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東莞人陳益—中國引種番薯第一人

1、

陳益,字德裕,虎門北柵人。明萬曆八年(1580年),陳益隨友人往安南 (今越南),當地酋長以禮相待,每次宴請,都有味道鮮美的甘薯。但當地法例,嚴禁薯種出境。陳益以錢物“疏通”了酋奴,在他們的幫助下得到薯種,於萬曆十年(1582年)偷帶回國。


明朝東莞人陳益—中國引種番薯第一人


2、

陳益是明代我國引進番薯的第一人,他將薯種先在花塢裡繁殖,繼而在祖塋志敬墓地後購地35畝,進行擴種,因薯種來自番邦,故名為“番薯”。“自此之後,番薯種植遍佈天南”,成為人們的主要雜糧。陳益從安南引進番薯比福建陳振龍早12年,是我國引進番薯的第一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陳益臨終時遺書後人,囑咐每逢祭奠,祭品中必要有番薯,陳氏後人代代遵循。


明朝東莞人陳益—中國引種番薯第一人


3、意義

中國引種番薯第一人,吳川人林懷蘭、長樂人陳振龍和虎門人陳益均可享此美譽,他們各自引種,互不關聯,他們都為緩解當時國人的溫飽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在我國農業發展史上有重要意義。


明朝東莞人陳益—中國引種番薯第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