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度宗趙禥 鹹淳皇帝大事年表

趙禥(1240-1274)宋朝第十五位皇帝,南宋第六位皇帝,宋理宗趙昀之侄,趙昀之兄榮王趙與芮之子,初名孟啟,又名孜、長源。因宋理宗無子,趙禥被收為養子,先後被封為建安王、永嘉王、忠王。在位時間:1264年-1274年,年號鹹淳,廟號度宗。

宋度宗趙禥 鹹淳皇帝大事年表

景定五年(1264年)

宋衢州民詹沔因官吏苛取起義;蒙古設立各路行中書省;賈似道推行經界推排法,丈量土地,史稱“江南地尺寸都有稅”;南宋發行“金銀現錢關子”,一貫抵十八界會子三貫,導致物價更貴;阿里不哥投降;忽必烈採用劉秉忠建議,定都燕京,改稱中都,改元至元;採用廉希憲建議,廢除諸侯世守制度;禪宗楊歧派僧侶普濟合編《五燈會元》書成;忽必烈罷南邊五市。

同年,趙昀去世,時年60歲,葬於永穆陵,太子趙禥繼位;加賈似道為太師、平章軍國重事,封魏國公;蒙古設立總制院,管理天下佛教,以國師巴思八總領院事。

鹹淳元年(1265年)

上宋理宗諡號聖明安孝皇帝,廟號理宗;蒙古定製,兼併州縣,以蒙古人充各路達魯花赤,漢人充總管,回回人充同知。同年,蒙古設立大宗正府;宋蒙兩軍在廬州、漳川等交戰,宋軍均敗;八剌奪取察合臺國汗位。

宋度宗趙禥 鹹淳皇帝大事年表

鹹淳二年(1266年)

蒙古設立國用使司;汪惟正遣將攻破南宋四川開州;窩闊臺之孫海都在封地叛亂;忽必烈派黑的、殷弘經高麗出使日本,二人害怕海浪中途折回高麗;令大食人也黑迭兒營建大都。

鹹淳三年(1267年)

趙禥授賈似道平章軍國重事,賜第西湖葛嶺。賈似道常常不到都堂辦事,在府第簽署文書,多由其館客廖瑩中、翁應龍代為決定;南宋收復開州;呂文德之弟呂文煥知襄陽府兼京西安撫副使。同年,忽必烈敕修曲阜孔廟,禁僧官侵理民訟,修築大都宮城;以許衡為國子祭酒;令包銀民戶每四兩增一兩,以充作官俸,時稱俸鈔;命阿術與整經略襄陽;設立諸位斡脫總管府,管理斡脫;波蘭天文學家札馬魯丁人仕元朝,並頒佈《萬年曆》。高麗人代忽必烈向日本遞交國書,日本不予答覆。

鹹淳四年(1268年)

南宋罷黜浙西諸州公田莊,並募民自耕,減租十分之三,行義役法;蒙古禁民間兵器;罷諸路女真、契丹、漢人為達魯花赤者,其回回、畏吾兒、乃蠻唐兀人仍舊任職;設置御史臺。同年,蒙古議定朝儀,遣阿衰、彌陵籍察烏思藏民戶;阿術圍困襄陽,築城壘寨,南宋襄陽守軍進攻諸寨,大敗而歸;蒙古西北藩王質問忽必烈留漢地、用漢法的原因;蒙古大將張柔去世,時年79歲。黑的、殷弘在高麗護送下到達日本,虜掠兩個日本人歸國,日本依舊不予屈服。海都被忽必烈大軍擊敗於別矢八里。

宋度宗趙禥 鹹淳皇帝大事年表

鹹淳五年(1269年)

南宋以李庭芝任兩淮制置大使兼知揚州;蒙古阿術率眾侵復州(湖北天門)、德安府、京山等處,虜掠南宋萬餘人;史天澤築長圍以困襄陽;南宋將領張世傑、夏貴、范文虎相繼進兵支援襄陽,均以失敗告終。同年,蒙古確定朝儀,設立平倉、義倉,改都統使司為通政院;八思巴創作蒙古新字完成,加號“大寶法王”;南宋天台宗僧人志磐撰寫《佛祖統紀》書成;忽必烈派兵平丁高麗政變,助國王禃恢復王位。察合臺、窩闊臺後裔舉行塔剌思大會,從此察合臺、窩闊臺汗國脫離蒙古帝國控制。

鹹淳六年(1270年)

南宋以李庭芝為京湖制置大使,督師支援襄陽;殿前副指揮使范文虎倚仗賈似道,不聽李庭芝約束;以高達知鄂州;蘭溪人金履祥奏請請從海道攻燕薊。忽必烈派劉整在襄樊前線造戰艦,練水軍,同時採用張弘範(張柔之子)建議,加強襄樊外圍城柵,致使襄樊水陸交通全斷。蒙古復立尚書省,罷制國用使司,以阿合馬為平章尚書省;設立司農司,並設四道巡行勸農司;建立村社制度,五十家為一社,並設社長,並設立社學;保留里正,專任催督差稅;趙良弼兩次出使日本,均被滯留太宰府。

宋度宗趙禥 鹹淳皇帝大事年表

鹹淳七年(1271年)

南宋設立士籍,加強科舉制度改革;忽必烈建國號大元,禁永金國泰和律,設立國子學;忽必烈派軍增援四川,從而牽制宋軍援救襄樊。

鹹淳八年(1272年)

南宋李庭芝命民兵部轄張順、張貴溯漢水緩襄陽,突破元軍封鎖;范文虎失約未發兵,張順、張貴戰死;南宋四川安撫使昝萬壽遣兵攻成都,焚燬其城;元並尚書省入中書省;忽必烈採用劉秉忠建議,改中都為大都,定為元朝首都;李庭芳招降劉整失敗。

鹹淳九年(1273年)

元軍攻破樊城,南宋範天順、牛富等殉職。元軍用回回人亦思馬因所造巨炮攻襄陽,南宋守將呂文煥投降。襄、樊攻防戰前後逾五年,元軍所用發石機,後稱”襄陽炮”;南宋宋以李庭芝為淮東制置使兼知揚州,夏貴為淮西制置使兼知廬州。同年,元朝《農桑輯要》頒佈。

宋度宗趙禥 鹹淳皇帝大事年表

鹹淳十年(1274年)

元朝大舉伐宋,賈似道遣使議和未果,親率十三萬大軍號稱百萬應戰,宋軍大敗,主力喪失殆盡;宋人吳自牧著成《夢梁錄》;劉秉忠去世,時年59歲;忽必烈派兵征討日本,無功而返。

同年,宋度宗趙禥駕崩,時年35歲;年僅4歲的太子趙顯繼位,上趙禥諡號為端文明武景孝皇帝,廟號度宗,葬會稽永紹陵;宋理宗皇后張氏臨朝聽政,急召各地駐軍勤王,相應者寥寥無幾。

南宋在宋理宗時期,國土面積日益縮小,度宗即位後,依舊令奸臣賈似道秉權,武將精英幾乎被其一網打盡,國家日益衰落。作為皇帝,宋度宗趙禥可以說是毫無治國才能,荒淫怠政,南宋在他手裡,滅亡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