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紀檢監察報》報道:不獲全勝不收兵 來自武漢紀檢監察幹部的家書

 從“全面阻擊”到“精準防控”,從“按住暫停”到“恢復重啟”,歷經三個多月生死拼搏的武漢,正伴隨著春天的腳步甦醒過來。自然界的春天是等來的,一年四季循環往復;人類社會的春天則是奮鬥出來的。奮鬥的腳步永遠向前,驅趕病毒、防止反彈、復工復產,我們不獲全勝決不收兵。一起展開幾封來自武漢紀檢監察干部的家書,感受這座英雄城市的力量與希望。

《中國紀檢監察報》報道:不獲全勝不收兵 來自武漢紀檢監察干部的家書

▲周繼光(左一)督導護送醫院最後一批感染職工康復出院。胡小梅 攝

《中國紀檢監察報》報道:不獲全勝不收兵 來自武漢紀檢監察干部的家書

▲楊毅(左二)和同事到魚塘收魚,幫助村民銷售滯銷鮮魚。楊建平 攝

  揣著藥盒堅守一線

  老周同志:

  轉眼間就到三月底了,這是你離開家人,在第五醫院前線工作的第70天。先跟你彙報一下家人的情況:我作為你的老同學、老戀人、老愛人,一切安好。女兒、女婿正著手準備復工事宜,不要擔心。外孫女又長大了,她給你畫的畫,寫的信,你肯定都收到了。總之,家裡一切都好,不要太擔心我們。

  ……

  你是太負責的老同志,你說你不能回家,因為大家都還在戰鬥。“我就睡辦公室沙發,晚上還要督報數據,你安心休息。”剛開始的那段時間,我見你黑眼圈和眼袋都“生”出來了,一定沒有好好休息。我有時也會擔心地問你:“老周,你怕不怕?”你總笑著安慰說:“怕,怎麼不怕?但是患者需要我們、職工需要我們、醫院需要我們,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幹部,還是紀檢幹部,我就要衝到大家最需要的地方去。”

  明天就是4月份了,最美人間四月天,不負春光與時行。我知道,我們離勝利不遠了,老周,這輩子,我以你為驕傲,家人以你為驕傲。

   你的老伴

  這封家書的作者名叫張豔芳,信中被她稱為“老周同志”的,正是她的老伴,武漢市第五醫院紀委書記周繼光。收到這封家書時,他已經在第五醫院堅守了70多天。

  1月23日,武漢市第五醫院作為定點發熱門診面向全市首批開放,一時間,門診爆滿,急診科一度面臨“崩潰”。直到現在,周繼光回憶起那段日子,對當時那種著急、焦慮仍印象深刻。“‘乾著急’沒有用,我們必須去一線支援。”他帶領院紀檢幹部們全部下沉門診。

  工作中,周繼光時常叮囑身邊的年輕同事:“你們還年輕,一定要做好防護,保護好自己。”而他自己年近六旬,有糖尿病、痛風等基礎疾病,每天必須服用各種藥控制病情,恰是此次病毒襲擊的“高危人群”。周繼光無暇顧及自己的身體,揣著藥盒帶領大家堅守一線。

  生與死的火線上分秒必爭。醫院的同事們常常有家不能回,周繼光便將臨時安置的休息房間讓給同事們,自己在辦公室打地鋪。每天查看門診數據、瞭解全院職工就餐情況、查看安保力量……事無鉅細,等到忙完各種工作,看到已經涼了的盒飯,他才下意識地摸出口袋裡裝著不同藥丸的塑料盒,想起老伴的提醒:飯前吃藥才有效果。

  日日夜夜、風風火火、忙忙碌碌,希望之光、勝利之光,就這樣一點一滴從最初的慌亂和暗淡中出現:近來的武漢,掀起了一波接一波的“出院潮”。3月3日起,武漢市第五醫院的170多位新冠肺炎出院患者開始陸續被轉送去康復隔離。周繼光堅持現場督導護送工作,看著一批批患者拎著行李排隊坐上了專車,他才終於鬆了一口氣——春天,真的來了。

