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帝李從珂撿了個爛攤子

末帝李從珂撿了個爛攤子

公元934年,在位僅五個月的後唐閔帝李從厚被殺,年僅二十一歲。在他遇害前兩天,潞王李從珂已經在洛陽稱帝。在很多人看來,做皇帝是一件富貴至極的好事情,但實際上幾千年來能把日子過得很爽的皇帝非常少,亂世裡的皇帝更是艱難。李從珂在洛陽稱帝那幾天,面對著紛亂如麻的政局,簡直想死的心都有。

後唐這一朝在皇位繼承方面是一個特例,李國昌、李克用、李存勖祖孫三代是血親,本姓朱邪,受唐朝賜姓改為李;李存勖死後,李嗣源稱帝,他是李克用養子,沙陀人,本姓無記錄;李嗣源倒是傳位給血親李從厚,但五個月後就被殺了;李從厚兵敗,李從珂自立,他也是李嗣源的養子,本姓王,與之前的那些後唐皇帝均無血親關係。

李從珂在鳳翔本來差點被打死,只因一場大哭感動三軍倒戈,局面逆轉,才得了天下。由此可見,他的嫡系部隊是很少的,李從珂為了激勵這些將士,對他們許諾重賞,答應他們等攻下洛陽後,每個士兵賞錢百緡(mín)。“緡”是串錢的繩子,一緡就是一千個銅錢,百緡就是十萬個銅錢,這在當時是一筆不小的財富。李從珂當時身陷絕境,為求活命吹牛皮許諾了這麼多錢,雖然度過了一時危機,但這個承諾顯然是無法兌現的。

末帝李從珂撿了個爛攤子

後唐立國前,中國已經是混戰多年,山河殘破,後唐立國後也沒有好好休養生息,儘管明宗七年略有恢復生產的跡象,但那是遠遠不夠的。洛陽國庫本就不寬裕,閔帝在最後關頭還打開國庫把所有財物都賞給了禁軍,結果禁軍一戰未打,直接就投靠了李從珂。現在李從珂到了洛陽,他以為這裡還有金山銀海給他犒賞三軍,但實際上國庫裡的耗子都餓得搬家了。

李從珂讓三司使王玫去盤點庫存,王玫兩手一攤說:“不必盤點,根本就沒有錢財,哪來的金山銀海呢?”李從珂頓時腦袋就大了。要知道,他雖然是皇帝,但殿外的這些兵都是從小作戰打到現在的老兵油子,這些人沒有信念,沒有忠誠度,只有貪慾,如果李從珂拿不出錢來,這幫人毛了可能會搞出大事來的。李從珂沒轍,只好把火發在王玫身上,他對王玫說:“老子不管你想什麼辦法,總之要拿出錢來,沒錢我就要殺了你全家!”王玫懵圈了,但是他也沒打算跟李從珂講道理,在這樣的亂世裡遇到這樣的危局,講道理是最沒用的舉措,現在只有去想辦法籌錢。王玫只好對李從珂說:“沒別的辦法,只能收房產稅了。”

王玫建議,對洛陽城內所有人徵收房產稅,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親王官員,一律不得例外。不管這房子是你自住的還是向別人租的,一律先交五個月租金,不得找任何理由推託。李從珂覺得這是個辦法,立刻就同意了。

接下來的半個月,整個洛陽城成了地獄。官員帶著士兵,挨家挨戶搜刮錢財,全城人家的存款、首飾、存錢罐都被搜刮得精光。但是即便如此,也只弄到十幾萬緡,對於將士們的餉銀來說,這點錢簡直塞牙縫都不夠。李從珂沒轍,只好學曹操,把王玫等官吏拿去頂缸,全部下獄嚴刑拷打,然後繼續催逼百姓交錢,但是洛陽百姓實在是一毛錢都拿不出來了,許多人被打死,每天都有一大堆自殺的人。

洛陽大搶劫持續了一個多月,把全城能找得到的財物都搜刮乾淨,連太后、太妃們都被盤剝得不名一錢,結果也就湊出二十萬緡,仍然是不夠用。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大家都很尷尬,樞密使李專美冒死建議李從珂減少士兵們的獎賞,此時李從珂覺得也只能如此,只好同意。

末帝李從珂撿了個爛攤子

二十萬緡發了下去,士兵們都很不滿意,編造歌謠說:“除去菩薩,扶立生鐵”,意思說閔帝軟弱如菩薩,現在大家擁立的這位李從珂卻硬氣得很,可見軍心已經動搖,大家牢騷滿腹,不願為他效力了。

