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因為曹操驕伐而導致天下三分嗎?正史中是如何記載的?

《三國志》裴松之注引習鑿齒曰:“昔齊桓一矜其功而叛者九國,曹操暫自驕伐而天下三分。”《資治通鑑》也引用了這一觀點。這句話大意是說:當年齊桓公自以為是誇耀自己的功業,立刻有九國背叛;曹操一時驕傲自滿,而導致三國鼎立。真的是因為曹操“暫自驕伐”而導致天下三分嗎?這事從何說起?正史中又是如何記載的呢?

真的是因為曹操驕伐而導致天下三分嗎?正史中是如何記載的?

《三國演義》曹操劇照

這事得從一個小人物說起,如果說因為他的存在,而扭轉了歷史前進方向,改變了歷史發展進程,那可能有些誇張;但是他的存在肯定是加速了歷史進程,促成了三分天下,他就是張松。

為什麼說他是小人物呢?這裡的“小”主要有兩重含義:一是官職小,他的官職是益州別駕,《後漢書》《三國志》都沒有他的傳;二是個子小,《三國志》裴松之注引《益部耆舊雜記》曰:“松為人短小。”

真的是因為曹操驕伐而導致天下三分嗎?正史中是如何記載的?

《新三國》張松劇照

1.先看看張松的生平

張松,字子喬,蜀郡成都人。《後漢書》《三國志》等官方正史只記錄了他的名,沒有記錄他的字。他的字來源於《華陽國志》:“南安將軍張表,字伯達。(成都人也。父松,字子喬,州牧劉璋別駕從事。)”張松的事蹟主要散見於《三國志》中的《先主傳》《劉璋傳》《法正傳》。出生年份不祥,去世時間是212年。

真的是因為曹操驕伐而導致天下三分嗎?正史中是如何記載的?

《三國演義》劉備劇照

2.“曹操驕伐事件”始末

公元205年(建安十年),益州牧劉璋為鞏固自己的統治,特意派遣中郎將河內人陰溥為使者,向曹操表示敬意。曹操大悅,投桃報李,上表加封劉璋為振威將軍,劉璋的哥哥劉瑁為平寇將軍。

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劉璋為了進一步加強與曹操聯繫,又派遣張松的哥哥別駕從事張肅“送叟兵三百人並雜御物於曹公,曹公拜肅為廣漢太守”。這裡的叟兵不是年老的士兵,而是在當時的少數民族“叟人”族中徵募的士兵,以作戰勇猛而聞名於世。

真的是因為曹操驕伐而導致天下三分嗎?正史中是如何記載的?

《三國演義》劉璋劇照

有了前兩次的溝通與鋪墊,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劉璋希望繼續鞏固與曹操的關係,再次派遣使者朝拜曹操,這次派的使臣正是張松。《三國志》《後漢書》《華陽國志》《資治通鑑》等史書都記載了這一歷史事件,內容大同小異。因《資治通鑑》是這裡面成書最晚的史書,而且綜合裁取了其它史料,所以我們選取《資治通鑑》的記載:

益州牧劉璋聞曹操克荊州,遣別駕張松致敬於操。松為人短小放蕩,然識達精果。操時已定荊州,走劉備,不復存錄松。主簿楊修白操闢松,操不納;松以此怨,歸,勸劉璋絕操,與劉備相結,璋從之。

真的是因為曹操驕伐而導致天下三分嗎?正史中是如何記載的?

《三國演義》楊修劇照

大意是說:益州牧劉璋聽說曹操攻克了荊州,派遣別駕張松向曹操稱賀致敬。張松身材矮小,放蕩不羈,但是通達事理,精明果斷。當時曹操挾定荊州、逐劉備之餘威,正處於躊躇滿志、志得意滿之時,根本不待見張松,也沒授予張松一官半職。主簿楊修建議曹操徵召張松為僚屬,曹操也沒有采納。張松因此懷恨於心,回到益州後,勸劉璋與曹操斷絕往來,結交劉備,劉璋採納了他的意見。後來,張松與法正就成為劉備的內應,幫助劉備拿下了益州,從而導致天下三分。這便是習鑿齒評論的“曹操暫自驕伐而天下三分”。

真的是因為曹操驕伐而導致天下三分嗎?正史中是如何記載的?

