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孔子的故鄉 山東曲阜孔府


走進孔子的故鄉 山東曲阜孔府

遊玩曲阜孔廟後已接近下午1點左右,出了孔廟步行約十來分鐘就到孔府。正門,孔府正門坐北朝南,迎面是一個粉白的大照壁,門前左右兩側,有一對2米多高的圓雕雌雄石獅。

走進孔子的故鄉 山東曲阜孔府


走進孔子的故鄉 山東曲阜孔府

孔府,又稱衍聖公府,位於中國山東省曲阜市,曲阜城內、孔廟東側。是孔子的世襲衍聖公的後代居住的府第。洪武十年(1377年)始建,弘治十六年(1503年)重修,佔地240畝。

走進孔子的故鄉 山東曲阜孔府

二門,孔府中路的第二道大門,俗稱二門。門建於明代,門楣高懸明代詩人、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李東陽手書“聖人之門”豎匾,下有閥閱承託,門柱有石鼓夾抱。孔府共有廳、堂、樓、房463間。九進庭院,三路佈局:東路即東學,建一貫堂、慕恩堂、孔氏家廟及作坊等;西路即西學,有紅萼軒、忠恕堂、安懷堂及花廳等;孔府的主體部分在中路,前為官衙,有三堂六廳,後為內宅,有前上房、前後堂樓、配樓、後六間等,最後為花園。

走進孔子的故鄉 山東曲阜孔府

重光門,重光門因獨立院中,把前院和後院隔絕開來,所以又叫“塞門”。孔府與曲阜孔廟、孔林合稱“三孔”,1961年“曲阜孔廟及孔府”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走進孔子的故鄉 山東曲阜孔府


走進孔子的故鄉 山東曲阜孔府

孔子死後第二年(前478年),國家將其所居之堂屋“立為廟歲時奉祀當時僅有“廟屋三間內藏孔子生前所用的衣冠、車服、禮器。初期的孔廟僅有孔子故宅三間,其後裔在簡陋的故宅中奉祀孔子,依廟建宅。孔子的嫡系長支為奉祀孔子,原住在闕里故宅,稱“襲封宅”。隨著孔子地位及其子孫官位的升高。

北宋末期,孔氏後裔住宅已擴大到數十間。金朝時期,孔子後裔住宅在廟東已有“客館”、“客位”、“齋堂”、“宅廳”、“恩慶堂”、“雙桂堂”等建築。

走進孔子的故鄉 山東曲阜孔府


走進孔子的故鄉 山東曲阜孔府


走進孔子的故鄉 山東曲阜孔府

孔府大堂是衍聖公宣讀聖旨接見官員、申飭家法族規、審理重大案件,以及節日、壽辰舉行儀式的地文。廳堂5間,進深思3間,灰瓦懸山頂。簷下用一斗二升交麻葉斗拱,麻葉頭出鋒,座鬥鬥欹,具有明代風格。大堂中央有一繪流雲、八寶暖閣,正中的太師椅上,披鋪一張斑瓓虎皮,椅前狹長高大的紅漆公案上,擺著文房四寶、印盒、籤筒。

走進孔子的故鄉 山東曲阜孔府


走進孔子的故鄉 山東曲阜孔府

三堂也叫退廳。是衍聖公接見四品以上官員的地方,也是他們處理家族內部糾紛和處罰府內僕役的場所此院的東西配房各有一進院落,東為冊房掌管公府的地畝冊契,內為司房掌管公府的總務和財務;西為書房,為當年公府的文書檔案室。

走進孔子的故鄉 山東曲阜孔府

孔府內宅門的影壁上繪著一個狀似麒麟的動物,其實是杜撰的一種貪婪野獸。衍聖公將此獸繪在出入必經之處,是告誡子孫不要貪贓枉法。

走進孔子的故鄉 山東曲阜孔府


走進孔子的故鄉 山東曲阜孔府

孔府前上房,貪壁正北迎面就是正廳7間。是孔府主人接待至親和近支族人的客廳,也是他們舉行家宴和婚喪儀式的主要場所。正中高懸“宏開慈宇”的大匾,中堂之上,掛有一幅慈禧親筆寫的“壽”字。

走進孔子的故鄉 山東曲阜孔府


走進孔子的故鄉 山東曲阜孔府


走進孔子的故鄉 山東曲阜孔府


走進孔子的故鄉 山東曲阜孔府


走進孔子的故鄉 山東曲阜孔府

孔府花園位於孔府九進大院的最後部分,佔地五十餘畝。建於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重修擴建孔府時同時修建,由李東陽監工設計。孔府花園前後3次大修,其間還有中修和小修,因此花園越修越大。其中有山、水、林、曲橋、花塢、水榭、噴泉,還有水中石島、乘涼的花廳、敬花神的石壇、賞月的涼臺、焚香讀書的壇屋。

走進孔子的故鄉 山東曲阜孔府


走進孔子的故鄉 山東曲阜孔府

花園在孔府花園角門處,有幅出自清末一位不知名畫家之手的壁畫,畫面上有一條大路、一排高樹,朝觀者而來。畫家巧用邊與角的視覺效應,使遊者不論站在東、南、北哪個方向,都覺的正對著這條路的中央,十分有趣。導遊稱為“金光大道”

走進孔子的故鄉 山東曲阜孔府


走進孔子的故鄉 山東曲阜孔府


走進孔子的故鄉 山東曲阜孔府


走進孔子的故鄉 山東曲阜孔府


走進孔子的故鄉 山東曲阜孔府

從孔府後花園遊玩出來已經下午3點多了,最後曲阜三孔中的孔林沒能遊玩,非常遺憾。朋友們遊玩時注意入園時間,現在三孔入園時間是下午3點半停止檢票入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