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防治瘟疫驗方賞析:人蔘敗毒散

最近筆者通過查閱古代文獻,發現歷代古籍記載的治療瘟疫的處方,茲選取出現頻率比較搞得處方,分享給有心人。

1.人參敗毒散

人參敗毒散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是當時中醫應對瘟疫而做,方劑中有羌活、獨活、柴胡、前胡、枳殼、桔梗、川芎、人參、茯苓、甘草,共10味藥。

人參敗毒散效果如何?

這個方子效果怎麼樣呢?效果非常好的,歷代都有記載。《寓意草》記載說,在嘉靖年間,曾經有一次,在江南淮北,很多地方流行溫熱病,就是瘟疫。

流行到什麼程度呢?整個沿著門傳去,大家得的病都很相似。這一傳染過去,整條街都得病,所以患病人數特別多。

那麼怎麼用的呢?就用這個方子,人參敗毒散倍人參,就是人參藥量增加了一倍,去了前胡獨活,然後給大家吃,結果“服者見效”,就是吃的人效果都非常好,“無全無過失”,就是基本上沒有失手的。

到了萬曆年間,又流行瘟疫了,時疫盛行。那麼服這個方子,把表邪散掉,就是剛一得病就服這個方子的,“無不全活”,就是沒有不活下來的。

所以大家看,這是一個治療瘟疫非常好的方子。那麼有人當時就問喻嘉言,說為什麼您把人參翻了一倍,而且把前胡、獨活去掉了呢?

喻嘉言回答,現在兵荒馬亂,人的正氣太虛了,人經常吃不飽飯,所以正氣虛,我把人參翻了一倍,那麼為什麼去掉前胡、獨活了呢?

因為正氣太虛了,身體太弱了,我不敢給他們發汗太多。這就是喻嘉言對這個方子的解釋。

到了崇禎年間,瘟疫又來了,當時兵荒馬亂的,瘟疫盛行。到了什麼程度呢?也是沿街得病,結果他發現,各處看病的大夫,把發汗,或者和中調理去溼等調脾胃的藥裡面,加上人參,讓人活下來的機率就特別高。

然後喻嘉言說,“此人人所共見共聞者”,這些事不是我在這寫書瞎編的。就是瘟疫發了,用什麼藥治好的,用什麼藥死了,大家都看見了。

所以在治療外感病的時候,用人參是有道理的,這是什麼?是一個名醫對瘟疫的論述。

他也解釋了,人參敗毒散治療瘟疫的方子,為什麼會把人參放到前面,而且用人參來冠這個名。

此方病機:此方針對的病機主要是外感風寒而挾溼。


古代防治瘟疫驗方賞析:人參敗毒散


古代防治瘟疫驗方賞析:人參敗毒散

該方類方現代有中成藥:荊防顆粒,成分為荊防敗毒散。


古代防治瘟疫驗方賞析:人參敗毒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