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需知:老师真的是“老中医型”的好么?

父母需知:老师真的是“老中医型”的好么?

读到“新校长传媒”中一条消息,如是说:

哈佛大学发布的一篇名为“It’s Easier to Pick a Good Teacher than to Train One” (《挑一个好老师比培训一个更容易》)的学术论文,用数据驳倒了“老师经验越丰富教学越成功”这一普遍被接受的观点。论文囊括了一项针对佛罗里达州在职的46257名教师展开的“教师效能”(teacher effectiveness)的研究。衡量“教师效能”的指标。最终得出结论:老师不是越有经验越好。

换句话说:经验,有时候是执教的障碍,是教师自身发展或者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不利因素。而且,实验还发现——好老师,似乎真的是天生的,和教学经验无关。当然,我们不会盲目相信这类来自海外的与研究结果,即便挂着“哈佛”的金字招牌,也只能说是国外的研究结果。回头看看我国,必须冷静思考。

首先,我们有自己的课程。显然,汉语教学和英语教学不能同日而语,我国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国外的“标准”也不同。我们的汉语作为母语教学,有着清晰且完整的课程设定,对不同各阶段的课程设置、学习目标等,提出了具体明细的要求。这些要求都决定了,教师的经验值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

其次,教学方式也不尽相同。我国课标也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注重传统的讲授法。在班级授课制这一基本教学组织形式下,老师“能不能讲”“会不会教”,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效果。经验型教师在传统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上,具有可贵的资源。

其三,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不同。小孩进入小学后,一路读到初中,高中,完成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后,通过考试后接受高等教育。这几个阶段中,考试评价的标准各不相同。即便是大学毕业后,我们对人才的需求、选拔的模式,都提醒各位父母,不能简单参照国外的研究。

因此,在中国父母的心中,选择老师时有这样一种倾向——选择老中医型的。

所谓“老中医型”就是中老年教师的代表。他们看起来经验丰富,如同中医当久了,用药准又合适,药到病除。所以去看中医,挂号时总挑选年纪大的。当然,子女入学时无法选择教师,可实际情况依然是——青年教师要得到父母的信任,需要花的时间与努力会更多。

到底经验丰富的老师值不值得信任呢?他们的经验有没有价值呢?如果你的子女正好分配到青年教师的班级中,到底是不是有福的表现呢?我的看法很明确——“老中医型”的教师,职业价值不容忽视。

第一,从发展角度看

经验丰富的教师对学情的预估相对准确。他们的经历使得他们在“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上,会做足准备,谋定而后动。同时,他们对学生的基本发展轨迹,转变的方向,学习的进阶情况等,对各种的可能性有较为精准的判断。这些判断使得他们在教学中,能够知道轻重缓急,能够有的放矢。这是对学生的发展极为有利的。

第二,从学习成效看

经验丰富型的老师,有较好的问题解决能力,也能从容应对学科教学中的难点、重点,做到讲清、讲透、讲到位。为什么?因为遇到的类似情况多,学生的疑难出在哪里,问题大致出在哪里,如何做才能解决问题等,他们心中有数。指导的时候心中有步骤,手上有招式,操作的程序是经过检验的,可行的,合理的。教得好自然有助于学。学生经历教学,能更好地突破难点,掌握重点。

厉害的老师讲一句,胜过苦口婆心又讲不清楚的一百句。

第三,从学生心态看

经验型老师更懂得孩子,也才更知道如何爱孩子。

我曾经说过一句话,大家不大接受,实际上是没有理解透。我主张:没有自己养育过孩子的老师,不可能知道如何关爱孩子。自己没有养育过小孩,怎么会懂得什么叫小孩,不懂什么是小孩,怎么懂怎样去爱孩子?反过来说,爱过自己的孩子,你才知道爱的真谛,才会爱。有经验的老师,他们的人生经历以及执教经历,保障他们在给予爱时更加理性,更适合小孩。在这样的老师带领下,孩子的心态更加平和,心理发育更加健康。

心理健康对学习的推动作用有多大,对人的发展有多重要,不言而喻。

父母需知:老师真的是“老中医型”的好么?

这样说来,非老中医类型的青年教师,就一无是处?当然不是。请回到文中的哈佛报告中来。报告中,还罗列出青年教师深受学生肯定的十二个特征:

特征一:备课充分

特征二:态度积极乐观

特征三:对学生期望值高

特征四:富有创造力

特征五:公平对待每位学生

特征六:平易近人,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个人关系

特征七:创造归属感(体现对教育事业的热情)

特征八:富有同情心,关心学生

特征九:有幽默感

特征十:尊重学生

特征十一:心胸宽广

特征十二:勇于承认错误

十二条特征,经过归并整合,我们发现非“老中医型”教师应彰显的优势:

其一:乐观与幽默感

年轻人和小孩的年龄接近,原本就是“一国的”,自然天然更加懂得儿童的心。他们外形活泼,不会过于正经、严肃,自身也比较喜欢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这些都让他们无可替代地成为学生的伙伴。学习中,师生关系最佳的状态就是“互为伙伴”。相对而言,这是经验型教师较为难以具备的。

因此,如果你是年轻人,请一定乐观,具有幽默感,因为学生需要开朗与阳光。

其二:研究能力与创造力

青年教师虽然经验不足,这更使得他们以百倍热情,更加火热地投入教学研究之中。面对全新的课程,面对可爱的孩童,他们能激活无限的创造力,能够结合孩子的需要,能依据自己的实践,更多地去开发全新的教学时空。研究与创造也将带来孩子无与伦比的学习体验。很多时候,教得久了就教得旧了,教得平了,教到乏了。而全新的做法有可能产生无法预估的更好的学习效果。

青年人接受新事物更快,更热切,这是“老中医型”教师所不能及的。

但也需要知道。研究力与创造力的生成,也具有偶然性。不少青年教师感觉自己的创意不足,研究不深,他们的借口是“还没学会走,学习飞翔有什么用?”还有些青年教师性格不够开朗,自身有局限,那又怎么办?

其三:备课充分与勇于认错

青年教师还有一条出路,这也是最后退守的底线——务必“备课充分”与“勇于认错”。

付出努力才不心虚,也不后悔。既然年轻人经验不足,真要加倍努力;既然是年轻人,就有犯错的权利。“权利”不能乱用,“权利”就是一种提示——犯错时,要勇于认错,要积极改正。

我们相信,具备这两条后,青年教师的成长也非常快。而且,能够得到父母的理解与支持。默默无闻的人,努力起来是很让人敬畏的;暂时不顺的人,看到他在努力,人们会送上祝福;最差情况是创意不足,努力就是唯一的选择……

各位父母,说了这么多,比对了这几点,还有一条需要慎重提醒:老师,不是让我们挑选的。和看病不同,遇到老师,就是一种天意,是最美好的安排。我们的子女在一生中,必须的经历许多不同气质,不同水平的老师,存着差别心,挑挑选选,左顾右盼,真的是杞人忧天。你可以改变自己,不能改变他人;不如意时怨天尤人,不如主动调整心态,与老师好好配合。别忘了,“老中医”有“老中医”的好,青年教师,有青年教师的优势。父母需要着力关注的,就是自己孩子的发展。

合作,才能共赢。老师发展了,子女更加优秀,携手老师共同进步,就是父母最佳的选择。

(作者单位:福州教育研究院)

欢迎关注 ,更多教学技巧可点击专栏获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