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自曝造假:股价暴跌76%,APP遭“挤兑”,证监会也点名!

瑞幸咖啡自曝造假:股价暴跌76%,APP遭“挤兑”,证监会也点名!


瑞幸咖啡可能自己也没想到,今天才到中午,App和小程序就被集中下单的用户挤“崩溃”了,甚至连门店都排起了长队。

昨日夜间,瑞幸咖啡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文件显示,公司内部调查发现公司COO刘剑和向他汇报的几名员工“存在某些不当行为,包括捏造某些交易,数额达22亿元人民币”。 公告发布后,瑞幸咖啡股价暴跌75.57%,报6.40美元,市值蒸发49.5亿美元,约合350亿元人民币。

新金融深度此前报道,今年1月底浑水曾公布了一份89页的关于瑞幸咖啡的匿名沽空报告,指控瑞幸咖啡从2019年第三季度开始捏造财务和运营数据,制造盈利的假象。当时瑞幸咖啡坚决否认。

4月1日的公告不仅啪啪打脸,瑞幸咖啡还将面临严重的后果。浑水发布做空报告后,多家律所准备代表瑞幸咖啡股东提起集体诉讼。近日多家美国律师事务所也在发布公告,称愿意代表瑞幸咖啡股东对该公司就证券欺诈提起集体诉讼。

业内人士估算一旦面临集体诉讼,瑞幸咖啡将面临总计约754亿元的索赔。今日午间,证监会也发文称对瑞幸咖啡财务造假行为表示强烈谴责,“将按照国际证券监管合作的有关安排,依法对相关情况进行核查。”

瑞幸将为数据造假事件付出什么样的代价?瑞幸能否熬过这一劫?不得而知,但可以看到,“瑞幸咖啡将数据造假”冲上微博热搜后,今天已有大量用户抱着“万一瑞幸咖啡倒了折扣券就用不了了”的心态纷纷集中下单。慢了一步的新金融深度下午打开APP发现,已经无法下单了,弹窗显示“无法定位门店”,页面无法加载。已有用户选择到附近的线下门店购买,排队的人还不少。

瑞幸咖啡自曝造假:股价暴跌76%,APP遭“挤兑”,证监会也点名!


1


财务数据造假坐实股价暴跌75%

瑞幸咖啡事件并非没有征兆。

新金融深度此前报道,1月31日,浑水公司发布推文表示,收到的一份长达89页的匿名报告,指控瑞幸咖啡有欺诈行为,捏造公司财务和运营数据,包括2019年第三季度平均每店每天货物数据虚增69%,在2019年第四季度虚增88%。浑水认为该报告是可信的。

瑞幸咖啡自曝造假:股价暴跌76%,APP遭“挤兑”,证监会也点名!

总体来看,这份匿名报告对瑞幸咖啡的指控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报告内容显示,报告作者派了92个全职和1400个兼职调查员,收集了25000多张小票,进行了10000个小时的门店录像,并且收集了大量内部微信聊天记录,关联人与企业的工商信息发现,瑞幸捏造公司财务和运营数据,虚增每件商品零售价至少1.23元人民币,实际售价仅为标价的46%,低于管理层表示的55%;瑞幸将2019年第三季度的广告支出夸大了150%以上。销售量被虚增,其他产品收入被夸大,2019年第三季度门店营业利润被夸大3.97亿元。

二是瑞幸咖啡的商业模式不成立。瑞幸门店层面的损失高达24.7%-28%。 三是瑞幸咖啡的管理层已经套现走人。瑞幸的管理层质押了他们手中49%的股票,占总股本的24%。价值约20亿美元。

受此事件影响,当日瑞幸咖啡股价盘中一度跌超26%,随后呈现“深V反弹”,截至当日收盘,瑞幸咖啡收报32.49美元,下跌10.74%。

2月3日晚间,瑞幸咖啡正式发文回应。回应中,瑞幸否认了所有指控。瑞幸称,报告的方法有缺陷,证据未经证实,指控是没有根据的推测和对事件的恶意解释。报告对瑞幸管理团队、股东和商业伙伴的指控要么是虚假的、误导性的,要么完全不相关。报告是对公司商业模式和经营环境的根本误解。

