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留学生:悄悄地走,在争议中回,是谁让孩子们承受这般煎熬?


小留学生:悄悄地走,在争议中回,是谁让孩子们承受这般煎熬?

1、万众瞩目之下,188名小留学生终于踏上了回国之路,在争议中回来了。

就在我写此文时,一架临时开通的特殊的国际航班,正从英国伦敦飞往中国济南。

在这个航班上,有188名在英国读书的小留学生,这些未成年的孩子在疫情的风暴中终于可以回家了。

能够在这场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中成为被国人关注的焦点,原本是很意外的事情。如果不是那位代表166名在英国读书的小留学生母亲向中国驻英大使馆发出求助信息,恐怕很少有人知道在英国这个国家里,竟然有1.5万名小留学生。

这些孩子分散在英国1000多所中小学就读,而英国所有的学校皆在3月20日关闭。在无学可上的情况下,这些小留学生只能在寄宿家庭里生活。然而一个严峻的现实摆在面前,就是很多小留学生寄宿在一些老年人家庭里,在英国严峻的疫情形势下,这些老年人成了高危人群。一旦老人们生病或被疫情感染,将会直接危及到寄宿生。

小留学生:悄悄地走,在争议中回,是谁让孩子们承受这般煎熬?

作为一名驻英的出色外交官,刘晓明大使深知这些小留学生将面临着很大的生存危机。如果不做出及时的应对,很可能会带来难以预料的问题。于是他很快就回复了那位小留学妈妈的求助,要求家长尽可能与孩子寄宿家庭保持联系,安抚孩子的情绪。同时他会及时在中英两国政府间协调运作,尽可能想办法接这些小留学生回国。

包机回国,要是放在疫情发生前,本身不是难事,中英每周有160余班次航班,现在已经减少到每周23班,航空公司的压力也是很大,我们在努力做“特例”、“特案”去解决 。通过一周的奔波努力,终于今天让188名小留学生踏上了回国之路。

小留学生:悄悄地走,在争议中回,是谁让孩子们承受这般煎熬?

2、小留学出国读书,在争议中浮出水面,家长没有履行《义务教育法》,一个黑洞出现了。

我国于1986年7月1日颁布《义务教育法》,后于1986年和2015年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常务委员会两次修订。

在该法中明确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洁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小留学生:悄悄地走,在争议中回,是谁让孩子们承受这般煎熬?

但是近年来,却有相当一部分家长,绕开《义务教育法》悄悄地将孩子送出国去读书。如果不是这场疫情袭来,肯定吹不开遮住人们视线的那幕黑色的屏障,更不知道送未成年人出国读书,已经违反了《义务教育法》。

你不说,我不说,他不说,就成了秘密。小留学生现象的出现,明显暴露出《义务教育法》仍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就如拥有中国国籍的家长,身为孩子的监护人履行职责时,让孩子接受义务教育必须在中国,但是有法不依,如今已经成了送未成年孩子出国读书的家常便饭,只要你有足够的经济条件,只要能在留学目的国给孩子办理好入学手续和安排好监护人,就可以悄悄地送出国。

就这样静悄悄地走了,小留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没有向祖国说再见!

小留学生:悄悄地走,在争议中回,是谁让孩子们承受这般煎熬?

3、《婚姻法》规定父母有抚养和教育孩子的法定义务,小留学生接受的是外国文化教育和熏陶,这又暴露出家长不履行法律的一个黑洞。

将孩子送出国,寄宿在别人家里,虽然家长为孩子支付了抚养和接受学校教育的相关费用,但是作为监护人却与孩子远离千里,根本没有尽到陪伴的家庭教育之责任。如此说来,那些小留学生家长也违反了《婚姻法》

你不说,我不说,他不说,因为这不关咱家的事。在一个法律意识淡漠的环境里,谁又替未成的孩子考虑他们的权益受到损害了呢?

小留学生:悄悄地走,在争议中回,是谁让孩子们承受这般煎熬?

如果把你的童年留给一个没有父爱母爱陪伴的世界里,你会拥有心理安全感吗?你会期待着和别的小朋友一样,可以在父母的怀里撒娇,可以牵着父母的手散步,可以每天与父母面对面聊聊天,说说话,哪怕是诉诉委曲也好吗?

然而,这些身在国外的小留学生们没有选择的权利,因为他们注定会被父母以家长想当然权威给绑架送出国了。可能很多人会说,这些小留学生在疫情爆发的国外是弱势群体,那么在他们的父母面前,这些孩子何尝又不是弱势群体呢?至少他们没有拒绝的资格,父母让你去哪你就得去哪 ,没得商量。

小留学生:悄悄地走,在争议中回,是谁让孩子们承受这般煎熬?

4、小留学生接受的是外国文化教育和熏陶,谁是他们的国?谁是他们的家?

当那位小留学母亲向驻英大使馆发出求助的信息在网上披露后,很快就掀起了舆论的巨大波澜。公众之所以对是否包机接小留学生回国有那么强烈的反对,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大家对小留学生家长们的不满。

对于这些小留学生家长来说,他们恐怕从未考虑过孩子接受的是外国文化教育和熏陶,在不久的将来,孩子将会成为只有黄色皮肤,但没有中国心的另类人。而这恰是公众最为愤怒之所在,但凡是爱国之人,无不为此焦虑。

小留学生:悄悄地走,在争议中回,是谁让孩子们承受这般煎熬?

我们都知道未成年人的三观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影响,用专业的话来讲,唯有在自己的祖国才能接受最正宗的中国文化教育。只有家长热爱祖国,才能给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只有家长对生我养我的祖国心怀感恩,才能对孩子热爱祖国的感恩教育。

然而,把未成年的孩子过早送到国外去接受教育,孩子在哪个国家读书就得接受哪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教育。又有哪个国家专门给小留学生专门设置中国历史和人文课呢?

想到这里,可能会有人说丧气话了,爹死娘嫁人,随他们去吧。

但是作为有着爱国情怀的人,不想就这样让一个祖国的花朵失去了文化之根,都希望留住这些小花小草,哪怕是他们成人后去国外留学,至少他们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他们的国在哪里,他们的家在哪里。

小留学生:悄悄地走,在争议中回,是谁让孩子们承受这般煎熬?

结束语:说一千道一万,我倒抱有“小确幸”,小留学生们回到祖国之后,别再出去了。祖国现在的繁荣和昌盛,远比外国强多了。你们生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为什么不能在祖国接受教育,在父母身边享受童年的幸福陪伴,健康成长呢?如果疫情过后,你们的父母还想把你们推向国外,你可以有权利说“不”。你可以大声说:“我不去,中国是我的国,中国是我的家!”如果你真能这么说,很多叔叔阿姨会为你鼓掌,因为你是有骨气的中国人。

少年强,则中国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