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慈禧太后的陰影下善終 , 額駙景壽的夾縫求存之道

公元1844年,道光帝將自己的第六個女兒,加封為壽恩固倫公主,指婚於富察·景壽,賜景壽頭品頂戴,進上書房,陪皇子們讀書。次年,二人成婚。按照清朝法制,固倫公主是清朝公主的最高等級,一般只有皇后所生之女,才能被冊封為固倫公主,而壽恩公主本是庶出,生母為靜皇貴妃,能夠被封為固倫公主,可見道光帝對這個女兒十分鐘愛。

如何在慈禧太后的陰影下善終 , 額駙景壽的夾縫求存之道

能娶皇帝愛女之人,來頭自然不小,景壽出身於滿族八大姓氏之一——富察家族,隸屬上三旗之一的鑲黃旗,高祖父傅文,封一等公,是乾隆帝嫡配富察皇后與一等忠勇公傅恆(乾隆帝重臣,深得倚重——作者注)的親兄長;曾祖父明瑞,官至雲貴總督,兼任兵部尚書,在出徵緬甸時立下赫赫戰功,封一等誠嘉毅勇公,後來在與緬軍的一次作戰中身陷重圍,力戰重傷後,自縊殉國,乾隆帝曾親臨其府祭奠,賜諡號果烈,並賦詩以彰其功;祖父惠倫,官至鑲藍旗護軍統領,在征剿白蓮教的作戰中陣亡,嘉慶帝特旨,從優議恤,賜銀三千兩,用於治喪;父親博啟圖,封一等公,歷任領侍衛內大臣、禮部尚書、理藩院尚書、工部尚書等要職。如此顯赫家世,自然易得皇帝青眼,成為乘龍快婿。

如何在慈禧太后的陰影下善終 , 額駙景壽的夾縫求存之道

景壽進上書房後,與道光帝第四子奕詝、第六子奕訢同窗讀書,壽恩公主與奕訢同為靜皇貴妃所生,奕詝此時也由靜皇貴妃撫養,三人年紀相房,又有靜皇貴妃作為共同的額娘,關係十分融洽,景壽政治資本的積累,自此開始。

公元1850年,道光帝病逝,四皇子奕詝即位,是為咸豐帝。對景壽這位姐夫,咸豐帝十分親近重用,先是封他為蒙古都統,後授御前大臣,賜用紫韁(騎馬時賜用皇家定製紫色韁繩——作者注),再授領侍衛內大臣。公元1859年,壽恩公主去世,但景壽所得恩寵並未因此而減少,咸豐帝對他的器重,與日俱增。

如何在慈禧太后的陰影下善終 , 額駙景壽的夾縫求存之道

公元1860年,英法聯軍大舉入侵,進逼北京,咸豐帝倉皇逃往熱河,身為領侍衛內大臣的景壽,自然扈從。次年七月,咸豐帝病重,自知不起,下旨立皇長子載淳為皇太子,令載垣(怡賢親王胤祥五世孫,世襲和碩怡親王爵位,十二家世襲鐵帽子王之一——作者注)、端華(鄭獻親王濟爾哈朗七世孫,世襲和碩鄭親王爵位,十二家世襲鐵帽子王之一——作者注)、景壽、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八人為顧命大臣,盡心輔弼新帝,贊襄一切政務。

如何在慈禧太后的陰影下善終 , 額駙景壽的夾縫求存之道

顧命大臣名單公佈後,朝野譁然,原因無他,無論從血統、才具,還是從聲望等方面考慮,顧命大臣中都本應有恭親王奕訢的一席之地,但奕訢向來被肅順一黨打壓,又因自身能力過於出眾,遭到咸豐帝的猜忌。清朝祖制,主張“親親尊賢”,在指定顧命大臣時,也必須有“親”有“賢”,載垣和端華雖為親王,但他們屬於遠支皇族,為“賢”不為“親”,而“親”又應在“賢”之上,顧命大臣中必須有咸豐帝的嫡系親族在列。在肅順的謀劃下,奕訢最終被排擠出顧命大臣之列,由他的親姐夫景壽頂替了這個位置。

如何在慈禧太后的陰影下善終 , 額駙景壽的夾縫求存之道

對自己膺受顧命的原因,景壽有著十分清醒的認識。他為人低調,多年以來一直努力扮演好駙馬爺的角色,從不敢有任何野心或企圖。慈禧太后與肅順等人的矛盾,早已勢同水火,早晚必有一場火拼,眼下自己被裹挾進這個政治漩渦,實屬無奈。作為一個與皇室並無血緣關係的額駙,萬一站錯了隊伍,必將萬劫不復。只有緘口不言,小心做人,才是最明智的選擇。在就任顧命大臣之後,當肅順等人與兩宮太后激烈辯論,在朝堂上恣意咆哮時,景壽自始至終保持沉默,不發一言。

景壽的擔憂,很快成為現實。公元1861年十月,兩宮太后聯合恭親王,發動辛酉政變,將肅順處斬,賜載垣、端華自盡,穆蔭撤職、發往西北軍臺效力,杜翰革職、流放新疆,景壽、匡源、焦祐瀛革職。景壽被革職後,額駙品級從之前的固倫降為和碩,失去了使用紫韁的特權,但他從父親處承襲的公爵爵位得以保留。耐人尋味的是,諭旨中景壽的罪名是:“身為國戚,緘默不言。”

如何在慈禧太后的陰影下善終 , 額駙景壽的夾縫求存之道

景壽被革職時,許多人都認為,這是他依附肅黨付出的代價。但不久之後,大家發現事情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公元1862年二月,朝廷下旨,對景壽重新起用,出任鑲紅旗蒙古都統。三月,授御前大臣,兼任正白旗領侍衛內大臣和後扈大臣,恩典比起往日,有增無減,而此時辛酉政變僅僅過去半載。公元1864年六月,曾國藩率湘軍攻克江寧,平定了長達十餘年之久的太平天國叛亂,朝廷大賞宗親,也沒有忘記景壽。七月,對其賞還紫韁,同時恢復了固倫額駙的品級,十月,授領侍衛內大臣。

作為身處晚清這場政治風暴中心的人物,當一切塵埃落定後,景壽不降反升,令人瞠目,而他的好運,至此尚未止步。公元1865年九月,慈禧太后將恭親王奕訢的嫡長女,封為榮壽公主(七歲時入宮,由慈禧太后撫養——作者注),指婚於景壽與壽恩公主的獨子志端,成就了一段親上加親的姻緣,父子娶姑侄(女),二人同為額駙,成為當時美談。此後,景壽在仕途上順風順水,直至公元1889年六月去世,享年六十週歲,賜諡號端勤,在慈禧太后的鐵血統治下,得以善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