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店后厨出内贼,掌柜的巧妙应对,即改毛病又留面子

2020年04月2日 | 第[679]篇原创

作者 | 张大宽

来源 | 餐谋张大宽(ID:dkxy029)


若是你,怎么办?

--张大宽


谁也不想遇到的问题

有一个问题,虽然很简单,但几乎所有人都想逃避,不愿直面的问题。

啥呢?

就是出现“内贼”。

2004年,也就是16年前,有一部电视剧,叫做《天下第一楼》。

没错,就是讲那个烤鸭店的事情。这部剧,是根据同名话剧改编而成的。

老字号“福聚德”的掌勺大厨,名叫罗大头。

大头没别的爱好,偏偏好“抽一口”。(这是解放前二十多年,那时候还有那玩意呢)

这抽一口要钱呢啊,经常去,那点工钱哪够他干这事呢。

于是,他就在店里“顺”点东西,或是拿去当了,或是拿去抵债。要不,抽不上,难受呀。

你说,遇到这样的问题,如果是你,你咋办?

“开了!这种人留不得!”

不行呀,这罗大头,可是老掌柜的爸爸请来的,曾经从火力救出过“福聚德”的老牌匾啊,这是功臣啊,人人都宠着他啊。

“那留着也。。。”

是呀,留着也难受啊,谁也受不了这么个主,隔三差五的在店里这么整啊。

你看,这样的问题,是不是谁都不愿意遇到,虽然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事情,就是偷盗。

遇上的都犯怵。

以前,也有几位老板和我聊起过这样的事情,说吧,钱不多,伤脸。

不说吧,纵容下去,今天能拿小的,明天呢?就不好说了。

安慰,不解决问题

有人说“厨子不偷,五谷不丰”,不知道你同不同意,反正我不赞同这句话。

试想一下,这样的话一般是在什么时候说的?

是不是在两难的境地,为自己找个放弃谈话的理由时候采用的?而且大多适用于旁人来劝事主?

比如说,你家有这样的情况,邻居来劝你,说想开些,没啥,大家都这样,别太计较了。

你会不会琢磨,敢情是事情没发生在他身上啊,要是他还会这么说吗?

但反过来想,正面谈,话又说不出口,特别希望有个人能替自己谈这个话,或者通过意念让对方知道,而且能马上改了,还不影响关系。可又没有方法能达到这个目的。好像这个理由更容易说服自己放弃。

所以,这只不过是一种“寻求认知协调”的方式而已。即便说服了自己,也不起任何作用。

而且,不但不起任何好作用,还会起坏作用。别再这么琢磨了。

咋办?

那咋办呢?

先来看“福聚德”掌柜是怎么做的。

掌柜其实早知道罗大头的事情,于是召集所有的员工们一起开会。

会上,他说

今天把大家叫到一起,不是成心要和谁过不去。也不是成心要找谁的茬。

就是来跟大家讲讲这个理,家有家规店有店规。大家心里都有数,其他的做的都不错,可有一样,不能小偷小摸,随便拿东西。

有人在犯,昨天店里丢了两只生鸭子,每天出多少鸭子,都有数,昨天这两只鸭子,没入炉,没上桌,也没报废。

偷鸭子这主,别让我抓住,抓住就重罚!

聪明点的,就好好改了,改不了就走人。

另外,知情不报,一样得处罚。

每个人回去,都好好琢磨琢磨。

这话里啥意思,其实已经表达的很清楚了。

似乎不少管理者,也都会选择这种“旁敲侧击”,甚至是“指桑骂槐”的方式,提醒一下当事人。

这属于“心知肚明”,但就是嘴上不说。

而这,只是第一步,事情还没算完,后面的才体现水平呢。

给面子,还给里子

隔天晚上,这罗大头又去偷鸭子了,不用说,这是上瘾了。

观察了一下环境,发现大家都睡了,罗大头顺手就从箱子里抓出两只鸭子。

可一回头,吓了一大跳,掌柜的已经站在了他身后。

罗大头吓的赶忙把鸭子扔到地上,打算将计就计,来个“死鸭子嘴硬,就不承认”。

掌柜的说,别出声,跟我走。

罗大脑袋还装傻“我干嘛跟你走,有话这说”。

掌柜的说,“你就一定要把大家都吵起来吗?这是为你留面子”

罗大脑袋还嘴硬“我咋了你就给我留面子?”

掌柜的转身就把伙计们都叫了起来,罗大脑袋也急了,可为时已晚。

伙计们也都出来,几个人面面相觑。

掌柜的说:捉奸捉双,拿贼拿赃,上一回丢了两个,没抓找,这回咋算?勤行里,有人说“厨子不偷五谷不收”,这不是这个理,这是人家埋汰勤行呢。人家为啥瞧不起勤行,咱自己不能走下作啊。

接着,又让伙计们背了店规的处罚标准“倒罚赔钱,立马解雇”。

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结局已经定了,这人赃俱获,罗大脑袋是没法再呆了,得解雇了吧?

非也非也

掌柜的接着问“罗师傅,你看见谁偷的鸭子吗?”

罗大脑袋愣了,我、我、我了几声。

掌柜的又说:大头,你不是第一个起来的吗?你看到谁偷的鸭子吗?

这时候,二柜也闻声而来,问咋了?

掌柜的说,偷鸭子的。

二柜一看罗大头,说你偷鸭子换大烟啊?

掌柜的说,不是不是,大头发现的。

大头这才反应过来说:我听见有响动,我就爬起来了,然后,掌柜的就来了。

二柜说,算了算了,也没丢,就这样吧,散了散了,睡觉睡觉。

伙计们都散了,掌柜的临走,还拍拍大头的肩膀,说大头,我谢谢你这次。

大头哪受得了这个啊,眼泪都下来了。

一石三鸟

看完掌柜这么一出,是不是觉得这是标准的中国式“智者”的形象,都会说这老板有水平?

其实,所有的人都心知肚明,都知道怎么回事,但老板经过这么一出,一来警告了大脑袋,二来保住了大脑袋的面子,三来还让心知肚明的伙计们心生敬佩,一石三鸟。

不知道如果是你,你会不会这么处理,还是粗暴的一开了之。

或者,你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留言区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