在外界看来,瑞幸的这份回应公告态度强硬,但并未给出足以反驳浑水匿名报告的具体信息。当时有观点认为,这份匿名报告很可能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双方可能还会有多轮交锋。

没想到的是,2个月后,瑞幸咖啡“自爆”了。

4月2日晚间,瑞幸咖啡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文件显示,瑞幸咖啡的独立特别委员会调查发现,从2019年第二季度开始,公司首席运营官兼董事刘剑和向他汇报的几名员工“存在某些不当行为,包括捏造某些交易,数额达22亿元人民币”。瑞幸咖啡已经暂停刘剑和与相关雇员的职务,暂停和终止相关各方的合同和交易。


瑞幸咖啡自曝造假:股价暴跌76%,APP遭“挤兑”,证监会也点名!

造假22亿元,超过了瑞幸咖啡2019年一二季度的净收入的总和。公告发布后,瑞幸咖啡开盘暴跌逾80%触发熔断暂停交易,随后在40分钟内触发了6次熔断。截至收盘,瑞幸咖啡股价报6.40美元,跌幅达75.57%。


4月2日深夜,瑞幸就涉嫌造假一事在内部发文称,公司对此次事件发生表示震惊,目前相关当事人已停职且其负责工作已安排其他管理者接任。

2


神州租车、宝沃汽车等多机构牵涉其中


瑞幸内部信中称,“将尽力减少此次事件的负面影响”。新金融深度注意到,瑞幸咖啡官方微博今天两次发图表示“今天也要元气满满哦。”今日中午,瑞幸大股东、董事长陆正耀也发朋友圈打鸡血:今天更要元气满满!小伙伴加油!瑞幸咖啡CMO杨飞也发朋友圈表示:“资本的事我也不清楚我也不想问大家也别问我。我就知道经历这么多看到这么多,做人呢,两件事最重要: 必须实事求是,永远元气满满!”同时提到将“反思”。

瑞幸咖啡自曝造假:股价暴跌76%,APP遭“挤兑”,证监会也点名!

瑞幸咖啡自曝造假:股价暴跌76%,APP遭“挤兑”,证监会也点名!


不过,牵涉其中的多个关联方底气却没有这么足。

据不完全统计,自成立以来,瑞幸咖啡已经历了至少10轮以上融资,合计融资近10亿美元。根据机构提交的数据,截至2019年年底,共有158家机构投资者持有瑞幸咖啡股票,持股总数达4.6亿股,股比达23.93%。其中愉悦资本作为瑞幸咖啡A、B轮的投资方,共计投资金额为1.2亿美金。

愉悦资本今日在致合伙人的信中,也就瑞幸咖啡一事作了回应。回应称,愉悦资本闻听此事非常惊讶,大家的利益都受到了损害,因为未出售瑞幸的任何一股。此外,愉悦资本采取了快速的行动来应对,得知消息几小时后,召集了合伙人全体会议。接着当晚又与法律顾问举行了电话会议,寻找保护投资人利益的最佳方式。

此外,在2个月前浑水做空瑞幸咖啡时,中金公司曾公开发表研究报告,驳斥称沽空报告草根调研数据代表性不足,力挺瑞幸咖啡。今日对于瑞幸咖啡承认数据造假一事,

中金公司回应称:“我们已关注到此事,会密切留意。”据了解,中金公司还曾在瑞幸咖啡的B轮融资中出现,同时也是瑞幸咖啡上市保荐商之一。截至今日收盘,中金公司收跌4.7%。

今日另一家港股上市公司神州租车也出现股价闪崩,开盘就大跌20%,然后一路下探最低跌逾70%。随后神州租车紧急停牌,停牌前股价已惨遭腰斩,跌幅54.42%,报1.96港元,今日上午市值蒸发49.6亿港元。目前神州租车官网已暂时无法访问。

