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源:富村镇德胜村4300余村民乐享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果

掌上曲靖讯昔日种地看天色、运输靠人背马驮,可谓苦不堪言;今天自来水流进田间地头、开着车辆去种地,省时又省心。这是富村镇在德胜村委会实施的8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带给农户的最大便利和实惠。

富源:富村镇德胜村4300余村民乐享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果

李良斌是富村镇德胜村委会大箐头村人,由于耕作条件差、种低成本高、运输物资难,在村外一公里多的两亩多土地已经荒芜多年。新冠肺炎疫情刚稳定下来,他们家就遇到了一件喜事,正在德胜片区紧锣密鼓施工的富源县2019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机耕道将从他家的地里通过,一边是土地被占用、树木需砍掉,自身利益会受到损失,一边是机耕道修到地里,种地成本下降、耕作条件改善、开着车辆就种地,算了这笔对比账,他觉得自己眼下虽然是吃了小亏,但长远却占到了大便宜。

“原来拿人背马驮,现在直接车到位,这真是太好了。这个路对我来说效益太高了,那么多树毁掉就毁掉,地占掉就占掉,我们根本不会说半句话。”李良斌高兴的说。

富源:富村镇德胜村4300余村民乐享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果

李良斌沾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光,而小铺子村的段立选等农户同样也享受到这个惠民项目带来的实惠。

“我们这些地完全是老高山,原来是人背马驮的,相当吃力,现在党委政府操心帮我们把这些土地(机耕道)整起,我们就可以开着车就直接来地里面拉了,多方便。”小铺子村村民段立选告诉记者。

惠民利民项目固然造福于人、深受欢迎,但离开强有力的组织者、实施者,那无异于镜花水月。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命脉,对于这个利在当下、功在千秋的富民项目,德胜村委会朱家砖厂厂长朱顺周暂停了热火朝天的水泥砂砖加工生产,带病坚持上阵,当起了义务工作者,和镇村干部进村入户做工作,带头深入田间地头测量划线,只为该项目早日完工见效。

富源:富村镇德胜村4300余村民乐享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果

“要感谢各级党委政府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很高兴得这个项目,我们很高兴来做这个工作。它关键一个是田间公路、一个是水利灌溉,以后对于德胜的发展它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作为我个人,我不管怎么苦,我苦的高兴,苦得值得,只要老百姓以后的日子好过就行。”德胜村委会小铺子朱家砖厂厂长朱顺周说

富源县2019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富村镇德胜片区位于德胜村委会,项目区集中连片,从村委会西南角的夏家寨村至东北角的上箐口村,从西北角的菖蒲塘村至东南角的大箐头村,项目区总面积8000亩。项目建设涉及德胜村委会小铺子、水井上、郭家槽子、三棵树等13个自然村,项目总投资1080万元,受益人口4310人。建设内容为:地力培肥3000亩;解决8000亩耕地田间耕作交通问题,新增2000亩节水灌区,建设泵站1座,安装管道7300m,水池一座;田间机耕道29条共计30余公里;农田输配电低压输电线路300m、变压器1套;科技推广技术培训160人次、仪器设备3台、耕地质量监测11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7500亩等。通过项目建设,提高土地复种指数,改善种植结构,让部分荒地得以复耕。

富源:富村镇德胜村4300余村民乐享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果

“我们今年启动以德胜小铺子村为中心,涵盖周边10个自然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它的面积达到了8000多亩。那么我们今天虽然受疫情影响,但是开工以来项目顺利推进,我们确保在大春生产以前把我们的基础设施全部配套到位。”富村镇人民政府副镇长史刚说

近年来,富源县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力度,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全县的农业农村工作,把农民增收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高原特色产业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致富奔小康紧密结合起来,带领农民走现代农业之路。为了防止水土流失,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产出率、提高农作物产量,在富村镇德胜村委会对坡区土地进行了改造,最大化地利用了土地。道路相连、水利贯通,水随路走,昔日的坡区,已经改造成为适宜机械作业的一块块平整的梯田,运输难、灌溉难等难题迎刃而解,该项目的实施不仅使土地适宜机械化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而且能够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土壤养份,满足了丘陵区广大农民群众对机械化生产的需求,将进一步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为富源县探索和总结丘陵山区以地适机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新路径、新经验、新范本,有力推动了全县农业现代化上水平、上台阶。田相连、地相接、路成网、渠畅通,面对即将投入使用的德胜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富村镇党委政府绘制出了德胜的增收蓝图:通过项目实施和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单产、增加总产,确保粮食安全,促进项目区优良玉米品种和洋芋、魔芋、烤烟等经济作物的示范推广,大力推广蔬菜新品种和新技术,全面提高该村的经济效益,让所有产业项目将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改善生产生活质量。

富源:富村镇德胜村4300余村民乐享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果

“我们项目建成以后,计划引进科技含量更高、经济效益更好的农业产业来我们这个地方投资发展,为他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以便把我们这片土地的附加值大幅度提高,农民也受到更多的收益。”史刚说

记者:曹振宇 吴振坤 李熙 通讯员:李坤 徐文强

富源:富村镇德胜村4300余村民乐享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