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東戰役這樣仗,我是下不了決心打的”——劉伯承為何這樣說?

稍對豫東戰役有所瞭解的軍迷們都知道,豫東戰役第一階段開封戰役結束後,到底打不打第二階段睢杞戰役,是有一些不同看法的。當時,中央軍委認為“目前打很大規模的殲滅戰,主客觀條件都不成熟,故須避免”;中原野戰軍認為“殲擊企圖太多太大”;華野前指內部“也有人認為部隊打得非常疲勞,不宜再接著打下去”。

“豫東戰役這樣仗,我是下不了決心打的”——劉伯承為何這樣說?

但粟裕認為:“第一階段的作戰,已把敵人徹底調動起來,因此,我必須抓住難得戰機,乘勢發起第二階段作戰”。哪怕是連續疲勞作戰,哪怕是難啃的硬仗惡仗,哪怕是帶有一定風險,也一定要按照“先打開封,後殲援敵”的預定作戰計劃,積極尋殲援敵,徹底打開南線戰局。

得知粟裕最終決心發起睢杞戰役後,劉伯承說道:“豫東戰役這樣的仗,我是下不了決心打的”。劉伯承說出這樣的話,我們該如何解讀呢?

謙虛低調,說明劉伯承確有虛懷若谷的名將之風

劉伯承文武兼備,有一代儒將之稱。他一向謙虛低調,從不與人爭功。通常來講,如果覺得一個作戰方案不可行或有爭議,一般人都會持否定的態度或言辭。但劉伯承恰恰沒有這樣表達,儘管他也覺得粟裕的作戰目標“殲擊企圖太多太大”,但他並沒有否定粟裕的作戰方案,而是用了“我是下不了決心打”這樣的言語,這充分表明了劉伯承一以貫之的謙遜低調,充分表明了他虛懷若谷的名將之風。

“豫東戰役這樣仗,我是下不了決心打的”——劉伯承為何這樣說?

英雄相惜,說明劉伯承確有對粟裕高度讚賞之意

劉伯承與粟裕某種程度上說有師生之情分。他們在中央紅軍學校時即認識和熟知。那時,劉任校長,粟被調去任學員隊隊長。特別是解放戰爭時期,在南線戰場上,主要是華東野戰軍與中原野戰軍進行戰略戰役上的配合。可以說,劉伯承對粟裕所打的每一仗都非常瞭解。因此,他對粟裕格外看重、讚賞有加。這次的豫東戰役,同樣也是如此。他知道,這樣的硬仗惡仗險仗,只有粟裕敢下決心、只有粟裕敢去打。

硬仗險仗,說明劉伯承確有對該仗表示擔心之虞

戰爭是人與人之間最高形式的博弈。劉伯承打仗精於計算,往往是謀定而後動、先勝而後求戰,很少打無把握之仗。劉伯承與粟裕的用兵風格還是各有明顯特點的。既然是硬仗惡仗險仗,既然是“殲擊企圖太多太大”,劉伯承存有一定的擔心也是合乎情理的,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既然深知這場戰役的難度係數很大,既然深知這場戰役粟裕必打下去,那麼,作為中原野戰軍的主帥,劉伯承將盡最大努力配合保障好粟裕兵團在主戰場上的作戰,最大限度地減輕華野的作戰壓力。

最終,粟裕不負眾望,豫東戰役獲得大勝。該役“創造了國民黨第一個省會城市被攻克,國民黨軍第一個兵團司令被生俘,解放戰爭爆發以來我一次戰役殲敵最多等多個第一記錄”。不僅如此,以豫東戰役為標誌,我軍開始由戰略進攻向戰略決戰快速推進。

“豫東戰役這樣仗,我是下不了決心打的”——劉伯承為何這樣說?

主要參考文獻:《毛澤東軍事文集》《粟裕傳》《粟裕文選》《粟裕研究文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