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撒了大“谎”、丈夫很有“蛮”劲,别人却说这是爱情最美的样子!

梅州日报讯 梅江区基层抗疫战线上,有这样一对夫妻。范文婷,梅江区西郊街道黄泥墩社区党委书记;曾文坚,西郊街道程江社区党委委员兼程江社区第三党支部书记。在2月中旬前,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共同抗疫。然而自2月下旬起,却再也没见到曾文坚的身影。

  撒了大“谎”的妻子

  2019年12月底,曾文坚经常感到腹痛,起初以为只是肠胃不好,便去开了几副中药。“他知道我之前有过胃溃疡,就来问我,胃痛要吃什么药。”西郊街道程江社区党委书记梁宏指着曾文坚曾经的办公桌说,“他就坐这里,我就坐他旁边。他摸着腹部说,‘这段时间这里老是疼,怀疑是胃病’。”


妻子撒了大“谎”、丈夫很有“蛮”劲,别人却说这是爱情最美的样子!

范文婷(右一)在小区的防疫检测点工作。


  梁宏告诉记者,曾文坚因工作忙的原因,早餐习惯不是特别好,梁宏就建议他去看中医。“过了两三天,他跟我说那个位置还是会疼,我就建议他赶紧去医院检查。”

  范文婷陪着丈夫去了医院。仿佛一道晴天霹雳:医生告诉她,肝癌晚期,已经没有治疗的意义。今年1月上旬,不甘心的范文婷,又带着曾文坚前往广州找专家看诊。诊疗结果依然是:没有治疗的意义……

  无法想象范文婷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又是怎么做到的。在确认丈夫时日无多之后,她就撒了个谎,对包括丈夫在内的所有人:这就是个小毛病。她要让丈夫在最后的时间里,仍然对未来充满希望,以减轻他的精神压力、尽可能地维持身体状态。这也许是她尽可能挽留丈夫多一点时间的最后办法了。

  “文婷回来后,告诉我们她丈夫的问题不大,肝上有息肉,割了就好了,所以大家也没考虑太多。”黄泥墩社区党委副书记张文珍说。后来他们才知道,为了不让大家在丈夫面前露出马脚,范文婷“说谎”了,独自扛起了所有的压力。

  很有“蛮”劲的丈夫

  对于曾文坚,梁宏用了一个字来形容他,“蛮”。

  在前往广州找专家看诊之前,曾文坚在梅州的医院住了几天。梁宏告诉记者,那时的曾文坚精神还不错,告诉他说只是肝上有息肉,割了就没事。他对妻子的话深信不疑,显然医生护士也与他妻子达成了一致、参与了“撒谎”。


妻子撒了大“谎”、丈夫很有“蛮”劲,别人却说这是爱情最美的样子!

曾文坚(右一)给老人送上“光荣之家”的牌子。(西郊街道 供图)


  不可思议的是,从广州看病回来后,曾文坚立马就返回岗位开始工作。对病情的乐观,让他保持了较好的状态。

  不久后的一天,曾文坚想要打印在梅州医院就诊的病例报告,“现在挺先进,病例报告都是电子版。因为阿坚(曾文坚)不熟悉操作,就让我帮忙弄,然后我就看到了他的CT单,猜到了他的病情。”梁宏说,他当时就打电话跟范文婷确认。在梁宏的追问下,范文婷承认了“撒谎”。然后,在范文婷的要求下,梁宏也参加 “撒谎”了。

  但是,随着病情的恶化,曾文坚的腹痛越来越严重,人也越来越憔悴,最严重的一次已经痛到呕吐。“他真的是非常‘蛮’,我们一直跟他说,好好休养,等好了再来上班,他就是不听。文婷也劝不动,只好让我多帮忙照看。” 梁宏语气中很是无奈,就这样,曾文坚一直坚守到1月22日。

  说话间,梁宏向记者展示了几本笔记本,那是曾文坚的“巡查日记”和“会议记录”。他是社区防火第一责任人,程江社区基本是老旧小区,窄巷多,收废旧物品的店铺多,安全隐患大。曾文坚每周都要去巡查,发现有问题,他都会记在本子上,然后在会议上提出来讨论解决。记者发现,会议记录从2016年1月一直持续到了2019年12月。梁宏告诉记者,曾文坚是2014年进入程江社区的,非常认真负责,分管的事务比较多,比如说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等;又是民兵营长,要负责征兵工作、兵役登记等,但他都完成得很好。

  1月下旬,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得知社区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人手紧缺,曾文坚虽然经常腹痛,却坚持有空就回到岗位上。一直到2月中旬,在程江社区居委会办公室,时不时还能见到曾文坚的身影。

