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冷又富饶,蛮荒又文明——阿里地区

在西藏,阿里地区注定是一个“另类”,它个性鲜明而又“桀骜不驯”。或者可以说,阿里是西藏最令人感到矛盾、“纠结”的一个地区。

干冷又富饶,蛮荒又文明——阿里地区

从地理角度看,阿里是西藏平均海拔最高、气候最寒冷干燥的地区,却又偏偏河流纵横、湖泊密布,孕育了富饶美丽的象泉河和狮泉河河谷。这里既是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喀喇昆仓山脉和昆仑山脉汇聚的地方,又是境内外几条著名江河的发源地。在这里,从南到北,高原面次第抬升,众多山脉连绵起伏,场面为壮观,宛若一首首气势恢宏的“高山交响乐”。南部和西南部为深切的沟谷和零星的冲积扇地带,而东部及西北部地势相对平缓,形成一望无际的宽谷和草原。

干冷又富饶,蛮荒又文明——阿里地区

从资源角度看,阿里境内大面积土地看似荒芜贫瘠,而事实上却是到处“富得流油”,不仅地底下埋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而且地面的地热能、太阳能、水能、风能等能源资源也富有得令入垂涏,却都还处于“沉睡”未开发状态。其中太阳能资源位列全国首位。外界比较熟知的是阿里盛产的黄金,当年热衷佛教的古格王朝之所以能将著名的印度高僧阿底峡尊者迎请到阿里弘法,就是与“黄金”有关——古格国王益西沃宁可舍弃生命,前后花费几十年时间,也要动用国内所有黄金,去邀请阿底峡,以此诚意最终打动了阿底峡来到阿里,由此开创了藏传佛教后弘期的盛况。

干冷又富饶,蛮荒又文明——阿里地区


干冷又富饶,蛮荒又文明——阿里地区

从文明角度看,这块看似极不适宜人类居住的高寒之地,却在距今一两万年以前就有人类活动,经过象雄、古格两个不同时代的王朝苦心经营,将阿里的文化不断推向高峰。在这里,人们发现了一些千年以前的农田、水渠等遗迹,这表明阿里早期存在过农耕文明,由于后来气候恶劣,游牧方式才逐渐占据了主导。象泉河流域就是阿里最重要的古文明发祥地,著名的象雄、古格王国都曾以这一流域为中心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从信仰角度看,这块西藏最西部的偏远荒野之地,却隐藏了一个被不同宗教教派公认的“宇宙中心”一冈仁波齐神山,每年吸引无数信众不惜万里跋涉来此朝圣。发源于冈仁波齐峰和玛旁雍错一带的雍仲本教(即苯教,也被称为古象雄苯教),不仅是一个古老的宗教,而且涵盖了民风民俗、天文、历算、藏医、哲学、因明学(逻辑)、辨论学、美术、舞蹈、音乐等方方面面,是藏传佛教兴起之前西藏人们重要的精神信仰,至今仍对西藏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干冷又富饶,蛮荒又文明——阿里地区


干冷又富饶,蛮荒又文明——阿里地区

就这样,阿里这个既干冷而又富饶、既蛮荒而又文明的“矛盾综合体”,反而散发出独具一格的魅力,仿佛远离尘嚣的天籁之音,吸引了世人孜孜以求的探究目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