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将军,是因为傲慢导致了他丢掉了性命?

不才讲史


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接到出席开封军事会议的通知时,曾经短时间犹豫过,毕竟自己刚刚多次抗命撤退过。为防不测,韩复榘特地带上了一个全副武装的手枪营,在山东旁边河南的地盘上,在距离自己十万大军很近的地区,他谅蒋介石也不敢把他怎么着。

华北抗战全面打响后,韩复榘负责防守津浦路的山东北段,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两次到济南跟韩复榘“谈心”,要求他至少在黄河沿线顶上一阵子,以便战区调集兵力组织徐州会战。然而日军入侵到山东地界后,韩复榘只在济南留了一点兵,自己率部立马南逃。

韩部主力退到泰安后,李宗仁再以战区的名义命令韩复榘死守,韩复榘根本不理,直接回电:“南京尚且不守,区区泰安如何守得住”?然后一路又从泰安再撤至济宁,李宗仁把电话打到韩复榘的司令部,质问他为何擅入其它部队防区,韩复榘傲慢的回答:“全面抗战,何分彼此”?

李宗仁无奈了,他实在指挥不动这个混世兵痞,只好如实上报军事委员会处理。蒋介石在武汉召集军委会三巨头开了个小会,研究如何处置韩复榘,陈诚要求严厉制裁,白崇禧也说如果不制裁,那全国180多个师和40多个旅就没法指挥了,连一向脾气温和的何应钦也怒了,他的原话是:

“若让韩自由进退而不加制裁,则民心士气必受严重影响,应以军法严办,以收杀一儆百之效”!自西安事变后就对韩复榘痛恨不已的蒋介石点头称是,于是密裁韩复榘的调子就这样定了下来。侍从室主任钱大钧随即按蒋的意思发出通知:1938年1月10日,在开封召开第一和第五战区联席军事会议。

通知特别要求两个战区的军以上所有将领必须参加,之所以强调一下,是因为之前李宗仁在徐州召开五战区军事会议时,韩复榘已经借故推托过一次了。蒋介石犹不放心,又亲自打电话给韩复榘,言语间比较程序化也很客气,并让韩复榘带上主要将领一起到会。

韩复榘没办法了,他的胆子还没有大到公开违抗蒋介石命令的地步,他琢磨了一下,认为最多被痛骂和臭批一顿。于是带上孙桐萱和曹福林,以及500多人的特务营,乘专列赶往开封,那里是“河南省主席”、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刘峙的防区。

开封火车站军警宪特林立,韩复榘有点心里发毛,但是仍然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撤职查办顶天了,他不知道的是,蒋介石、白崇禧、钱大钧和刘峙正在机场商量如何捉拿这个“刺头”。为了防空,军事会议在1月10日多夜里举行,韩复榘入场前跟同属西北军出身的孙连仲还在打招呼,一副轻松的样子。

韩复榘的座位在右排靠后的位置,左边是张自忠,右边是关麟征,将其夹在中间。会议开始后,蒋介石先让程潜和李宗仁汇报了一下各战区情况,到总结阶段又说了一些套话,突然间话锋一转,厉声道:“抗战是举国之事,顽童犹知,但是有些高级将领却不明此义,逆大局而动,违抗中央的命令不战而退,这个责任必须有人来负”!

韩复榘知道指向自己了,不知死活开始分辨,语气中仍旧充满傲慢:“济南丢了责任由我来负,南京丢了责任谁负”?蒋介石气急败坏:“现在追问的是山东而不是南京,南京丢失的责任自然有人负责”,韩复榘站起来还要争辩,刘峙上前拦住话头劝他先去休息。

在院子里刘峙请韩复榘上车去宾馆,后者突然发现这不是自己的座车,但是仍然被刘峙推进车里。韩复榘上车就发现情况不对了,因为副驾驶座位上的一个军官迅速爬到后座,并出示了军法执行总监处的逮捕令 ,韩复榘一边挣扎一边大喊:

“刘峙你TMD混蛋,唐生智丢了南京,你丢了保定,你们俩一起算计老子,我要见蒋介石,我在德州和济阳跟鬼子打过仗”!然而已经没有人搭理他了。韩复渠被立即押解到车站转送武汉,留在外面的特务营也被刘峙的部队缴了械,蒋介石随即任命孙桐萱代理第三集团军总司令职务,在民国军界混了十几年的韩复榘就此被拿下。

1938年1月27日晚,武汉,一名宪兵上楼通知韩复榘说何应钦要见他,已经被审讯但未宣判的韩复榘天真地以为事情有所转机,决心放下傲慢的态度装装孙子过关。然而走下楼梯就发现情况不妙,院子里站满荷枪实弹的宪兵,韩复榘下意识地说脚上的鞋不合适,要上楼去换一双,就在他朝楼上跑的时候,枪响了。

韩复榘后背中了一枪,转过身来胸前连续中了六枪,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MD,你打我。。。”


