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权力的游戏》学欧洲史(上)

看《权力的游戏》学欧洲史(上)

看《权力的游戏》学欧洲史(上)

这段时间无法出门,多了很多时间在家,最近包包重新二刷了一遍《权力的游戏》。由于是第二次看,所以我留意了很多剧中的细节,发现《权力的游戏》借鉴了非常多的欧洲历史,很多人物和事件都能找到历史原型。

看《权力的游戏》学欧洲史(上)

有你们的鼓励,我会加快更新公众号的频率哦~

看《权力的游戏》学欧洲史(上)

《权力的游戏》与欧洲古典时代

《权力的游戏》故事情节取材于欧洲中世纪的历史,但不仅仅是中世纪,有些细节其实是取材于欧洲古典时代。而最典型的几处,关于权游世界里的奴隶社会,基本都取材于古罗马帝国。

01

无垢者——古罗马士兵

在剧中最令人敬佩的军队无垢者(Unsullied),作为丹妮莉丝最强的军队之一,英勇无比。剧中对无垢者的介绍:无垢者(Unsullied)是被阉割过的奴隶战士,他们从小在阿斯塔波接受训练,特征是绝对服从主人和面对战争无所畏惧,他们的装备包括短剑、盾牌、长矛以及尖刺盔。

看《权力的游戏》学欧洲史(上)

无垢者,图片来源自网络

根据以上这些特征,可以判断出是参照了古希腊重装步兵或古罗马战士的特征。长矛、短剑、盾牌等良好装备,严守纪律,受过高强度的训练,这些特征都与古罗马战士极为相似。

看《权力的游戏》学欧洲史(上)

罗马士兵,图片来源自网络

看《权力的游戏》学欧洲史(上)

罗马士兵,图片来源自网络

但是,古罗马战士比无垢者更厉害的一点是,除了战斗,在行军的时候,也是建设防御工事、挖掘战壕的好手,这里包包举一个例子。在公元前55年,凯撒在他所统治的高卢(今天西欧的很大一片区域),因为被旁边好战的日尔曼部落(古罗人称呼为蛮族)不断骚扰,为了率军跨过莱茵河,教训日尔曼人,建造了一座木构桥梁。整座桥的营造,从准备木料开始,只用了十天,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展示着罗马士兵的强大。

看《权力的游戏》学欧洲史(上)

罗马士兵建造桥梁,图片来源自网络

02

绝境长城——哈德良长城

绝境长城(The Wall)是一处坐落于七大王国极北地带、由冰雪筑成的巨大的防御工事,其将王国与野人的土地分割开来。灵感很明显就是取材于位于英格兰北面的哈德良长城,哈德良是罗马帝国五贤帝之一,哈德良长城用了5年时间,三个罗马军团约1万5千人建造而成,虽然没有剧中那么宏伟,但依然可以成为人类建筑史上的一处奇迹。

看《权力的游戏》学欧洲史(上)

绝境长城,图片来源自网络

如果跟我国的长城相比较,有人会说万里长城更宏大,的确,从规模和工程量讲,中国长城更大,但哈德良长城胜在只用了5年时间便建成了保护罗马全境的工事。

看《权力的游戏》学欧洲史(上)

哈德良长城,图片来源自网络

在《权力的游戏》中,绝境长城是为了抵御野人与异鬼并守护王国,在古罗马帝国,虽然没有异鬼,但是当时哈德良在位时,罗马面临强大的军事压力,不仅仅在不列颠,在几乎所有罗马征服的土地上,包括埃及、犹太、利比亚、毛里塔尼亚等,以及他的前任图拉真征服的土地,所以哈德良致力于加强边境防守,抵御蛮族入侵。

看《权力的游戏》学欧洲史(上)

哈德良长城,图片来源自网络

如今,哈德良长城(英国),安东尼长城(英国),上日耳曼-雷蒂安边墙(德国)作为罗马帝国的边界已整体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去年包包去德国的时候有幸参观了其中一段,以后我会详细写写这个罗马帝国的边界长城。

03

自由民——古罗马时期的蛮族

自由民(Free folk)是生活在绝境长城之外的民族,在长城南边,他们往往被称呼为野人。

看《权力的游戏》学欧洲史(上)

