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奠定了甘肅的底蘊?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人類文明的開啟,是從改造自然開始的,也是從敬畏自然開始的。歷史變遷,橫亙千年的大山仍守望著人類的未來,甘肅的一切都要從三大山系說起。

黃土高原像厚厚的被子蓋住了甘肅24.9%的面積,祁連山、隴山、西秦嶺,它們勾勒出了甘肅地理骨骼,也共同奠定了甘肅的底蘊。


什麼奠定了甘肅的底蘊?

隴山、西秦嶺、祁連山 製圖/微遊甘肅


1

黃土高原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黃土高原區對甘肅的意義

不僅是甘肅文化核心地帶這麼簡單

這片區域也是中華文明起源的核心區

黃土不僅塑造了一個獨一無二的高原

也塑造了燦爛無比的中華文明

▲ 甘肅境內黃土高原地貌區 製圖/中國國家地理

什麼奠定了甘肅的底蘊?

隴東慶陽市的黃土大塬 《中國國家地理》攝影/王金


什麼奠定了甘肅的底蘊?

光影中的黃土高原 《中國國家地理》攝影/杜雨林


執著於農耕的周人,在這裡克服諸多困難教民稼穡,開啟了中華農耕文化的先河,這個崛起於慶陽大塬的農耕部族,以農業為立國之本,從隴東走向關中,統一全國,最終締造了中國古代統治時間最長的王朝,開啟了中國的古典文化。


什麼奠定了甘肅的底蘊?

蘭州榆中縣興隆山,海拔3021米,素有“隴上名勝”之稱。攝影/網絡


在隴中黃土高原地區,只有在海拔最高的馬啣山(3670m)、興隆山(3021m)、華家嶺

(2450m)等石質山上分佈著茂密的林木,它們像一個個綠色的小島,屹立在茫茫的黃土海洋中。


什麼奠定了甘肅的底蘊?

榆中縣馬啣山,隴中高原最高峰,海拔3670米,為榆中、臨洮界山。攝影/潤石


2

祁連山


巍巍祁連山

東起烏鞘嶺西止當金山口

東西橫亙千里,直插雲霄

阻斷了內蒙古沙漠和柴達木盆地荒漠的齧合

擋住向東推進的沙漠

開出一條河西走廊


祁連山不僅給了它雪山與沙漠之間的獨特地形

讓它成為一條天然的交通要道

作為東西方的貿易大通道和文明大動脈

同時也給了它世間少有的美景

讓它成為一條匯聚天地大美的景觀長廊


什麼奠定了甘肅的底蘊?

▲ 祁連山是由一群西北東南走向的高山與寬谷盆地平行排列組成,在甘肅境內有從東到西有冷龍嶺、托勒山、托勒南山、疏勒南山、黨河南山等大山,自北而南包括有8個嶺谷帶。製圖/地球知識局


什麼奠定了甘肅的底蘊?

連綿的祁連山脈 攝影/馬鴻煒


如果說甘肅像一柄玉如意鑲嵌在中國版圖上

那祁連山脈就是這柄如意的腰脊

冰川雪山的融水和山區降雨

孕育了一條條養育綠洲的河流

充足的水源保證了草原的呼吸

祁連山是伸進西北乾旱區的一座溼島

養育著河西走廊上的每個生命


什麼奠定了甘肅的底蘊?

張掖丹霞地質公園 攝影/林文欽


什麼奠定了甘肅的底蘊?

民樂縣油菜花 攝影/王金


除了塑造了絕美的域外風光,祁連山賦予河西走廊的魅力更多隱藏在歷史關鍵事件中,張騫鑿通西域、玄奘西天取經、隋煬帝西巡、霍去病策馬、吐蕃東擴、西夏拓疆、成傑思汗揮鞭……作為連接國家政治中心的支撐體、經濟文化的大動脈,祁連山一直在書寫著自己的故事。


什麼奠定了甘肅的底蘊?

敦煌三危山南天門 攝影/JeepLife


公元366年,樂尊和尚雲遊至三危山下的大泉河谷,飢寒交迫的他被這夕陽下的奇景震撼。三危山峰巒疊嶂,金光萬道,有如萬尊金佛,樂尊四處化緣請來工匠,在大泉河西岸的峭壁上開了一個石窟,這便是莫高窟的起始。


什麼奠定了甘肅的底蘊?

敦煌莫高窟 攝影/JeepLife


3

隴山


隴山,六盤山南段

是一個狹長地域的泛稱

向北伸入塞外,東西分開黃土高原

向東屏護著八百里秦川,向西輻射著渭河流域

南抵西秦嶺,與之形成橫控東西的戰略地勢


什麼奠定了甘肅的底蘊?

隴山地圖 製圖/地道風物


這裡是古絲綢之路東段鎖鑰,古絲綢之路自長安以西,分作南北兩道。北道從彬縣沿涇水從蕭關過隴山,經固原、會寧抵達蘭州,這條路雖然較短,但沿途補給不便,人們多選擇更為迂迴的南道。


南道經鳳翔、隴縣,從大震關過隴山,然後沿牛頭河南下至天水,繼而溯渭河而上,過鳥鼠山經臨洮北上蘭州。


如果你翻閱史冊,則會驚奇地發現,凡是完成大一統,經營西域的帝王都在此踱步,它如一塊巨大的磁石般,在幾千年的歲月裡吸引了無數帝王的熱切目光,這張名單是如此耀眼: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成吉思汗、忽必烈。


什麼奠定了甘肅的底蘊?

