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等位2小時,喜茶排隊70分鐘,報復性消費到底會不會來?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的消息,經歷本次疫情,人們會普遍遏制自己的消費慾望,有66.3%的受訪者表示會去更多的儲蓄,有57.03%的受訪者表示投資會更保守一點,有42.16%的受訪者表示會購買更多的醫療和意外保險。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我國經濟一度停擺,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多地政府發放消費券,消費刺激政策不斷加碼,以期能夠刺激民眾大幅度消費。

海底撈等位2小時,喜茶排隊70分鐘,報復性消費到底會不會來?

據媒體不完全統計,截至3月30日,各地出臺的消費券刺激政策累計已高達近115億元。在部分地區,消費券成功引發了消費“狂潮”,2000萬消費券撬動了20億的消費,槓桿率達到了20倍。有專家認為,消費券或讓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同比增速超過8%。多個專家和業內分析機構認為,疫情過後,餐飲業、旅遊業會迅速反彈並引發報復性消費,預計今年5月到10月將是旅遊、餐飲等消費的高峰。

從整體消費的角度來看,我們覺得報復性消費的確是有可能出現的,經過了長達兩個月,大家宅在家中的艱苦奮鬥,我們看到我們已經取得了非常重要的防控成果。

海底撈等位2小時,喜茶排隊70分鐘,報復性消費到底會不會來?

現在各地隨著復產復工的全面推進,消費正在進入全面恢復的狀態之中,那麼對於報復性消費,我們當前該怎麼看呢?

首先,報復性消費之所以能夠產生最核心的關鍵節點,就是長期的,非正常的需求壓抑,由於大量的需求被壓制,最終導致了消費者沒有辦法通過正常的渠道實現自己的消費需求釋放,雖然電子商務市場能夠通過一定程度釋放消費者的消費需求,但是大部分的服務型消費都是電商所難以取代的,所以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一旦各地開始逐漸放開娛樂場所和服務性消費場所的限制,那麼對於這些場所的消費將會快速崛起,並且成為當前消費的主流。

海底撈等位2小時,喜茶排隊70分鐘,報復性消費到底會不會來?

其次,我們看到基本上每次出現比較大的災難,或者是突發性事件之後,大家的消費觀念都會發生一次非常大的變革,舉例來說,2008年汶川地震給四川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但是我們看到在此之後,四川的整體消費習慣產生了巨大的改變,越來越多的四川人不再願意存錢,而是願意將金錢在當下花出去,這其實就是報復性消費的另外一個邏輯根源,消費心理的改變,大家都開始願意通過這樣的方式,享受當前的生活,所以我們也有理由相信,當防控取得了全面勝利之後,不少人的消費觀念也會因此發生改變,享受當下的消費方式,將會進一步取得全面的市場地位。

海底撈等位2小時,喜茶排隊70分鐘,報復性消費到底會不會來?

第三,我們再來看長期的市場需求層面,由於大量的特殊需求,特別是防控和衛生需求的產生,我們看到各家各戶都會有一些新的需求出現,比如說大家出門更願意戴口罩了,各個商場和公共場所對於衛生消毒的要求更高了。甚至於在耐用消費品領域,隨著大家對人員密集的空氣不流通場所的畏懼上升,很有可能公共的出行方式將會被一定限度的意志,而私家車這種相對較為安全的出行方式將會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重視,那麼將有可能徹底改變2019年相對萎靡的汽車銷售市場。

所以我們相信未來的消費啟動還是非常值得期待的,只是這種報復性消費能維持多長時間?消費觀念的改變會有哪些不同?還是一個無法明確回答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