“涉嫌违法犯罪”,自称公检法机关的骗子们还将继续登场,通过电话、网络吓唬刘女士,让原本清白的刘女士百口难辩。


下一步,骗子会告诉刘女士,如果想自证清白,必须配合公检法机关进行调查,提供账户信息等。


最终,如果刘女士不及时醒悟,骗子将达到一步步卷走刘女士账户全部资金的目的,甚至还有可能唆使刘女士通过网络借贷来向骗子转款。


国家反诈中心提示:


1.公安机关绝不会以电话、QQ或微信等方式侦办案件,更不会让群众下载来源不明的软件,点击陌生网站前要认真辨别网页链接,不要下载陌生软件,不要随意填写个人信息及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


2.公检法办案没有“安全账户”,不会要求当事人以转账方式查验资产合法性,更不会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索要钱财。


3.公检法机关与其他部门之间不会相互转接电话,勿轻信秘密办案而独自听人摆布。


4.犯罪分子利用特殊计算机软件,能模拟各类电话号码,收到恐吓威胁的陌生短信或电话,不要惊慌失措,一定要冷静、沉着,特别是涉及钱款转账时,要立即停止,把好最后一道防范关口。


5.一旦受骗,要及时拨打110报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