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最新碧道建设方案出炉,天河“碧道”效果图曝光↘

广州碧道最新建设方案出炉!

2025年底要建设

1506公里碧道

其中,到2021年

将建成天河区区管河湖碧道约21公里


鱼翔浅底、水清岸绿

水草丰美、碧道蜿蜒…

天河即将“大变样”

以后天河街坊在家门口

就能感受到“神仙美景”啦


《广州市碧道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5年)》已经出炉(下称《方案》),其中提出,到2025年底,全市要建成碧道1506公里,基本建成贯通全市的碧道骨干体系。


广州最新碧道建设方案出炉,天河“碧道”效果图曝光↘

广州最新碧道建设方案出炉,天河“碧道”效果图曝光↘


1


2025年底全市建成碧道1506公里


本次《方案》提出,按照“一年试点建设、三年大见成效、七年基本建成”的目标,构建溪-涌-河-江-海多层次,北部山水、中部现代、南部水乡三片区多节点的广州特色千里碧道格局,绘就“千里长卷,最美广州”。


●到2019年底,全市建成113.7公里试点碧道,为广州碧道建设提供建设样版。


●到2022年底,全市建成碧道1000公里以上,各区结合实际情况打造2条以上高标准碧道(每条长度不小于5公里)。


●到2025年底,全市建成碧道1506公里,基本建成贯通全市的碧道骨干体系。


2


2021年建成天河区区管河湖碧道约80公里


《方案》明确了

全市各区碧道建设的任务

推动开展2020-2021年碧道建设

按照市、区河道、湖泊的管理权限

完成720公里碧道建设。

其中

↓↓


●市管河道(流溪河、白坭河、珠江西航道、珠江前航道、珠江后航道等)建成碧道105公里


●区管河湖建成碧道615公里,包括越秀区约7公里,海珠区约31公里,荔湾区约36公里,天河区约21公里,白云区约80公里,黄埔区约75公里,花都区约19公里,番禺区约176公里,南沙区约37公里,从化区约29公里,增城区约104公里。


那么今年碧道建设的

重点任务又有哪些?


按照《方案》计划

今年将着力推进流溪河碧道、阅江路碧道、

临江大道碧道、生物岛碧道、

二沙岛碧道、沙面碧道等

6条碧道示范段的建设


临江大道碧道示范段

长什么样子?


临江大道碧道示范段(猎德大桥-科韵路)项目


建设范围4.2公里,在高品质滨江绿地内打造了广州市第一条面向市民开放的碧道缓跑径,示范新旧共生、粤赏四季的最艺术生活。


广州最新碧道建设方案出炉,天河“碧道”效果图曝光↘

广州最新碧道建设方案出炉,天河“碧道”效果图曝光↘

广州最新碧道建设方案出炉,天河“碧道”效果图曝光↘

临江大道碧道效果图


同时,《方案》提出

有序推进2022-2025年碧道建设

按照市、区河道、湖泊的管理权限

建设碧道672公里

↓↓


●包括市管河道约106公里、越秀区约5公里,海珠区约25公里,荔湾区约25公里,天河区约38公里,白云区约30公里,黄埔区约52公里(其中珠江黄埔航道左岸11公里),花都区约42公里,番禺区约105公里(其中珠江黄埔航道右岸11公里),南沙区约71公里,从化区约46公里,增城区约138公里。


●其中2022年建设175公里;2023-2025年建设497公里。


碧道怎么建?

据介绍

碧道建设将注重四大原则


3


广州碧道建设四大原则


01


系统治理

树立山水林田湖草的生命共同体理念,统筹水里、岸上各种生态要素及上下游、左右岸开展系统治理和建设,保护好江河湖库各种水体,打造“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生态廊道。通过河流水环境修复,生态堤岸改造,贯通三道,结合碧道配套服务区有机串联沿线古村、古渡口、森林公园、果林园地,带动乡村产业振兴,实现从单一治污防涝工程到综合流域生态治理的转变。


02


注重经济实用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统筹相关规划建设,在原有绿道及黑臭水体治理成果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不人为生硬裁弯取直”,坚决杜绝铺张浪费。


03


注重安全为先

在依托河涌、湖库等水域、滨水岸线打造绿色开放生态廊道的同时,坚持以安全为前提,确保防洪安全、生态安全和人的活动安全。


04


注重产业融合

将黑臭水体治理等工作与景观、历史人文相融合,把碧道建设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等工作有机结合,倒逼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助力综合城市功能提升。


靓丽碧道 畅游岸边

享受惬意慢生活

这样的生活 你期待吗?

▌来源:广州水务、广州日报、广州天河发布

如果您喜欢本文,欢迎评论、收藏、转发、点赞。获取更多广州本地资讯消息和办事指南,敬请关注广州本地宝头条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