隴山秀色 攝影/書痴


西行的第一道屏障也是一座詩歌之山,大震關作為古代的網紅打卡地,曾令無數詩人經隴關道時留詩叩關。行路艱難,出了大震關詩人們就開始醞釀情緒了,杜甫、岑參、盧照鄰、王勃、皮日休都在這裡留下了響徹古今的名句。


邊塞鐵漢岑參就留下“也知邊塞苦,豈為妻子謀。”這樣的豪言壯語;憂國憂民的杜甫,則把所有的憂思都寫進了《秦州雜詩十二首》“滿目悲生事,因人作遠遊。遲迴度隴怯,浩蕩及關愁。”


這裡也是北方遊牧文化與中原文化的結合部,是各民族和多種文化的舞臺和融合地帶,各種文明的刺激之下中華文明總能取長補短,進行更多更大膽的革新。如今你看那些洞窟中惟妙惟肖的壁畫石刻,大概也能想象在歷史畫卷中民族融合的史詩。


什麼奠定了甘肅的底蘊?

隴山秀色 攝影/書痴


4

西秦嶺


甘肅南部

會顛覆人們對甘肅的傳統認識

這裡重巒疊嶂,山高谷深

植被蔥鬱,河流清澈

高山、深谷、丘陵、盆地依次分佈

形成獨具特色的壯美景觀

但這一切都要從西秦嶺說起


什麼奠定了甘肅的底蘊?

秦嶺西起臨潭北部的白石山, 向東經天水南部的麥積山進入陝西 製圖/地球知識


渭源縣境內的露骨山是西秦嶺的最北端,東西分開渭河、洮河,南北分開漳縣、渭源,南北風景截然不同,渭源一側地勢較緩,高原草甸地貌特徵明顯,漳縣一側則地勢陡峭,海拔快速下降,滿山的植被蔥蘢,南北分界作用在數十公里內體現的淋漓盡致。


什麼奠定了甘肅的底蘊?

秦嶺西起臨潭北部的白石山, 向東經天水南部的麥積山進入陝西 製圖/地球知識


迭部縣的迭山主峰措美峰,海拔4920米,是秦嶺的最高峰,如同一座高大的牆壁從中間切割洮河峽谷、白龍江峽谷,劃分長江、黃河水系,被稱為中國牆山,舉世聞名的天險臘子口就在迭山東南端。


什麼奠定了甘肅的底蘊?

迭山主峰措美峰,被《中國國家地理》評選為十大非著名山峰之一 攝影/Renzo官山十九號


甘肅境內的西秦嶺地勢西北高,東南平緩,在東南與隴山成犄角之勢,管控東西,歷史上一些關鍵事件得以在隴南山地上演。


什麼奠定了甘肅的底蘊?

隴南山地 《中國國家地理》攝影/董磊


三國紛爭,諸葛亮的一生,未出茅廬三分天下、五出祁山、七擒孟獲,他後半生爭奪的正是隴山和西秦嶺的犄角地帶——這塊有“秦隴鎖鑰,巴蜀咽喉”聲名的必爭之地。


什麼奠定了甘肅的底蘊?

祁山故道 製圖/地球知識局


諸葛亮五次出兵,均以佔領隴右為目標,他的北伐戰略是,首先攻佔曹魏力量薄弱的涼州,避開由川入陝翻越秦嶺的困難,再東進佔據關中,最後東出潼關,收拾山河。


什麼奠定了甘肅的底蘊?

祁山堡 攝影/冉創昌


實際在諸葛亮之前,秦人就走過相同的棋,這個數百人的小部落,依靠著隴南山地的哺育,從甘肅南部這個西秦嶺山區走到陝西的關中平原,從禮縣走到鳳翔,從雍城走到咸陽,在600餘年間逐漸擴大領地,最終建立起強盛一時的超級秦帝國。


什麼奠定了甘肅的底蘊?

▲蟠虺紋車輪方車形器出土於禮縣圓頂山秦國墓地1號墓,3000年前秦人的器物就設計了巧妙的機關


臘子口歷來是由川入甘的天險隘口,1935年9月16日,紅軍“臘子口”上降神兵,闖過長征路上最後一道險關,保留了革命的希望,北上甘陝,吹響了勝利的號角。


什麼奠定了甘肅的底蘊?

臘子口戰役紀念館 來源/網絡


5

甘肅,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從自然地理的角度上看

甘肅是個非常特殊的區域

從奇峰聳立的山地,到氣勢渾厚的黃土高原

從無垠的遼闊草原,到浩瀚無際的蒼茫大漠

從白雪皚皚的冰川雪峰,到神奇幽深的峽谷溶洞

從丹霞絕壁的黃河三峽,到絢麗多彩的張掖丹霞

除海洋外,地球上的各種自然形態

在甘肅這塊廣袤的土地上都有呈現

這樣多層次的自然體會

在中國其他地方是很難感受到的

從人文歷史的角度看

甘肅是中華文化史上一個絢爛多元的區域

以大地灣遺址、馬家窯遺址為代表的華夏史前文明出於此

影響古代歷史進程的周、秦先後從羲皇故里崛起

秦、 漢和明長城橫亙省境

絲綢之路的咽喉要道貫穿全省

譜寫了人類歷史上中西文明交流、古今文化交匯、

民族風情交融、多樣地貌交錯、宗教藝術交織的“交響曲”

中華民族孕育、成長、激揚的歷史征程中

都能在甘肅這塊土地上找到印記

她可以滿足你對美景的所有想象

還在等什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