《三國演義》孫權劇照

那麼問題來了,曹操真的驕傲了嗎?答案是肯定的,曹操當時很驕傲。因為他平定了北方,拿下了荊州,水陸並進,號稱八十萬之眾,追擊劉備,進逼孫權。江南之地,儼然唾手可得;孫劉二人,已如甕中之鱉。

《三國志·吳主傳第二》:是時曹公新得表眾,形勢甚盛,諸議者皆望風畏懼,多勸權迎之。

《三國志·程昱傳》:曹公無敵於天下,初舉荊州,威震江表,權雖有謀,不能獨當也。

真的是因為曹操驕伐而導致天下三分嗎?正史中是如何記載的?

《三國演義》程昱劇照

可見,曹操當時所向披靡,兵鋒甚銳,平定江南,指日可待。在這種情況下,曹操能不驕傲嗎?曹操一驕傲,根本沒把劉璋派來的使者放在眼裡,張松也沒有得到任何封賞,與劉璋的前兩任使臣相比,張松的待遇確實相差甚遠。因此,張松對曹操心懷不滿,心生怨恨。一回到益州,就勸劉璋與曹操斷絕外交關係,拉攏劉備。

3.張松為劉備成就三分天下做了哪些事情?

一是力勸劉璋放棄曹操,結盟劉備。《三國志·劉璋傳》記載:(張松)因說璋曰:“劉豫州,使君之肺腑,可與交通。”璋皆然之。

真的是因為曹操驕伐而導致天下三分嗎?正史中是如何記載的?

《三國演義》劉備與劉璋劇照

二是建議劉璋邀請劉備帶兵入蜀,抗擊張魯。《三國志·先主傳》記載:松曰:“劉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仇也,善用兵,若使之討魯,魯必破。魯破,則益州強,曹公雖來,無能為也。”璋然之。張松向劉璋建議道:“劉備是你的親人,曹操的仇人,善於用兵,讓他去攻打張魯,張魯必敗無疑,張魯被打敗了,我們就更強大了。即使曹操來了,也無能為力。”劉璋同意了張松的意見。

真的是因為曹操驕伐而導致天下三分嗎?正史中是如何記載的?

《三國演義》張魯劇照

三是向劉備舉薦法正。法正投奔劉璋後,懷才不遇,大志難伸。他跟張松來往甚密,關係較好,二人都覺得劉璋闇弱,難成大事。張松勸劉璋絕曹操而結劉備,並舉薦法正為使者,聯絡劉備,法正起初堅持不去,難以推脫,不得已而往。後來被劉備雄才大略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便決定與張松一起奉劉備為主,共同謀劃劉備入蜀。後來,法正屢獻奇謀,穩定巴蜀,攻克漢中,獻計斬殺夏侯淵,為劉備三分天下立下汗馬功勞,可以說這都有賴於張松的舉薦。

真的是因為曹操驕伐而導致天下三分嗎?正史中是如何記載的?

《三國演義》法正劇照

4.張松之死

只可惜,張松沒有看到玄德公三分天下,便東窗事發,為劉璋所斬殺。只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向劉璋告密的居然是他的親哥哥。這兄弟二人的世界觀、人生觀真的有點出人意料。對此,清代著名的文學批評家毛宗崗曾經做出這樣的評價:觀於張肅、張松,而有慨於兄弟之間也。一則賣主求榮,而不告其兄;一則懼禍及己,而不顧其弟。

真的是因為曹操驕伐而導致天下三分嗎?正史中是如何記載的?

《三國演義》張松劇照

歷史如過眼雲煙,已隨風飄散。張松的所作所為是與非,對與錯,自留待後人評說。他作為一個小人物,如浩渺宇宙的一粒塵埃,只是在歷史的潮頭,做出了他自己的抉擇。

參考文獻:《三國志·卷三十二·先主傳》《三國志·卷三十一·劉璋傳》《三國志·卷三十七·法正傳》《資治通鑑》《華陽國志校補圖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