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娜:八路軍德籍女少校,唯一被授銜的外籍女子,她有何功績

解放軍歷史上,有過很多外籍軍人,他們大多是在抗戰時期加入的,比如日籍八路軍、朝鮮籍八路軍,高峰時期達數萬之眾。而在外籍八路軍中,有位德國女人最為特殊,因她是八路軍唯一授銜的外國女人,八路軍德籍女少校,她就是王安娜。王安娜究竟做了啥,才被授銜的呢?

王安娜:八路軍德籍女少校,唯一被授銜的外籍女子,她有何功績

圖:王安娜

本名安娜麗澤。他在柏林大學專攻歷史學和語言學,並獲得了哲學博士學位。青年時期的王安娜,在德國國內法西斯主義的力量勃興著。她因為積極反對法西斯主義,兩次被捕入獄。希特勒掌權後,王安娜等反法西斯戰士的處境變得更加危險。王安娜為何逃亡到中國?

王安娜在大學時期認識了在德國留學的王炳南,兩人意氣相投。也許大家不太清楚,王炳南是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王炳南的父親是西北軍首領楊虎城的結拜兄弟。王候選人還有一位黨內人士。

王安娜:八路軍德籍女少校,唯一被授銜的外籍女子,她有何功績

圖:王安娜和丈夫王炳南

由於王炳南的身份,再加上王安娜在德國的地位日益下降,王安娜於1936年跟隨丈夫王炳南逃亡到了中國。王安娜到中國後,參加了影響第一個近代史動向的任務。王炳南是楊虎城的“外甥”,在西安事變前夕,他是楊虎城和軍閥延安三方的牽線人和策劃人,王安娜,她對外國人的身份和長相,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王安娜:八路軍德籍女少校,唯一被授銜的外籍女子,她有何功績

圖:王安娜證書

抗戰期間,王安娜主要協助宋慶齡先生,作為“保衛中國同盟”的代表,運送援華物資到抗戰前線,並負責八路軍的對外聯絡。王安娜的外國人身份也增加了與外國記者和外交官接觸的機會,向外國宣傳了中國人的抗戰。

王安娜是怎麼被授銜的?我們知道它始於新中國成立後的1955年,但在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的軍官都是按軍職劃分的,沒有軍銜一說。儘快授銜,八路軍抗戰期間,但是,而是大量軍事將軍授銜的幾個場合,為了工作需要去了特例授銜,數量少。

王安娜:八路軍德籍女少校,唯一被授銜的外籍女子,她有何功績

圖:王安娜在重慶

八路軍,1939年4月,重慶事務所工作的王安娜命進行了藥丸接收一次紅十字會配給八路軍的藥品,安王娜娜的外國人的身份很容易的通行,所以周總才是她交任務。為了方便王安娜工作,周總給她頒發了一張八路軍軍用通行證,並授予她八路軍軍官階級少校。至此,王安娜授應運而生,不僅是唯一的外國女性解放軍隊歷史上首次授銜的也一個人,絕大多數的開國將帥授銜更早,這個王安娜只有32歲。

王安娜:八路軍德籍女少校,唯一被授銜的外籍女子,她有何功績

圖:王安那(中央)和在華的國際朋友

整個抗戰期間,王安娜的足跡的中國,她的大部分香港收視醫藥品,遠征抗戰最前線的藥品,同時也負責向海外介紹八路軍的真相,為了引導和抗戰也成立了,少校軍銜授予匹配她的貢獻了。

王安娜:八路軍德籍女少校,唯一被授銜的外籍女子,她有何功績

圖中是王安娜夫婦、兒子

王安娜,1955年到中國,丈夫和王炳南抗戰勝利後離婚,為了她也回到了德國。王安娜晚年身在德國,奔波於中國,她把自己的餘生介紹給西方普通百姓,真實的中國和抗戰史承擔著中國對外的民間宣傳。在此期間,她也多次到中國探望丈夫和兒子,因為她的特殊身份,所以也承擔了一些溝通的橋樑作用。

王安娜:八路軍德籍女少校,唯一被授銜的外籍女子,她有何功績

圖:1950年王安娜(左)

1990年,王安娜在德國病逝,享年83歲。雖是外國人,但比起一些“黃皮白心”的中國人更值得尊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