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8年《聖斯特凡諾條約》與《柏林條約》

1877年4月24日,俄土戰爭爆發。同年6月,俄軍渡過多瑙河,越過巴爾幹山脈。1878年1月,俄軍直逼君士坦丁堡城下。奧斯曼帝國被迫於1月31日與俄國簽訂停戰協定。英、奧對俄軍挺進黑海海峽極為不滿,俄國只得推進到離君士坦丁堡12公里的聖斯特凡諾後暫停。

1878年3月3日,俄土簽訂《聖斯特凡諾條約》。條約規定:

1、俄國從奧斯曼取得南高加索的卡爾斯、阿達罕、巴統、巴雅西特。

2、建立奧斯曼帝國保護下的保加利亞大公國,由俄軍佔領2年。

3、塞爾維亞、黑山、羅馬尼亞獨立,羅馬尼亞獲得北多布羅查,但將比薩拉比亞南部割給俄國

4、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自治,由俄、奧監督實行。

1878年《聖斯特凡諾條約》與《柏林條約》

1878年《聖斯特凡諾條約》,俄國在巴爾幹擴大勢力,引起英、奧的強烈不滿。奧匈帝國提議重新審議和修改該條約,英國表示支持,並脅迫俄國讓步。

1878年6月13日柏林會議開幕,7月13日與會各國簽訂了《柏林條約》,以代替《聖斯特凡諾條約》,主要有以下修改:

1、保加利亞劃分為三部分:馬其頓地區仍歸土耳其;巴爾幹山脈以南建立屬奧斯曼帝國的東魯米利亞自治省,該省總督應為基督教徒;保加利亞大公國的領土只限於巴爾幹山脈以北地區。

2、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仍屬奧斯曼,但奧匈帝國有駐軍權和行政管理權。

3、被俄國兼併的巴統宣佈為自由港,作為商業港口、供各國商船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