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最新發現!大腦中的“神經網絡”竟可以用來探測太空垃圾


科研最新發現!大腦中的“神經網絡”竟可以用來探測太空垃圾

美國《新聞週刊》網站

中國科學家用激光準確識別地球軌道上的太空垃圾。根據發表在《激光應用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結果,研究人員將一套專門研發的算法應用於激光測距望遠鏡,讓望遠鏡與以往使用的技術相比,能夠更加有效地識別太空垃圾。

論文撰寫者之一、來自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測繪與地理科學學院的馬天明在一份聲明中說,通過神經網絡提高望遠鏡的目標指示精度後,可以發現橫截面面積為1平方米、距離在1500公里以內的太空垃圾。

按照美國航空航天局的說法,在軌垃圾是指繞著地球軌道運行的一切不再有任何實際用途的人造物體。這類垃圾包括不發揮作用的航天器、廢棄的運載火箭以及其他與太空飛行任務相關的太空垃圾。這給在地球上空軌道飛行的宇航員和航天器帶來巨大威脅,因為宇航員和航天器的飛行速度極快,高達每小時1.8萬英里,比子彈飛行的速度還要快。


科研最新發現!大腦中的“神經網絡”竟可以用來探測太空垃圾

美國航空航天局說,令人擔憂的是,在近地軌道上,估計有數百萬個微小的太空垃圾碎片,比壘球大的碎片有幾萬個。幸運的是,到目前為止,發生碰撞的次數少得驚人。

激光測距技術此前就用於探測太空垃圾。然而,在準確識別快速移動的小碎片方面,這類系統存在著侷限性。過去的激光測距方法只能精確到大約0.6英里的距離。為了消除激光測距技術長期存在的精確度不足問題,中國的研究人員利用“神經網絡”來提高望遠鏡的有效性。神經網絡是由大腦中生物網絡激發的計算系統。它們可以通過學習更好地完成任務——這就是所謂的“機器學習”。

馬天明及團隊中的其他科研人員利用兩個不同的神經網絡來幫助激光測距望遠鏡識別太空垃圾。然後,他們將這種方法與更為傳統的技術做了對比。研究人員稱,這是神經網絡首次被用來大幅提高激光測距望遠鏡的目標指示精度。他們說,這一最新發現可能對操控在軌航天器具有重要意義。馬天明說,獲取太空垃圾在軌道上的精確位置可以為在軌航天器的安全運行提供很大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