  你眼裡閃爍著最美的光

  親愛的媽媽:

  ……

  你經常給我講工作中遇到的事情。比如,督導巡查道路封控,發現圍欄被拆及時組織人員修復;協調幫助一家商店老闆取得疫情期間的經營資格,幫他解決生計難題,同時解決了附近老人不會團購的難題;給一個家庭分別入住方艙和隔離點的服務對象做心理疏導,幫他們走出恐慌;一個人拖了6箱活魚,爬了3個門棟,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每家每戶……每次聽你給我講這些經歷時,我都覺得你眼裡閃爍著最美的光。媽媽,你是我最好的榜樣!

  媽媽,你千萬不要讓自己太勞累,我還等著你送我上武鋼三中、送我進武大校園呢!已是春暖花開時,你的病會慢慢好起來的,我們家會越來越好,武漢也會越來越好,我們一起加油!

   愛你的恬恬

  這封家書是武漢市青山區冶金街紀工委專職委員周紅的女兒寫給她的,信中充滿女兒對母親的愛與敬。

  3月4日晚,周紅收到了社區居民劉敏的求助短信:“周姐,我爸爸確診住院,我和姐姐分別在隔離點,媽媽快70歲了,一個人在方艙醫院,情緒非常差,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你別擔心,把媽媽的電話發給我,我跟她聯繫。”想著向她求助的這一家人,周紅心緒難平。作為子女,劉敏的焦急她將心比心;作為母親,劉敏媽媽的擔憂她感同身受;而作為病人,她太理解被死亡恐懼籠罩的痛苦——周紅的父親是癌症患者,2013年,她也被查出肝癌晚期,七年來,先後接受了大小几十次治療,每次都是一場闖關。

  “當時醫生說我活不過兩個月,我不敢難過,積極接受治療。現在七年過去了,我還活著呢……”3月5日一早,周紅撥通了劉敏母親的電話,聊起了自己的經歷。自己的身體,周紅之前很少跟外人說,但在這個特殊時期,與疾病鬥爭的故事卻可以鼓舞一個喪失信心的家庭。

  在周紅的安撫下,劉敏母親決定積極接受治療。劉敏既感激又感動,表示等疫情過去了一定要給周紅送一面錦旗。周紅很開心:“錦旗就不用了,到時候發我一張你們的全家福就好。”

  每個人都無法延長自己生命的長度,然而周紅卻一直在拓寬自己生命的寬度。作為冶金街疫情督查小組的成員,周紅每天要深入社區瞭解防疫工作的進展、困難和訴求。春節期間,考慮到周紅的身體狀況,街道沒有安排她值班,但她卻主動要求參與值班。大年初四的夜班,她帶著止疼栓來到值班室,熱線電話從晚上7點一直響到凌晨2點。對一般人來說,一夜的工作堅持一下就過去了,但對周紅來說卻並不容易——她的左肋肋骨病理性骨折,器官與關節疼痛不止,全靠止疼栓緩解。

  大年初五早上交完班,周紅立馬又投入到督查工作中。同事十分心疼,勸她回去休息,她擺擺手:“多活一天都是賺的,大家已經很照顧我了,我想多幹一點,就算能發揮一點點作用也好。”

  每位武漢人,如同鑽石的一個切面,在這個寒冬閃耀著自己獨特的光芒。周紅的精神感染了身邊人,疫情防控期間,冶金街全員在崗,全街設置31個封控點,每天開展督查。

  “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春日已至,離武漢人民迴歸正常生活的日子又近了一步。在周紅掛點的悅達社區門口,經歷了一整個孤寂冬天的露臺上,已經開出了一片生機勃勃的黃色小花。

  下沉幹部的三個好消息

  親愛的歡歡:

  爸爸要告訴你三個好消息!

