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陰書》記錄的是什麼?他的來歷和用途你可能不知道

《陰書》原文記載於《六韜·龍韜·陰書》

武王問太公曰:“引兵深入諸侯之地,主將欲合兵①,行無窮之變,圖不測之利,其事煩多,符不能明,相去遼遠,言語不通,為之奈何?”

太公曰:“諸有陰事大慮,當用書不用符。主以書遺將,將以書問主,書皆一合而再離,三發而一知。再離者,分書為三部;三發而一知者,言三人,人操一分,相參而不相知情也,此謂陰書②。敵雖聖智,莫之能識。”

武王曰:“善哉!”


古代《陰書》記錄的是什麼?他的來歷和用途你可能不知道


說起《陰書》,不得不提到陰符,據記載陰符是姜子牙所發明的,它是最早的軍隊秘密通訊密碼,一套陰符包括尺寸不等,形狀各異的符,每隻符都表示特定的含義,而陰符的形狀和表達的意思是事先約定好的,所以收信人在接到發信人的陰符後,可以明白其意思。

而《陰書》其實是由陰符演變而來。所謂“陰書”,實際上是一種軍事文書,傳遞的方法更秘密些。其方法是:先把所要傳遞的機密內容完完整整地寫在一編竹簡或木簡上,然後將這篇竹簡或木簡拆開、打亂,分成三份,稱“一合而再離”。然後派三名信使各傳遞一份到同一個目的地。“陰書”被送到目的地後,收件人再把三份“陰書”按順序拼合起來,於是“陰書”的內容便一目瞭然,稱“三發而一知”。


古代《陰書》記錄的是什麼?他的來歷和用途你可能不知道


然而時至今日,間諜活動無孔不入,除了嚴密防範,更要對己方人員教育培訓,定期審查有和外國人長期接觸合作者!中國雖為間諜的老祖宗,但說起來卻不如日本或者西方國家做的精細系統,主要是中國人的個性缺乏一貫性、系統性,反覆善變性,都為政府情報部門製造了重重阻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