自由民,图片来源自网络

根据绝境长城的原型便可得知,剧中的自由民其实原型就是古罗马时期的北方的日耳曼人(包括哥特人,汪达尔人,伦巴德人,苏维汇人,撒克逊人,阿拉曼人和法兰克人),凯尔特人,斯拉夫人,匈人和高卢人,东方的波斯人和帕提亚人,东南部的阿拉伯人等,在当时的古希腊罗马人眼中,他们是尚未进入文明阶段的野蛮种族。罗马人认为,这些蛮族不仅不是他们的朋友或亲族,而且是世世代代与罗马为敌,并且最终入侵和倾覆了罗马帝国的仇敌。这跟在《权力的游戏》七大王国中的野人非常相似。

看《权力的游戏》学欧洲史(上)

蛮族,图片来源自网络

04

弥林竞技场——斗兽场

剧中的弥林(Meereen)是奴隶湾的一处城邦,它因奴隶贸易而闻名。在丹妮莉丝·坦格利安女王攻占弥林前,它被一群唤作伟主的奴隶主统治。

看《权力的游戏》学欧洲史(上)

弥林,图片来源自网络

由于弥林的设定是奴隶社会,而古罗马帝国也是奴隶制,作者在剧中大量的剧情和人物设定很多都参考了古罗马帝国。由于参考例子太多,包包这文章只选择几个在古罗马时代经典的作阐述。

在《权力的游戏》第五季第九集,丹妮莉丝莅临竞技场观看奴隶决斗,大家是否还记得剧情中提及到,虽然丹妮莉丝征服了弥林并推翻了伟主大人(奴隶主)的统治,但民众对于重开竞技场的呼声很高,丹妮莉丝一直觉得竞技场很血腥,一开始坚决否决这项要求。

看《权力的游戏》学欧洲史(上)

弥林竞技场,图片来源自网络

大家是否考虑过,为何当地民众那么热衷于竞技场的格斗表演?这个我想用古罗马的“面包和马戏”(或译作“面包和游戏”、“面包和竞技”)去解释这件事情。

看《权力的游戏》学欧洲史(上)

罗马斗兽场

关于这个话题,其实真的可以单独展开一篇文章。对于古罗马人来说,面包的温饱和竞技的娱乐是他们最关心的事,而当时的帝王为了取悦古罗马人民,会大力建设斗兽场、战车竞技场等设施免费给人民观看。所以直到现在,在意大利罗马,包括其他欧洲国家(古罗马曾经殖民的地方)还会看到斗兽场。而剧中的弥林竞技场的竞技比赛,高度地还原了古罗马斗兽场格斗的细节:如奴隶们互相战斗至死、乔拉·莫尔蒙最后的胜利要等丹妮莉丝鼓掌才能最终裁决等等等等。

看《权力的游戏》学欧洲史(上)

弥林竞技场,图片来源自网络

05

将奴隶主钉死在十字架上——斯巴达克斯起义

《权力的游戏》第四季第四集,丹妮莉丝下令处死剩下的(伟主)奴隶主,把他们钉在木桩上,就像他们曾经犯下的罪行,在每英里都钉死一个奴隶孩子,作为去往弥林的标记。

看《权力的游戏》学欧洲史(上)

将奴隶主钉死在十字架上,图片来源自网络

将奴隶主钉死在十字架上取材于古罗马的斯巴达克斯起义:公元前73年,70多名角斗士和奴隶在斯巴达克斯的率领下逃离卡普亚的角斗士训练所并发动起义,随着各地奴隶和贫民的加入,起义军迅速扩大到约12万人。元老院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最后选任大奴隶主克拉苏(罗马三巨头之一)统率大军,镇压起义军。除了战死沙场的大部分起义军外,被克拉苏俘虏的6千名奴隶被钉在从卡普亚通往罗马城的阿皮亚大道沿线的十字架上。

斯巴达克斯起义是古代社会大规模奴隶反抗事件,跟剧集里面丹妮莉丝势要“打破车轮”不谋而合。

看《权力的游戏》学欧洲史(上)

将奴隶主钉死在十字架上,图片来源自网络

未完待续。。。

看《权力的游戏》学欧洲史(上)

更多攻略请关注

微博:Tequila大喊包

穷游网、马蜂窝、小红书:汉堡包包

看《权力的游戏》学欧洲史(上)

END

意大利|天啦噜,罗马斗兽场还能酱玩?!

意大利|罗马小众教堂走透透

住在中世纪的欧洲城堡舒服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