度度狼gg


看到这个问题,我首先想到的是张灵甫和翁达。张灵甫和翁达都是粟裕的手下败将,都因傲慢丢了命。

当然,他们傲慢也有傲慢的资本。

张灵甫是国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74师师长。整编74师的前身是74军,整编后虽然叫师,但有32000人,是属于军的编制。该师全部美式装备,在抗战中立下赫赫战功,被誉为抗日铁军,先后参加过淞沪会战、长沙会战、上高会战、武汉会战、湘西会战等战役。因为卫戍南京,所以被称为蒋家王朝的御林军,是王牌中的王牌。

内战开始后,张灵甫率整编74师接二连三的攻克华东军区的重要城市淮阴淮安、涟水、临沂等。华野有名的虎将王必成(时任华野六纵司令,电视剧《红日》中沈振新的原型)都曾经是他的手下败将。正因为这一连串的胜利,让张灵甫和整编74师变得非常傲慢、轻敌。他曾经扬言,只要有74师在就有党国在。在后来的孟良崮战役中,张灵甫名义上的上司汤恩伯见整编74师突出了,让他赶紧后撤,和李天霞的整编83师及黄伯韬的整编25师抱成团,以防被华野包围。张灵甫傲慢的说“共军打谁也不敢打我74师!”当后来发现自己被华野包围后,他不但不撤,不突围,还主动上了孟良崮,妄图以自己为诱饵,将华野主力吸引过来,其他国民党军再给华野来个反包围,自己再来个中间开花,里应外合,一举全歼华野主力。但没想到中心开花不成,74师反而弹尽粮绝,全军覆没。而张灵甫自己也战死沙场。

翁达是韩德勤的问下,任独六旅的旅长,是国军里为数不多的中将旅长。在1940年10月爆发的黄桥决战中,粟裕以7000迎战20000。这一回粟裕用兵简直是胆大。他以陶勇的2000人守黄桥,让叶飞和王必成率5000人埋伏在半路打援。而他的首要歼灭对象就是韩德勤的嫡系王牌翁达的独六旅。

当时李守维率89军猛攻黄桥,粟裕叫陶勇将兵力全部部署在东门,其他四门各门仅放了一个班在那看着。陶勇部拼力死守,每条街道,每间房屋都成了堡垒。李守维猛攻了两天也才前进了700多米。

在李守维的89军猛攻黄桥的时候,翁达的独六旅想出来捡便宜了。他看见李守维攻了两天却进展缓慢,于是就认定是粟裕将所有兵力都集中在黄桥,于是就带着独六旅出来捡便宜。他当时也不派人侦察、警戒,整个旅摆了个一字长蛇阵,大摇大摆的向黄桥走来。但没想到粟裕等的就是他。当得知翁达的独六旅已经全部进入埋伏圈后,立即下令叶飞、王必成出击。5000新四军战士如猛虎扑羊般杀出来,猝不及防的独六旅短短两个小时不到就全军覆没了。翁达旅长只好自杀。在歼灭了独六旅后,叶飞、王必成马上回师黄桥。此时的李守维猛攻黄桥两天毫无进展,当听说独六旅全军覆没的消息时吓得目瞪口呆。当叶飞和王必成率部从后面杀来时,哪里还有心恋战啊,赶快就撤。可惜他在逃跑中失足落水,被淹死在河里了。


血染战旗红


看到这个问题,我首先想到的是关羽关云长。

几乎没有任何的犹豫,脑子里第一刻就闪现出来了。

众所周知,关羽是三国时期了不起的英雄,刘备集团第二核心人物。

三国演义当中,凭借温酒斩华雄一战成名。接下来更是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成为当时名声最大的武将之一。

紧接着,刘备集团的实力开始展现,地盘也在慢慢扩大。

尤其是在得荆州取益州以后,刘备在汉中大战之中大财曹操,风头一时无两。

关羽也因此成了五虎上将之首。天下英雄,莫过如此。

关羽武力无边,几乎难寻对手。

但是上天给了你一方面的优势,势必就会有其他的性格缺陷,这就是造物主的公平之处。

关羽的致命缺陷就在于他的傲慢,除了大哥三弟谁都不放在眼里,最后也因此损命。



此时,整个刘备集团拥有荆州益州两大洲的地盘,实力达到了顶峰。这是三国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变化,变成了魏吴联合抗蜀。

可以说,如果关羽没有丢掉荆州,刘备集团出荆州取天下将变为现实。

孙权因为忌惮关羽的实力,决定继续和关羽修好,想要和关羽结成儿女亲家。其实这是好事一件,成了功德无量。

可惜关羽太过自大,看不上孙权,称之为江东鼠辈,还说虎女焉嫁犬子。

这下彻底惹恼了孙权,誓要取回荆州。故此和曹操联合,关羽也因傲慢埋下了祸根,最后命损麦城。



性格缺陷是每一个人都会有的,不是说有的人有,而有个人没有。

差别在于有人能够及时的修正自己的性格,取长补短,从而战胜自己,这些人才是高人。

关羽,我们不肥不承认,是一位优秀的将军,军事家,只是在高位久了,目空一切,不善于隐藏自己的性格罢了。

也是可能,认为此时真的天下无敌。

天下无敌,也怕套路深呀。上兵伐谋,谋略有时候能弥补军事上的不足。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如何战胜自己,比战胜敌人要难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