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撒了大“謊”、丈夫很有“蠻”勁,別人卻說這是愛情最美的樣子!

梅州日報訊 梅江區基層抗疫戰線上,有這樣一對夫妻。範文婷,梅江區西郊街道黃泥墩社區黨委書記;曾文堅,西郊街道程江社區黨委委員兼程江社區第三黨支部書記。在2月中旬前,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共同抗疫。然而自2月下旬起,卻再也沒見到曾文堅的身影。

  撒了大“謊”的妻子

  2019年12月底,曾文堅經常感到腹痛,起初以為只是腸胃不好,便去開了幾副中藥。“他知道我之前有過胃潰瘍,就來問我,胃痛要吃什麼藥。”西郊街道程江社區黨委書記梁宏指著曾文堅曾經的辦公桌說,“他就坐這裡,我就坐他旁邊。他摸著腹部說,‘這段時間這裡老是疼,懷疑是胃病’。”


妻子撒了大“謊”、丈夫很有“蠻”勁,別人卻說這是愛情最美的樣子!

範文婷(右一)在小區的防疫檢測點工作。


  梁宏告訴記者,曾文堅因工作忙的原因,早餐習慣不是特別好,梁宏就建議他去看中醫。“過了兩三天,他跟我說那個位置還是會疼,我就建議他趕緊去醫院檢查。”

  範文婷陪著丈夫去了醫院。彷彿一道晴天霹靂:醫生告訴她,肝癌晚期,已經沒有治療的意義。今年1月上旬,不甘心的範文婷,又帶著曾文堅前往廣州找專家看診。診療結果依然是:沒有治療的意義……

  無法想象範文婷是怎麼堅持下來的、又是怎麼做到的。在確認丈夫時日無多之後,她就撒了個謊,對包括丈夫在內的所有人:這就是個小毛病。她要讓丈夫在最後的時間裡,仍然對未來充滿希望,以減輕他的精神壓力、儘可能地維持身體狀態。這也許是她儘可能挽留丈夫多一點時間的最後辦法了。

  “文婷回來後,告訴我們她丈夫的問題不大,肝上有息肉,割了就好了,所以大家也沒考慮太多。”黃泥墩社區黨委副書記張文珍說。後來他們才知道,為了不讓大家在丈夫面前露出馬腳,範文婷“說謊”了,獨自扛起了所有的壓力。

  很有“蠻”勁的丈夫

  對於曾文堅,梁宏用了一個字來形容他,“蠻”。

  在前往廣州找專家看診之前,曾文堅在梅州的醫院住了幾天。梁宏告訴記者,那時的曾文堅精神還不錯,告訴他說只是肝上有息肉,割了就沒事。他對妻子的話深信不疑,顯然醫生護士也與他妻子達成了一致、參與了“撒謊”。


妻子撒了大“謊”、丈夫很有“蠻”勁,別人卻說這是愛情最美的樣子!

曾文堅(右一)給老人送上“光榮之家”的牌子。(西郊街道 供圖)


  不可思議的是,從廣州看病回來後,曾文堅立馬就返回崗位開始工作。對病情的樂觀,讓他保持了較好的狀態。

  不久後的一天,曾文堅想要打印在梅州醫院就診的病例報告,“現在挺先進,病例報告都是電子版。因為阿堅(曾文堅)不熟悉操作,就讓我幫忙弄,然後我就看到了他的CT單,猜到了他的病情。”梁宏說,他當時就打電話跟範文婷確認。在梁宏的追問下,範文婷承認了“撒謊”。然後,在範文婷的要求下,梁宏也參加 “撒謊”了。

  但是,隨著病情的惡化,曾文堅的腹痛越來越嚴重,人也越來越憔悴,最嚴重的一次已經痛到嘔吐。“他真的是非常‘蠻’,我們一直跟他說,好好休養,等好了再來上班,他就是不聽。文婷也勸不動,只好讓我多幫忙照看。” 梁宏語氣中很是無奈,就這樣,曾文堅一直堅守到1月22日。

  說話間,梁宏向記者展示了幾本筆記本,那是曾文堅的“巡查日記”和“會議記錄”。他是社區防火第一責任人,程江社區基本是老舊小區,窄巷多,收廢舊物品的店鋪多,安全隱患大。曾文堅每週都要去巡查,發現有問題,他都會記在本子上,然後在會議上提出來討論解決。記者發現,會議記錄從2016年1月一直持續到了2019年12月。梁宏告訴記者,曾文堅是2014年進入程江社區的,非常認真負責,分管的事務比較多,比如說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等;又是民兵營長,要負責徵兵工作、兵役登記等,但他都完成得很好。

  1月下旬,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得知社區疫情防控形勢嚴峻,人手緊缺,曾文堅雖然經常腹痛,卻堅持有空就回到崗位上。一直到2月中旬,在程江社區居委會辦公室,時不時還能見到曾文堅的身影。

