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留學生:悄悄地走,在爭議中回,是誰讓孩子們承受這般煎熬?


小留學生:悄悄地走,在爭議中回,是誰讓孩子們承受這般煎熬?

1、萬眾矚目之下,188名小留學生終於踏上了回國之路,在爭議中回來了。

就在我寫此文時,一架臨時開通的特殊的國際航班,正從英國倫敦飛往中國濟南。

在這個航班上,有188名在英國讀書的小留學生,這些未成年的孩子在疫情的風暴中終於可以回家了。

能夠在這場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中成為被國人關注的焦點,原本是很意外的事情。如果不是那位代表166名在英國讀書的小留學生母親向中國駐英大使館發出求助信息,恐怕很少有人知道在英國這個國家裡,竟然有1.5萬名小留學生。

這些孩子分散在英國1000多所中小學就讀,而英國所有的學校皆在3月20日關閉。在無學可上的情況下,這些小留學生只能在寄宿家庭裡生活。然而一個嚴峻的現實擺在面前,就是很多小留學生寄宿在一些老年人家庭裡,在英國嚴峻的疫情形勢下,這些老年人成了高危人群。一旦老人們生病或被疫情感染,將會直接危及到寄宿生。

小留學生:悄悄地走,在爭議中回,是誰讓孩子們承受這般煎熬?

作為一名駐英的出色外交官,劉曉明大使深知這些小留學生將面臨著很大的生存危機。如果不做出及時的應對,很可能會帶來難以預料的問題。於是他很快就回復了那位小留學媽媽的求助,要求家長儘可能與孩子寄宿家庭保持聯繫,安撫孩子的情緒。同時他會及時在中英兩國政府間協調運作,儘可能想辦法接這些小留學生回國。

包機回國,要是放在疫情發生前,本身不是難事,中英每週有160餘班次航班,現在已經減少到每週23班,航空公司的壓力也是很大,我們在努力做“特例”、“特案”去解決 。通過一週的奔波努力,終於今天讓188名小留學生踏上了回國之路。

小留學生:悄悄地走,在爭議中回,是誰讓孩子們承受這般煎熬?

2、小留學出國讀書,在爭議中浮出水面,家長沒有履行《義務教育法》,一個黑洞出現了。

我國於1986年7月1日頒佈《義務教育法》,後於1986年和2015年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常務委員會兩次修訂。

在該法中明確規定,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適齡兒童、少年,不分性別、民族、種族、家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潔享有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並履行接受義務教育的義務

凡年滿六週歲的兒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的地區的兒童,可以推遲到七週歲。

小留學生:悄悄地走,在爭議中回,是誰讓孩子們承受這般煎熬?

但是近年來,卻有相當一部分家長,繞開《義務教育法》悄悄地將孩子送出國去讀書。如果不是這場疫情襲來,肯定吹不開遮住人們視線的那幕黑色的屏障,更不知道送未成年人出國讀書,已經違反了《義務教育法》。

你不說,我不說,他不說,就成了秘密。小留學生現象的出現,明顯暴露出《義務教育法》仍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就如擁有中國國籍的家長,身為孩子的監護人履行職責時,讓孩子接受義務教育必須在中國,但是有法不依,如今已經成了送未成年孩子出國讀書的家常便飯,只要你有足夠的經濟條件,只要能在留學目的國給孩子辦理好入學手續和安排好監護人,就可以悄悄地送出國。

就這樣靜悄悄地走了,小留學生和他們的家長,沒有向祖國說再見!

小留學生:悄悄地走,在爭議中回,是誰讓孩子們承受這般煎熬?

3、《婚姻法》規定父母有撫養和教育孩子的法定義務,小留學生接受的是外國文化教育和薰陶,這又暴露出家長不履行法律的一個黑洞。

將孩子送出國,寄宿在別人家裡,雖然家長為孩子支付了撫養和接受學校教育的相關費用,但是作為監護人卻與孩子遠離千里,根本沒有盡到陪伴的家庭教育之責任。如此說來,那些小留學生家長也違反了《婚姻法》

你不說,我不說,他不說,因為這不關咱家的事。在一個法律意識淡漠的環境裡,誰又替未成的孩子考慮他們的權益受到損害了呢?

小留學生:悄悄地走,在爭議中回,是誰讓孩子們承受這般煎熬?

如果把你的童年留給一個沒有父愛母愛陪伴的世界裡,你會擁有心理安全感嗎?你會期待著和別的小朋友一樣,可以在父母的懷裡撒嬌,可以牽著父母的手散步,可以每天與父母面對面聊聊天,說說話,哪怕是訴訴委曲也好嗎?

然而,這些身在國外的小留學生們沒有選擇的權利,因為他們註定會被父母以家長想當然權威給綁架送出國了。可能很多人會說,這些小留學生在疫情爆發的國外是弱勢群體,那麼在他們的父母面前,這些孩子何嘗又不是弱勢群體呢?至少他們沒有拒絕的資格,父母讓你去哪你就得去哪 ,沒得商量。

小留學生:悄悄地走,在爭議中回,是誰讓孩子們承受這般煎熬?

4、小留學生接受的是外國文化教育和薰陶,誰是他們的國?誰是他們的家?

當那位小留學母親向駐英大使館發出求助的信息在網上披露後,很快就掀起了輿論的巨大波瀾。公眾之所以對是否包機接小留學生回國有那麼強烈的反對,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大家對小留學生家長們的不滿。

對於這些小留學生家長來說,他們恐怕從未考慮過孩子接受的是外國文化教育和薰陶,在不久的將來,孩子將會成為只有黃色皮膚,但沒有中國心的另類人。而這恰是公眾最為憤怒之所在,但凡是愛國之人,無不為此焦慮。

小留學生:悄悄地走,在爭議中回,是誰讓孩子們承受這般煎熬?

我們都知道未成年人的三觀離不開傳統文化的影響,用專業的話來講,唯有在自己的祖國才能接受最正宗的中國文化教育。只有家長熱愛祖國,才能給孩子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只有家長對生我養我的祖國心懷感恩,才能對孩子熱愛祖國的感恩教育。

然而,把未成年的孩子過早送到國外去接受教育,孩子在哪個國家讀書就得接受哪個國家的文化傳統教育。又有哪個國家專門給小留學生專門設置中國歷史和人文課呢?

想到這裡,可能會有人說喪氣話了,爹死娘嫁人,隨他們去吧。

但是作為有著愛國情懷的人,不想就這樣讓一個祖國的花朵失去了文化之根,都希望留住這些小花小草,哪怕是他們成人後去國外留學,至少他們知道自己的根在哪裡,他們的國在哪裡,他們的家在哪裡。

小留學生:悄悄地走,在爭議中回,是誰讓孩子們承受這般煎熬?

結束語:說一千道一萬,我倒抱有“小確幸”,小留學生們回到祖國之後,別再出去了。祖國現在的繁榮和昌盛,遠比外國強多了。你們生在一個偉大的時代,為什麼不能在祖國接受教育,在父母身邊享受童年的幸福陪伴,健康成長呢?如果疫情過後,你們的父母還想把你們推向國外,你可以有權利說“不”。你可以大聲說:“我不去,中國是我的國,中國是我的家!”如果你真能這麼說,很多叔叔阿姨會為你鼓掌,因為你是有骨氣的中國人。

少年強,則中國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