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很多绘本,却感觉对孩子没啥帮助?问题出在这里

“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也不偏离。”这是圣经《箴言》里关于教育孩子的一段话。

其实,在古代的时候,是没有儿童教育这一说的,儿童的人格与成人的人格混为一谈,直到教育学的创始人夸美纽斯将儿童人格从成人人格中分离出来,大家才渐渐认识到孩子具有与大人不同的独特内在世界。

而夸美纽斯在晚年时出版的一本名为《世界图解》的带插图的教科书,被认为是面对少年儿童的图画书的原型。

咱们中国也是到了民国时期,才受到西方影响,意识到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和特殊性。1933年我国出版的《小学生文库》正是受了夸美纽斯的《世界图解》的影响。

当然,现在的父母已经充分认识到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图画书------也就是咱们常说的绘本,作为一种亲子阅读的载体已经越来越被新一代的父母接受和认可。但很多父母在如何选择绘本、如何给孩子读绘本之类的事上依然存在疑惑。

好在我今天要讲的《我的图画书论》就可以帮助我们解开这些疑惑。

《我的图画书论》是图画书领域的一本权威著作,它界定了图画书的明确定义,指出图画书=文×画,同时剖析了怎样的图画书才能算得上是上乘作品,父母该如何陪伴孩子阅读图画书等等。可以说,《我的图画书论》为后世的图画书从业者指明了道路,也给家长们在用图画书教导孩子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买了很多绘本,却感觉对孩子没啥帮助?问题出在这里


松居直出生于上个世纪的20年代,在他大学毕业时,机缘巧合地开启了他的编辑职业生涯。当时,日本正处在二战重创后百废待兴的阶段,图画书这个概念在日本还是模糊的,松居直在艰难的环境中坚持图画书出版工作几十年,由他发起创刊的《儿童之友》虽然频频获奖,却几经濒临停产。直到上世界七八十年代,日本才兴起了出版图画书的热潮,松居直也由此被认为是图画书出版的权威,被冠以“日本图画书之父”的荣誉称号。

他是值得这样的称号的,因为他引领日本的图画书事业开创出一条国际化的新途径,他在艰难的环境中坚持出版高品质图画书,致力于将日本的民间故事改编成图画书,在他的推动下,许多国外经典图画书被引进日本,他还心怀世界,为亚洲其他国家的图画书事业竭力尽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除此之外,松居直在图画书的理论研究上也颇有建树,我们今天要讲的《我的图画书论》就是他的经典图画书理论著作。

看了《我的图画书论》你会明白以下几个问题:

  • 为什么要给孩子看图画书
  • 如何为孩子挑选图画书
  • 怎样陪孩子读图画书

为什么要给孩子看图画书

现代社会咨询发达,电视、电脑、手机都是咨询的来源端。还有有很多专门针对幼儿教育的APP,它们会代替父母给孩子唱儿歌、讲故事等等,而且,网络上的这些资讯都是免费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还有没有必要去花费那么多钱去买图画书给孩子阅读呢?

松居直在《我的图画书论》里明确地告诉我们:非常有必要!

图画书和电视、电脑、手机的最大区别在于,图画书要孩子动手去看、去发现书中的乐趣。在孩子翻阅的这个过程中,体现了人类最基本的形态,即人是文化接受者的同时,也是文化得到创造者。

儿童时代是各种感受形成的关键期,非常容易受到影响,而儿童时代又非常短暂,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给儿童优质的东西,不能让儿童在平庸、低俗的东西上浪费时间。优质的图画书能让孩子产生亲切感,不知不觉引领孩子走进一个奇妙世界。这个世界会让孩子们的期待不断饱满、结晶,并与之产生精神的共鸣,它们暗示着人们灵魂走过的历程,丰富着人们的内心。

而由电视、电脑、手机等机器“养育”长大的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被现代社会混乱的价值观所支配,他们也很可能会在语言和大脑发育方面出现障碍。

买了很多绘本,却感觉对孩子没啥帮助?问题出在这里


如何为孩子挑选图画书

不久前,我在一家绘本馆为我的孩子办理了一张借阅年卡,当一个朋友得知我办理的年卡要将近一千元时,她撇了撇嘴,说:“这么贵,不如自己买。”

我想,她是对图画书有误解,她不明白那些在超市里售卖的一本几元钱、印刷着鲜艳刺目的色彩、写着被简化过的世界经典儿童故事的图画书并不能算为真正意义上的图画书。

当然,我并不是说贵的图画书就是优质作品。根据松居直对图画书的标杆性定义:

图画书=文×画

图画书的文字、图画和主题要完全契合,才能将图画书的本质表现出来。

松居直在《我的图画书论》里写道:“图画书是文学和绘画相结合的产物,如果不能对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加以适度协调,使之相辅相成以及予以不同的分工表达,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的话,那么,图画书便不会取得成功。”

对于图画书的插图来说,重要的不是色彩的丰富,而是有没有充分表达故事内容的表现力。比如美国图画书作家加思·威廉斯的《黑兔和白兔》,就大部分使用黑色、淡绿色、黄色这些素净的色彩。因为这本书表现的是在大森林里,黑兔和白兔萌发爱情并最终结合在一起这样一个宁静温暖的故事,这样的故事适合用简单的颜色来表现。如果用上大红大绿的色彩,反而会破坏让读者着迷的宁静故事氛围。同时,配色的美感也是训练孩子视觉感的重要因素。

买了很多绘本,却感觉对孩子没啥帮助?问题出在这里


图画书也不仅仅是用来欣赏插图的读物,插图的作用在于帮助孩子建构想象的故事世界,贴切地表现故事的内容。孩子打开图画书时,可以进入一个奇妙的世界,忘我地走进那个世界,拥有快乐地体验和经验,直到合上书本时,才回到现实世界中来。因此,一本图画书里,其画面的连续性是非常重要的,这种连续性支撑着故事地发展,成为构建孩子心中奇妙世界不可或缺的支柱。

判断一本图画书的好坏,书中的文字也很重要。松居直甚至认为,图画书的好坏取决于图画书中有多少丰富的语言,这些语言能否引发读者和听者心中的共鸣。

图画书文字的文学性、诗性、韵律感都很重要,因为幼儿处在语言发展的敏感期,他们能够感受到语言韵律、音调、意象彼此间的联系,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乐趣和愉悦。这有助于培养孩子对语言韵律部分的敏感,并发展他们生动使用语言的能力。

市面上很多改编安徒生童话或格林童话的图画书,都删除了原著中诗句般美丽的文字,这是很可惜的。

怎样陪孩子读图画书

“图画书不是让孩子读的书,而是大人给孩子读的书。”松居直在《我的图画书论》里提出这样鲜明的观点时,把我吓了一跳。

我相信有很多忙碌的父母和我一样,希望扔给孩子一本书,他们就能乖乖地翻开,在那里独自阅读整半天,以便让我们这些被生活推着团团转的父母能有一口喘息之气。

但松居直把我们的幻想彻底打破了,因为图画书就是让父母读给孩子听的,他提出,在柔和的灯光下,父母搂着孩子给他们讲图画书里的故事,将会成为孩子生命中美好宝贵的人生体验。想要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这些宝爸宝妈们必须亲力亲为。图画书的阅读是图画书、讲述者和倾听者三者之间的互动,父母发自内心地给孩子朗读图画书,能促进孩子的精神成长,而在阅读图画书时,父母与孩子之间愉悦而富有感情的交流,是孩子一生情感健康发展的根基。

买了很多绘本,却感觉对孩子没啥帮助?问题出在这里


当然,仅仅给孩子朗读绘本里的文字还远远不够,《我的图画书论》教我们在进入图画书正文之前,要学会先看封面、环衬、扉页,就像我们观看戏曲表演,在正式表演之前总有一段音乐,这段音乐是引领我们进入舞台上的世界的引子。在封面、环衬、扉页上也有带孩子们进入图画书幻想世界的“引子”,错过的话,图画书阅读的美好体验就会打折扣。

比如,瑞士画家菲利克斯·霍夫曼的《睡美人》的封面,是选用的正文第六幅画,但封面却设计得比第六幅画更宽,甚至改变了读者得视角,同时自然地贯通到封底,给读者提供了想象图画书故事的广阔空间,为读者进入正文的故事世界做了很好的铺垫。

买了很多绘本,却感觉对孩子没啥帮助?问题出在这里


除此之外,松居直还对图画书的讲述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认为,想象力缺乏、内心浅薄的人讲故事与内心丰富的人讲故事,即便用同一种语言讲同一个故事,差异也是非常大的。因此,他要求做父母的要通过阅读、旅行、听音乐等方式来丰富自己,以便我们给孩子讲述图画书里的故事时,我们的语言能够激活图画书中里的意象,传播意象背后的文化与价值。


我们花很多钱给孩子买图画书,但若是不知道挑选优质的图画书,或者不知道该如何把一本优质图画书中最宝贵的东西传递给孩子,那是很可惜的。松居直的这本《我的图画书论》可以帮助我们扫除这些盲区,在借助图画书教养孩子的道路上取得一些本质上的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