  比較“敏感”的女兒

  “我們是通過親戚介紹認識的。”回憶起與丈夫相識的過程,範文婷仍然笑了。她說,認識了文堅,拍拖一年後她便從廣州回到了梅州。

  “他的身體一直都很好,連感冒發燒都很少。沒想到他走得這麼快……真的沒想到。”範文婷與丈夫結婚15年,女兒還在讀初中。“我之前是比較依賴阿堅的,但他的身體這樣,我只能堅強起來。後期他病重,女兒應該有猜到。十幾歲的孩子比較敏感,雖然她口頭上沒說,但會偷偷地哭。”

  “一直不敢告訴阿堅,畢竟他還那麼年輕,怕他心理負擔太重。只是告訴他說肝上有息肉,但目前還不能做手術,要吃藥。”丈夫想要去上班,範文婷勸說了幾次,丈夫執意,想著兩人上班的地點離家也就走路十多分鐘的路程,她就答應了。“讓他一直待在家裡也不好,出去工作,心情還好一點,對穩定病情也有利。跟他說,要是很疼,就打電話給我,反正很近,我過去接他回家。”

  春節期間,範文婷爭取儘可能多地與丈夫在一起。她知道,這樣的機會不多了。

  年後,疫情防控形勢嚴峻,曾文堅想回去居委幫忙。“我勸他說,你身體這樣,去了還會加重居委的負擔,他才打消每天去上班的念頭,在精神好的時候,他才會去居委幫忙。”範文婷頓了頓,又接著說,“也許一開始能騙到他。後來他越來越疼,心裡應該也是明白的吧……最後的時刻,他一直對我說,老婆對不起,老婆謝謝你,你辛苦了,上班那麼辛苦還要照顧我。”

  無法“放手”的防線

  作為西郊街道黃泥墩社區黨委書記,範文婷是5名社區幹部的主心骨。疫情期間,從張貼海報到微信群宣傳防疫知識,從社區廣播巡邏到出入口執勤,從入戶調查到給隔離群眾送菜買米,她一直在忙碌奔波著。

  黃泥墩社區屬於江北老城區,四通八達,“三無”小區多,獨棟的居民樓也多,轄區以路為界,流動人口多,封閉管控存在難度。範文婷積極安排部署,想方設法做了萬全的保障。轄區居民走訪登記、宣傳入戶工作量大,疫情最緊張的時候,一天要走200多戶,範文婷更是發揮了黨員先鋒作用,帶頭走在前,落實宣傳勸導、卡點測溫工作,還積極發動社區黨員和志願者,組成“疫情防控志願者團隊”。

  “我們經常看到書記眼睛通紅,有時候趁著工作間隙打電話給醫生,掛完電話後就偷偷一個人在抹眼淚。”黃泥墩社區黨委委員曾雪玲說,她慢慢猜到範文婷丈夫的病情不樂觀。“但書記並沒有把情緒帶到工作中來,疫情形勢最緊張的時候,她從早上7點便到崗,一直堅守到晚上。”

  即使是請假期間,她也沒完全放下工作。“那是曾文堅離開的前一個星期,她請假說她丈夫需要24小時看護。但她還是每天關注著工作群動態,並通過網絡‘雲指揮’防控工作。”西郊街道黨工委委員餘敏說。

  離別的時刻,還是到來了。

  3月7日,對範文婷來說,是一個特別艱難的日子。這一天,她的丈夫曾文堅,永遠地離開了她。

  非常時期,一切從簡。

  處理完後事,範文婷很快便回到了工作崗位。黃泥墩社區有2816名居民(還不包括其他外來人口,租房人員等),只有5名基層幹部。人少,事多,壓力大,是基層社區管理的現象。特別是在防疫工作中,千頭萬緒,最終都要落到社區幹部身上來執行,而社區書記是承上啟下的最後一環。“不能讓工作卡在我這裡。”範文婷語氣很輕,但非常堅定。


  記者手記:

  補一聲,謝謝

  3月30日,記者採訪範文婷。摘下口罩的她,眼眶紅腫,神情憔悴。說起丈夫的事,她不時拿起杯子喝茶來平復心情。我們的交談中,有幾次沉默,因為我也眼眶發熱,不知道該如何安慰她。

  誰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對於範文婷的這個“謊言”,相信不少人都會理解她。她希望丈夫能夠以平時的心態去對待自己的病情,她也沒有想到分離的那一天會來得這樣快。

  她還覺得這不是什麼大事,“很正常吧,不可能因為我們家裡的事影響到大家。” 他們都是優秀的基層幹部,他們的事蹟並非轟轟烈烈,卻在點點滴滴中飽含了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對基層工作的無限熱愛、對人民群眾的無限深情。

  謝謝你,謝謝你們。


  特約記者:曾仕謙 魏鍵華

  通 訊 員:李春霞 曾誠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