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劝你别太罗永浩

昨天晚上一边在回你们留言,一边在看罗永浩直播。


我不是锤粉,对老罗的印象也多来自新闻,更多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

但看到他在直播间当着百万人的面,刮掉了自己招牌的胡子时,我心里还是泛起了无限的感慨。


直播间里,被“罗老师,不要这样”的弹幕刷屏。


我想,大家可能在这个不认输的大叔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吧。


本来不准备下单,因为直播间里东西的价格确实没有那么“实惠”,最后还是想着支持他一次。


我劝你别太罗永浩


不过如果单纯从带货的角度去看,老罗这次直播的效果只能说一般。


在抖音给了这么大流量的情况下,最后的销售额是1.1个亿,如果这4000多万人看的是李佳琦或者薇娅带货直播,成交额可能会高得多。


这里面的核心问题还是在于对商品的理解上。


李佳琦或者薇娅在带货时,对商品是非常熟悉的,每一件产品都是他们亲自体验过的。


而老罗在卖货时,更多的只是展示,比如卖得似乎最好的小龙虾,他其实是不吃的。


你让一个不喜欢吃小龙虾的人卖小龙虾,你有什么理由相信他能选到最好的?


甚至很多时候,他助理对商品的熟悉程度都要超过他。


所以,我看了一会,最大的感觉就是,选品太杂太宽,有些推介是让外行的人在做内行的事。


从这也可以看出专业的重要性。


在投资过程中也是同样的道理,你真想赚钱更多时候是要专注一个领域而不是广撒网。


今天看着科技板块能赚钱,就跑去整5G、计算机。


明天看着农业板块大爆发,就去买鸡鸭鱼肉概念股。


最后往往是概念掌握一堆,但对某个公司的核心优势,某个行业的发展预判都懵懵懂懂。


这样能赚到钱也只能算是运气好。


如果你认为一个行业好,有前途,那就深入去研究,能研究透你就能赢过绝大部分股民。


这样当机会来临时,你的反应会比别人都快,最后能赚钱的也注定是你。


否则,你只会通过各种新闻去寻找投资机会,你要知道人越拥挤的地方肉越少,只有自己发掘出来的东西才是真有潜力。


再回到老罗的话题。


老罗带货是不太成功的,但如果把昨天这事看成一次事件营销,那它又是很成功的。


朋友圈刷屏、媒体广泛报道,货可能卖得不多,但品牌方应该都是满意的,曝光度真的高。


即使他念错名字的“极米投影仪”,也因为道歉的插曲让大家记住。


最后,如果老罗真的想要把直播带货这事进行下去,而不是作为一两次事件营销,我觉得他还需要再多加练习和准备。


现在很流行一种观点,说是在网红带货中,网红本人是可替代性最高的一环。


只要有了流量和货源,放只猪上去也能卖出天量,这完全是瞎说。


直播带货是一门技术活,里面有无穷多的细节,产品怎么描述、气氛怎么烘托、观众怎么互动,都是要经验也要专业的。


希望下次再看老罗直播,能少些紧张和生涩,我还是很愿意看到这个老男人真正能赚到些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