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可爱的小店女老板,为码头城市武汉增加温暖

今天看头条新闻客户端,看到董倩《武汉新观察》采访武汉的烧烤店女老板,平淡的交流式采访,确实满满的正能量。

程兴玉和丈夫在武汉开了一家烤串店,在周边小有名气,从画面上看,店名叫“高记烧烤.卤虾”,应该在武昌区民主路附近的紫砂路上,离我家也不远。疫情发生后,为了能够继续做生意,程兴玉一个人在店里住了下来,只做外卖点餐。封城后的武汉,一到晚上黑黢黢的,往常车水马龙的大街上只有程兴玉开着车送外卖,她说自己吓得腿肚子发抖。六十多天里,这家烤串店一直给老客户们送去日常的味道。

是什么原因让她坚持下来呢?

疫情期间可爱的小店女老板,为码头城市武汉增加温暖

困难的时候帮老客户,客户会优先到我家店


疫情期间可爱的小店女老板,为码头城市武汉增加温暖

困难的时候,我们开门就是温暖了客人


疫情期间可爱的小店女老板,为码头城市武汉增加温暖

位于武昌紫砂路附近的高记烧烤

她说,她一度很害怕,空荡荡的武汉城市,看不到一个人,第一次外送的时候“腿发抖”;但是她说,在危难的时刻,留下来温暖客人,在生意恢复以后,那客人是不是优先到我店里来呢?!

这是一个武汉小店老板的做法,背景是武汉市千街万巷普普通通的小店老板,在最困难的时候,她们在坚守,为武汉增添了温度。

无独有偶,我今天也理了头发。武汉之外的人体会不到,4月8日之前,武汉是找不到理发店的,也就是说,如果武汉在1月23日前10天理了发的人,到现在已经3个月没有进入正规的理发店了。我朋友是一位叫“讲究”的人士,前几天小区见面聊天,原来精炼的造型不见了,头发可以被风吹起飘荡。

怎么理发的?群里接龙。也是一女老板,每天11点开始,在小区里的亭子里,摆上一张桌子,放上一块镜子,码上一张凳子,铺上一条罩子,每半小时一人,一直到下午5点。每天可以为10来位居民理头发,时间控制的非常好,基本上25分钟左右。然后下一位基本上就到了。

我问了下,她在融侨开了2家理发店,每家店子20余人,每家店子250-300平米,每家店子投资100万。

她说理发店也不好干,40%是理发师的,再是底薪,小工,阿姨,电费水费等;她的店在融侨,至今没有开张。我们小区内先为邻居们服务,到解封后再到店里去。

现在大家都说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这些的背后,还有像高记、融侨等一众小店主在守候武汉!武汉解封以后,我一定要到这两家小店去消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