上文提到,瑞幸咖啡4月2日公告中,首席运营官(COO)刘剑成了数据造假事件的背锅侠。资料显示,刘剑于2005年获得中央财经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士学位。2008年至2015年,先后担任神州租车车辆管理中心副主任和收益管理负责人;2015年至2018年担任神州优车收益管理负责人;2018年5月起担任瑞幸咖啡COO,2019年2月起任董事。

根据履历,刘剑在加盟瑞幸咖啡之前曾担任神州租车车辆管理中心副主任和收益管理负责人、神州优车收益管理负责人等。除此之外,瑞幸咖啡的创办人钱治亚,曾任神州租车执行副总裁。瑞幸咖啡股权结构也显示,大股东陆正耀持股23.94%,而陆正耀夫妇也为神州租车的大股东,持股29.76%。陆正耀为神州租车董事局主席。

瑞幸与神州关联密切,同属神州系公司,受到瑞幸财务造假拖累也在市场预料之中。

资料显示,神州租车为陆正耀2007年创办并于2014年正式登陆港股,次年便成立神州优车,18个月后,神州优车登陆新三板,瑞幸咖啡则是陆正耀于2018年开始的新业务布局,也是陆正耀操盘的第三家上市公司,瑞幸咖啡自创办到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上市只用了18个月,刷新了全球最快IPO记录。而上述三家公司走的都是陆正耀“价格战+规模扩张”的路子。

据天眼查数据,瑞幸咖啡成立于2017年10月,2018年成立新公司数量激增,达到1,704家;2019年成立新公司数量达到2,089家;2020年至今,企业名称中包含“瑞幸咖啡”的新增企业则为118家。不到三年瑞幸咖啡扩张近了4000家企业。

瑞幸咖啡自曝造假:股价暴跌76%,APP遭“挤兑”,证监会也点名!

值得注意的是,天眼查数据显示,陆正耀同时也是北京宝沃汽车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燃财经的报道指出,有接近神州优车的人士向燃财经透露,神州系目前正在对宝沃倾斜资源,瑞幸咖啡跟宝沃在部分业务的人员和预算上打通,资源可以共享。瑞幸咖啡则通过APP和小程序,为宝沃汽车引流。宝沃汽车是陆正耀的下一个资本故事的主角。

瑞幸咖啡自曝造假:股价暴跌76%,APP遭“挤兑”,证监会也点名!

2018年,福田汽车将宝沃汽车67%股权转让给长盛兴业(厦门)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其中神州优车为福田汽车向宝沃提供的股东借款提供不超过24亿元(含24亿元)担保,被认为是幕后接盘方。目前福田汽车对长盛兴业应付的宝沃汽车股权款剩余本金14.81亿元和股东借款一直拖延未偿付。

新金融深度注意到,在上证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有不少股民询问,神州系暴跌会否影响到宝沃的转让款支付给福田汽车。

瑞幸咖啡自曝造假:股价暴跌76%,APP遭“挤兑”,证监会也点名!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瑞幸事件还引起了中国证监会的关注。4月3日午后,证监会官方微信号发文表示,中国证监会高度关注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 Inc。)财务造假事件,对该公司财务造假行为表示强烈的谴责。

证监会指出,不管在何地上市,上市公司都应当严格遵守相关市场的法律和规则,真实准确完整地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中国证监会将按照国际证券监管合作的有关安排,依法对相关情况进行核查,坚决打击证券欺诈行为,切实保护投资者权益。

而消费者们更加关注的是手里的瑞幸咖啡券还能不能顺利花掉。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消息传出后的第二天,或是由于害怕瑞幸可能就此倒闭,今天上午开始瑞幸门店和外卖全部爆单,还有折扣券没有消费完的用户纷纷涌入门店和APP进行挤兑式消费,导致订单暴涨。今日中午,瑞幸咖啡的APP、小程序被挤崩了的消息传出。

瑞幸咖啡自曝造假:股价暴跌76%,APP遭“挤兑”,证监会也点名!

新金融深度操作发现点进去要么显示已无法正常点餐,要么显示“服务异常”、“远程调用服务失败”或界面无法加载。微博动态显示,已有用户选择到附近的线下门店购买,排队的人还不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