  第一個是我下沉幫扶的黃家墩大隊昨天被評為“無疫情村(隊)”了!這裡的病毒被打敗了,村民們都很安全。第二個好消息是今天一位村民給我們送了一面錦旗,之前爸爸和同事們幫助了一名突發疾病的老人,現在老人病好轉了,家屬專程來感謝我們。第三個好消息是你今天晚上又能吃到新鮮的魚了!爸爸和同事們今天又幫村民們賣出了十萬多斤魚,其中有一車魚就是運往咱們家小區的。你不是問爸爸“下沉幹部”是不是要沉到水裡去嗎?最近爸爸真的“沉到”水裡去了,還撈起來好多魚。你看爸爸厲不厲害?

  ……

  有幾次深夜十一點,你發來視頻說想爸爸。爸爸也想天天陪著你,但病毒還沒完全被打跑,防控還不能鬆懈,還有幾十萬斤魚沒賣出去……看到了嗎?武漢的春天已經來了,爸爸要和大家一起打好武漢最後的保衛戰,你放心,爸爸很快就會回到你的身邊。

   愛你的爸爸

  “口罩不離口、通風常洗手,堅守!嗨!堅守!”這帶著濃濃鄉音的土味宣傳口號是武漢開發區(漢南區)紀檢監察干部楊毅自編自錄的。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後,楊毅和同事下沉到漢南區東荊街黃家墩大隊開展工作。

  “大隊85%以上的村民是中老年人,我們剛來的時候,很多村民對疫情的嚴峻形勢認識不足。”回憶起下沉之初的日子,楊毅依舊曆歷在目。他和同事們每天一家一戶走訪,除了摸排家庭人員在戶情況、發放防護物資,還要跟老人們普及防疫知識。碰到年紀大的公公婆婆,他總是手把手地教他們怎樣正確佩戴口罩,電子體溫計怎麼用,消毒水怎樣正確配比,一次又一次耐心叮囑他們戴好口罩、勤洗手、多通風。

  “既然下沉,就要紮紮實實沉下去,為村民排憂解難。”除了走訪摸排、卡點值守,面對封閉管理帶來的生活困難,楊毅和同事們又當起了村裡的代購員、快遞小哥。“老人們大都不會上網,生活物資我們是電話統計、集中代購。大隊有基礎疾病的中老年人多,有的老人說不清楚是什麼藥,我們就一家家跑,把藥名、規格登記,代買一次後就知道了……”幹部們的付出,村民們看在眼裡,更記在心裡。

  進入3月,黃家墩大隊養殖戶已經成熟的幾十萬斤鱖魚出現積壓,需要儘快銷售出去,這成為了楊毅和同事們的新任務。他們開始嘗試為村民聯繫各種銷售渠道。“做好防疫的同時,生產也不能斷,這都是村民們的生活來源。”他們知道,幾十萬斤魚背後是一個個期待重啟的家庭。武漢的交通逐漸恢復正常後,村裡的魚被運往各大商超、市場。

  3月31日,國新辦在武漢召開新聞發佈會,中央指導組表示,以武漢為主戰場的全國本土疫情傳播已基本阻斷,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效。就在前一天,楊毅所在的黃家墩大隊也被評為“無疫情村(隊)”,他高興地給兒子寫下一封家書。

  李大釗在《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中這樣寫道:“歷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時走到艱難險阻的境界,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夠衝過去的。”現在,當我們致敬那一位位堅守一線的逆行者,當我們終於迎來久違的煙火氣時,感受到的,正是來自同胞手足的“雄健的精神”,來自強大祖國的“雄健的精神”。

  苦難中孕育著希望,傷痛中迎接著新生。英雄的武漢人民如今正和他們英雄的城市一起,慎終如始、再接再厲,書寫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新的答卷。(本報記者 郝思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