  比较“敏感”的女儿

  “我们是通过亲戚介绍认识的。”回忆起与丈夫相识的过程,范文婷仍然笑了。她说,认识了文坚,拍拖一年后她便从广州回到了梅州。

  “他的身体一直都很好,连感冒发烧都很少。没想到他走得这么快……真的没想到。”范文婷与丈夫结婚15年,女儿还在读初中。“我之前是比较依赖阿坚的,但他的身体这样,我只能坚强起来。后期他病重,女儿应该有猜到。十几岁的孩子比较敏感,虽然她口头上没说,但会偷偷地哭。”

  “一直不敢告诉阿坚,毕竟他还那么年轻,怕他心理负担太重。只是告诉他说肝上有息肉,但目前还不能做手术,要吃药。”丈夫想要去上班,范文婷劝说了几次,丈夫执意,想着两人上班的地点离家也就走路十多分钟的路程,她就答应了。“让他一直待在家里也不好,出去工作,心情还好一点,对稳定病情也有利。跟他说,要是很疼,就打电话给我,反正很近,我过去接他回家。”

  春节期间,范文婷争取尽可能多地与丈夫在一起。她知道,这样的机会不多了。

  年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曾文坚想回去居委帮忙。“我劝他说,你身体这样,去了还会加重居委的负担,他才打消每天去上班的念头,在精神好的时候,他才会去居委帮忙。”范文婷顿了顿,又接着说,“也许一开始能骗到他。后来他越来越疼,心里应该也是明白的吧……最后的时刻,他一直对我说,老婆对不起,老婆谢谢你,你辛苦了,上班那么辛苦还要照顾我。”

  无法“放手”的防线

  作为西郊街道黄泥墩社区党委书记,范文婷是5名社区干部的主心骨。疫情期间,从张贴海报到微信群宣传防疫知识,从社区广播巡逻到出入口执勤,从入户调查到给隔离群众送菜买米,她一直在忙碌奔波着。

  黄泥墩社区属于江北老城区,四通八达,“三无”小区多,独栋的居民楼也多,辖区以路为界,流动人口多,封闭管控存在难度。范文婷积极安排部署,想方设法做了万全的保障。辖区居民走访登记、宣传入户工作量大,疫情最紧张的时候,一天要走200多户,范文婷更是发挥了党员先锋作用,带头走在前,落实宣传劝导、卡点测温工作,还积极发动社区党员和志愿者,组成“疫情防控志愿者团队”。

  “我们经常看到书记眼睛通红,有时候趁着工作间隙打电话给医生,挂完电话后就偷偷一个人在抹眼泪。”黄泥墩社区党委委员曾雪玲说,她慢慢猜到范文婷丈夫的病情不乐观。“但书记并没有把情绪带到工作中来,疫情形势最紧张的时候,她从早上7点便到岗,一直坚守到晚上。”

  即使是请假期间,她也没完全放下工作。“那是曾文坚离开的前一个星期,她请假说她丈夫需要24小时看护。但她还是每天关注着工作群动态,并通过网络‘云指挥’防控工作。”西郊街道党工委委员余敏说。

  离别的时刻,还是到来了。

  3月7日,对范文婷来说,是一个特别艰难的日子。这一天,她的丈夫曾文坚,永远地离开了她。

  非常时期,一切从简。

  处理完后事,范文婷很快便回到了工作岗位。黄泥墩社区有2816名居民(还不包括其他外来人口,租房人员等),只有5名基层干部。人少,事多,压力大,是基层社区管理的现象。特别是在防疫工作中,千头万绪,最终都要落到社区干部身上来执行,而社区书记是承上启下的最后一环。“不能让工作卡在我这里。”范文婷语气很轻,但非常坚定。


  记者手记:

  补一声,谢谢

  3月30日,记者采访范文婷。摘下口罩的她,眼眶红肿,神情憔悴。说起丈夫的事,她不时拿起杯子喝茶来平复心情。我们的交谈中,有几次沉默,因为我也眼眶发热,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她。

  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对于范文婷的这个“谎言”,相信不少人都会理解她。她希望丈夫能够以平时的心态去对待自己的病情,她也没有想到分离的那一天会来得这样快。

  她还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很正常吧,不可能因为我们家里的事影响到大家。” 他们都是优秀的基层干部,他们的事迹并非轰轰烈烈,却在点点滴滴中饱含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对基层工作的无限热爱、对人民群众的无限深情。

  谢谢你,谢谢你们。


  特约记者:曾仕谦 魏键华

  通 讯 员:李春霞 曾诚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