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博与你“宅”一起|京华•锁钥


公元916年,雄踞北方草原的契丹民族建立辽国,统领中国的半壁江山长达两个多世纪,并逐步建立以辽上京为中心的大辽五京。上京临潢府是皇都,是辽太祖开国之地;东京辽阳府是为了控制渤海地区,防御女真、高丽而建立的都城;南京析津府、中京大定府经济发展水平略高,对辽国的经济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公元1044年,辽兴宗升云州为西京,大同至此成为辽五京之一。西京大同府镇守辽西南边陲,有着重要的军事地位,边防官大多居住在此。

同博与你“宅”一起|京华•锁钥

辽西京道的区域大体上相当于今天山西省的北部,内蒙古的南部和河北省的西北部。大同府是该区域的中心,西京道的最高领导机构为西京留守司,留守即最高长官。金继辽之后仍置大同为西京,大同依然为金朝西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还在西京北部汉化较快的地区增设若干州县。元代早期亦是如此,直到公元1288年改西京路为大同路。此后,元代设河东山西道宣慰使司,直隶中书省,治大同路,奠定了大同作为山西行政区划建立后第一个行政中心的历史地位,即元代设立行省制度之后,大同是山西建省以来第一个省会城市。元太祖、太宗等6位皇帝都曾到过大同,大同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一斑。契丹、女真、蒙古与汉民族的文化在大同相互碰撞、彼此交融,呈现出独树一帜的西京风华。

同博与你“宅”一起|京华•锁钥

辽早期大同城的范围仅包括唐云州城,即北魏平城的外城。升为西京之后,在旧城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建,拆除了北墙中部的墙体,同时利用北魏宫城的北、东、西三面城垣,将北墙拆除的豁口两侧的墙体与北魏宫城的东西城垣相连,呈现出“凸”字形的西京大同城,面积相当于明清府城与北小城之和。城设四门,东曰迎春,南曰朝阳,西曰定西,北曰拱极。城内沿袭唐代故城旧制,一条条整齐的十字街将居民区划分成若干里坊。至今我市一些小区名称还带有里坊字样,如文化里、幸福里、康乐里等,皆受此影响。城北是政治军事中心,官衙、军营多建于此;城西是辽西京宫殿,全国最高学府之一的西京国子监位于府衙的东南方,萧太后曾居住过的梳妆楼即“凤台”位于城西北。外围的护城河宽约30米,是辽五京之中最宽的护城河,可见西京的军事地位之重。西京城池的东面是大同的母亲河--御河,横跨御河的五拱石桥就是当时的“兴云桥”又名“玉河桥”。根据考古出土文物及史料可知,御河上建桥有确切记载始于金代。它是一座五拱石桥,桥上立望柱,置铁吼、石栏,桥长近35米。元代泰定年间重新修缮,命名为“兴云桥”。明代兴云桥绿树成荫,景色宜人,素有玉桥官柳之称,乃云中八景之一。万历八年将兴云桥重建为19孔石拱桥,清代嘉庆年间倾塌。日本侵占大同时兴云桥被炸毁。2003年--2004年在御河河道发现其遗迹,确定兴云桥旧址在今兴云桥南约50米处。

同博与你“宅”一起|京华•锁钥

西京大同,地处古丝绸之路的节点,不仅是当时北方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更是军事战略要地。契丹王朝将西京视为重地,“非亲王不得主之”;金代统治者以西京来控御西部国土。辽金统治者先后在西京大同“修司衙,建宫殿,立学宫”,逐步推进城市建设。元代,西方各国使节、商旅等通过商贸之路接踵而至,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大同是“一座宏伟而美丽的城市”。


配音、文字:张佳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