雖然李從珂確實不該信口開河許諾這樣的重賞,但是考慮到當初的局勢,其實他也是無奈之舉,李從珂這個人並不是一個沒頭腦的庸人,他其實還是想把國家治理好的,只是遇到這樣的難局,不知道需要怎樣的能力才能化解。

李從珂希望群臣獻策,但大臣們除了進宮問安,並不敢多說話。李從珂急了,指著宰相盧文紀的鼻子罵:“朕每天愁得覺都睡不著,你們這些人有誰想過辦法給朕分憂?國家養你們這些廢物有什麼用!”盧文紀被罵得抬不起頭,心裡也很委屈,最後逼急了只好說:“我們每隔五天才能進宮問候陛下起居平安,每次進來的時候,這大殿裡都是手按刀劍的侍衛。我們就算有一點想法,哪敢在陛下面前說呢?萬一哪句話得罪了哪位將軍,我們在回家路上沒準就被殺了!請陛下屏退左右侍衛,只讓宰相和機要文臣在旁侍候,這樣大家才能好好說話呀!”盧文紀的話有一定的道理,但李從珂也有自己的難處。這殿中的侍衛都是各軍將領的耳目,這些人在這裡就是為了監視皇帝和大臣的,他們其實並不是皇帝的心腹。李從珂不是不願意照辦,而是辦不到。

盧文紀怕死,但天下不怕死的好漢總是有的,就在李從珂君臣一籌莫展之際,有一個硬漢史在德上書言事,一石激起千層浪。

末帝李從珂撿了個爛攤子

史在德官職是太常丞,相當於副主任級別科員,其實是個未入流的官,但這位史大人是個有膽氣的好漢。他上書說:“滿朝文武,都是廢物!武夫號稱將領卻不會打仗,見到敵人就逃跑;流氓自稱文臣卻不敢建言,遇到時候就不吭聲。這樣的文武班底要來幹嘛?不如都特麼撤了!我建議陛下考校全軍將士的武藝、兵法、韜略,考校滿朝文臣的學識、德行、見識,考試不合格的一律撤職查辦!”

史在德這番話說到了皇帝的心坎裡,然而這些建議並無可操作性,只是宣洩一時情緒罷了。盧文紀等人怒不可遏,武將們也恨的咬牙切齒,都建議皇帝殺了史在德,結果皇帝說:“我剛剛稱帝,現在正是求納諫言的時候,如果殺了史在德,以後誰還敢說話?言者無罪!”李從珂雖然沒殺史在德,但他也沒法照辦,朝政依然是一鍋粥。

李從珂在洛陽焦頭爛額,成德節度使石敬瑭則在一旁虎視眈眈。李從珂與石敬瑭從前都是明宗手下的驍將,彼此都很瞭解對方,他深知石敬瑭是一隻老狐狸,這傢伙早就有心稱帝了,之所以不動手,不過是在等待好時機而已。李從珂擔心石敬瑭主動發難,派人去側翼監視他,又調石敬瑭去天平鎮做節度使,結果石敬瑭覺得時機已經成熟,斷然拒絕了調令,併發檄文說:“逆賊李從珂出身微賤,本非先帝血親,趁社稷危難,竟奪宮稱帝,罪不可恕!爾當立即遜位給許王,皇天仁德或能擾爾一命。若是不從,我當秉天道誅殺逆賊!”

末帝李從珂撿了個爛攤子

檄文到洛陽,李從珂看了之後大怒,心想:“石敬瑭這老賊好狠毒,閔帝是我派人殺的不錯,但閔帝可是你抓住讓我殺的!”李從珂立刻傳旨,糾集天下兵馬,全部趕奔晉陽,誓要把石敬瑭一拳打成肉泥!

李從珂石敬瑭這一仗發生在公元936年,距離公元755的安史之亂已經近200年了。在這200年中,中國發生過無數次大大小小的戰爭,儘管這些戰爭都死了很多人,導致了許多藩鎮的滅亡、政權的更迭,但其後果都沒有李從珂石敬瑭這一仗嚴重。在他們倆決定要開掐的那一刻,可能所有的中國人都沒想到,這一戰居然打出了一個奇特的政治格局,這個格局直接導致了後來數百年裡中原各路政權的大悲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