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味药,90%的家庭都有,但它得这么用见效才快!

作为中国家庭最常见的OTC药品,午时茶

在中国家庭药箱中的占有率基本不会低于前五名。


然而对于午时茶,绝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有时用的非常灵,简直就是神药;有时又一点效果都没有,就是一杯没什么效用的甜糖水。


午时茶怎么用才有效呢?今天瑞耀医生将「午时茶」讲给你听。


一直很“红”的午时茶


民谣称“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民谣起源于阴阳八卦的说法:五月初五,阳气极盛,物极必反,是阴气滋起源生之时(五毒醒),乃“泰极否来”之日。


五月初五端午最早是一个驱邪避祸的日子,在民间,端午节又有“药节”之称。每到这一天,老百姓会采些草药,在中午的时候熬起来,喝后可以去除五毒,使身体强壮,一年百病不侵。

这味药,90%的家庭都有,但它得这么用见效才快!

中医认为,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一年中最热的天,是阳气最旺的日子。这时制作的药品会携带地气中的阳气,具有更好的祛除阴寒邪气作用,这一天制作的午时茶品质最优,临床疗效最好。所以古时制作午时茶,选端午节这天的午时,先将18种中药共研细末之后,加入陈茶制成小块茶饼,故而名之午时茶(民间重口彩,喝药不吉利,多讲喝茶)。


关于时效的神奇说法,很多家庭也有这样的体会:用立春前存储的自来水侵泡“年糕”,可以保存较长时间;相比,如果是用立春之后的自来水浸泡年糕,没几天就馊掉。


午时茶最早见于清朝一本叫《经验百病内外方》的书中。其实午时茶在那时候就是老百姓几乎家家必备的一个药方。


古时候不像现在,老百姓有个小病小痛想自己买个药,去药店报出个药名就可以。那时一般是从当前流行的一些方书中抄个方去买。午时茶在以前就是这么一个方,近乎家家都有,方方相传。


午时茶的传奇发明者


《经验百病内外方》收录在《陈修园医书五十种》中的第二十一种,所以一般认为,午时茶是陈修园所创。


陈修园,清代医学家,福建长乐人(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陈修园著作的医书就达50本,他的一生经历充满励志与传奇。


陈修园7岁时能背诵经史典籍, 19岁考取秀才。其祖父博学通医,属于家传,所以20岁便开始在乡里行医(瑞耀医生的医学背景跟他非常相似)。


考取秀才之后陈修园还想进步考举人。这一考,却整整考了20年,中举那一年已经39岁。随后去北京参加会试,却未能中第,于是寄居京师。在此期间,恰逢掌管朝廷祭享、筵席及宫中膳羞的三品官身患中风、昏迷不醒。


“汤米不入口者十余日,群医皆云不治。修园治之,大剂而起,声名大震,求治者日盈其门。”


人们盛赞陈修园是当时天下第一儒医。传说和珅患病,足痿不能走路,也是请陈修园医治好的。和珅想要强行留下他做家庭医生,并以允诺推荐太医院院使为条件,但陈修园坚辞不受,于当年秋天,假托有病辞归回乡。

这味药,90%的家庭都有,但它得这么用见效才快!

回乡后开办私塾,传授儒学和医学。两年后他又到泉州讲习,期间还拜当时名医蔡茗庄学习医术。他自己已经非常有名,还要拜师,真是学海无涯,术无巅峰。


48岁那年,陈修园再次入京参加会试,仍未考中,又参加大挑考试,终以甲等成绩考上保阳(今河北保定)做知县候补。此时正逢瘟疫流行,陈修园编成浅显的韵语《时方歌括》,教大家依法施治,救了非常多的人。

次年授任河北威县知县,“赴任后于公务之暇,仍为人治病”。六十三岁,“以老病乞归”,回到家乡。“讲医学于长乐嵩山井上草堂”,“徒甚众”,“平生素多著述”。


陈修园一生,完美地实现了古时“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人生追求。


午时茶的功效


午时茶主治外感风寒,内停食滞,及不服水土,腹泻腹痛。由茅术300克 陈皮300克 柴胡300克 连翘300克 白芷300克 川朴450克 枳实300克 楂肉300克 羌活300克 前胡300克 防风300克 藿香300克 甘草300克 陈茶10千克 桔梗450克 麦芽450克 苏叶450克 建曲300克 川芎300克 ,上药研细末,拌匀,宜五月五日午时合,糊成小块。每服9克,加葱、姜少许煎,热服。汗出即效。


在上个世纪,当时市面上出售的午时茶还是小块状,一包两小块,方型,像小饼一样。而今这种遵古的块状午时茶已经没有了,更谈不上遵循在端午当日制作的传统。


很可惜,类似还有许多考究的中药制法近乎绝迹,“遵古炮制”已成为中医药行业的一个痛点。当然,好处是换来了更便捷的使用体验(以及更高的市场效益)。


现在现代临床已将午时茶的药方制成冲剂、胶囊等多种剂型,临床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宜的剂型服用。

这味药,90%的家庭都有,但它得这么用见效才快!

午时茶是用来去除“寒”(阴)邪的,主要有以下两个功效:


1)主治:外感风寒;意思是针对风寒感冒用的。


什么是“风寒感冒”?


“风寒”是中医外感病因的一种定性。中医认为外感病因有6种,称“六邪”,或“六淫”、“六气”,即是风、寒、湿、暑、燥、火六种外感病邪。


中医认为,在正常情况下,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的六种气候变化,称为“六气”。六气的正常运行变化,有利于万物的生长变化,但如果六气太过或不及,则气候反常,在人体抵抗力低下时,就能成为致病因素,则称“六淫”或“六邪”。


所谓“风寒感冒”,是因风吹受凉而引起的感冒。(注意!感冒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关注「中医瑞耀」,下期瑞耀医生教你风寒/风热感冒分别如何用药)


2)主治:内停食滞;


治疗风寒感冒,中医有很多药方,针对不同的症状用不同的药方。午时茶这张方,是针对“内停食滞”的风寒感冒设计的,其他情况的风寒感冒就不一定效果好。


内停食滞:平时脾胃不太好,或吃坏,吃凉,吃多,甚至喝酒过多。


总之,胃部不舒服;有时还恶心,有点想吐;吃冷的东西,如水果、矿泉水等胃部不舒服发作或加重,还会大便次数见多,轻微腹痛腹泻。

这味药,90%的家庭都有,但它得这么用见效才快!

中药

小结


瑞耀医生划重点「有以下症状时可以使用午时茶」:


1. 身体重重的:想睡床上不动,盖着被子觉得舒服;

2. 有点“不寒而栗”的感觉;

3. 着了凉,早上起床有点恶心、有点想吐 ;

4. 感冒了又同时又感觉嘴巴味道淡淡的,不想吃饭,或吃下去觉得有点消化不良。


瑞耀医生推荐的午时茶用法


药店买来的午时茶颗粒,如按其说明书服用(一次一小包,一天1-2次),基本是没有什么明显功效的。


以下是瑞耀医生的推荐用法。


· 通常情况:

- 小孩一次用一小包,大人一次用两小包;


· 如果有比较严重的流清鼻涕:

- 大人一次服用三包,年长一些的小朋友一次可以服用两包;

· 冲午时茶还可以用“引药”:

- 往往还应该用葱姜水(生姜、葱白各少许煎水)冲午时茶;

- 如果没有头、鼻的明显症状、更多是呕吐等胃部症状的表现,单用生姜即可;

- 而头鼻症状重一些,葱则是一味非常好的药。



我是@瑞耀医生,三甲中医院40年中医临床经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