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撿到明朝張獻忠金印,販賣1360萬,考古專家:文物要上交國家

張獻忠沉銀以後,這筆財富就是一個迷,雖然時不時有人運氣好,摸走其中一些,但所有人都認為裡面還有無盡的寶物,等待他們去一舉暴富。幾百年來,有人來了,摸走了一些銀錠,興高采烈;有的人失望而歸,分文不剩;更可悲的是,有些人,永遠葬身於海底了。

人的運氣就是那麼不一樣,一個姓馬的富豪打撈許久也一無所獲,可是一個姓宋的村民卻抱著"富貴險中求"的心思,用一點簡單的工具,潛入水下三米,連泥帶土的挖出來一個堅硬的東西,清理開一看,巧了,是一方金印。這是當年張獻忠沉銀的遺物之一

村民撿到明朝張獻忠金印,販賣1360萬,考古專家:文物要上交國家

張獻忠是什麼人物?

明末時期,和所有朝代一樣,經濟崩潰,民不聊生,農民起義不斷興起。加上後金——當時還未改為清,在北邊虎視眈眈。已經食不果腹的張獻忠在家鄉召集了十八寨的農民來響應王嘉胤等人的暴動,軍中稱為"黃虎"。

後來自成一軍,張獻忠隨著流民隊伍,轉戰南北,是抵抗官兵最重要的一股力量。過了幾年,張獻忠屬了以高迎祥為首的十三家,一年後打入四川。可不巧碰到了秦良玉和的"白桿兵"前來,只能倉皇逃走。張獻忠的運氣一時間壞到了極點,馬祥麟正在回川的路上,前後夾擊,張獻忠落敗。

村民撿到明朝張獻忠金印,販賣1360萬,考古專家:文物要上交國家

張獻忠進攻中都鳳陽的時候,大霧瀰漫,僅僅半天就大獲全勝,一路南下。1638年,官軍反撲,鬆散的農民兵連遭挫折。張獻忠害怕了,接受了招撫,但是拒絕官職調遣,靜觀其變。

張獻忠在四川“江口沉銀”

幾年後張獻忠和李自成一明一暗,在官兵圍剿時伏兵圍攻,把官兵打的那叫一個丟盔棄甲,慘不忍睹。後來這個出頭草就被官兵圍住了,被圍在包圍圈裡,後來他兵敗,逃入四川,四川是個讓他瀕臨死亡又起死回生的地方。他奇蹟般的跑出來。帶領剩下那點人跟官兵"競走",把官兵搞的顧此失彼,疲於奔命。

就是在這裡,他渡江時,把身上的寶物全部沉入了江底。這就是"江口沉銀"。

江口沉銀就此而來。

村民撿到明朝張獻忠金印,販賣1360萬,考古專家:文物要上交國家

村民撿到張獻忠當年沉掉的金印等諸多寶藏

姓宋的村民挖到金印以後,他興奮的跑回家,看了一天一夜才冷靜下來,這一個金印可以讓他衣食無憂,但是張獻忠是誰啊,怎麼可能只有一個金印呢?他第二天又帶上工具,不出所望,他又挖出了一些金文,軍令等珍貴的文物。加上他本身是個法盲,並不知道張獻忠的沉銀是多麼貴重的物件兒。

但是他知道這東西見不得光啊。

他私下裡聯繫到了文物販子,這販子一看大喜,這可是難得的好事,他本來想花八十萬收下宋某的金印,一看宋某想要全部出手,就爽快的用1360萬收下了這批珍貴的文物。

宋某知道張獻忠是個大人物,卻不知道這些文物有多珍貴,他一看販子開出這樣的"天價",想都沒想,就把價值數億的文物推了出去。

村民撿到明朝張獻忠金印,販賣1360萬,考古專家:文物要上交國家

無知是多麼可怕。還好,這兩人都是打算拋售的,這些文物都被保護的很好,這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吧。

村民落網被判刑,撿到的寶藏全部上交國家

當年經濟也不好,文物販子走的路子也就是夾帶,偷渡,漏洞百出,很快被發現。國家一邊立即立案查這件事,一邊派遣國家隊伍打撈還剩下的文物。國家出手,宋某和販子本來就不是什麼人物,瞬間亂了手腳,露出破綻。那販子拋售的想法很快被扼殺在搖籃裡了,兩人在拘留所再見面,不知道抱著什麼心情。

村民撿到明朝張獻忠金印,販賣1360萬,考古專家:文物要上交國家

2015年,宋某正式落網,判刑,2016年,所有文物寶藏全部收回,上交給了國家。

這個案件在當時轟動一時,雖然宋某堅稱他只是意外撿到的。他真的小看了國家的能力和學習所帶的智慧。也對,智慧一詞,對於兩眼一抹黑的小農小戶,當時真是天方夜譚。雖然當年痕跡大多都消失了,取證困難,但是證據足夠釘死宋某,他的後半生,就因為一時邪念,要被打上入獄的烙印了。

這就是"5·1 特大盜掘倒賣文物案"。也是建國以來破獲的最大的一起案件,雖然看起來是兩個貪財的法盲一時興起,但是看名字也知道這事有多麼嚴重。

村民撿到明朝張獻忠金印,販賣1360萬,考古專家:文物要上交國家

盜掘文物價值過億,依照刑法典情節特別嚴重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有多少人,因為錢財,毀了自己的一輩子?我們本身是最重要的的,我們需要錢,但不是錢的奴隸,身外之物從來都不及本身重要,那些被犯法而被查的東躲西藏,走投無路的人們,有錢也沒半分作用真的還會繼續貪財嗎?

村民撿到明朝張獻忠金印,販賣1360萬,考古專家:文物要上交國家

考古專家表示,千萬不能貪戀這些文物寶藏,一二級的文物對於國家來說十分珍貴,發掘地也會成為遺址,文物寶藏盜掘者一定會被嚴懲,文物一定要上交給國家。

而收回以後,關於印面文字上關於王的字樣,就留給專家猜測了。因為按史書,張獻忠是把這些寶貝沉江以後,進入四川,才稱了大西王。

明末農民起義的張獻忠結局如何?

史料寫著,張獻忠在武昌稱"大西王"。李自成不滿意這個不聽使喚的人,想要攻擊他。張獻忠審時度勢,也不敢碰李自成,且打且跑,又回到了四川。張自忠穩定了下來,還在順治元年自立為帝,建大西政權。雖然張獻忠出臺的政策不錯,可惜受到李自成和明朝官兵的夾擊。在取關中的時候,被李自成擊敗。

清軍來了,想要勸降張獻忠,張獻忠不依啊,開始抗清。後來他開始猜忌那些投誠者,逼得一些人投了清軍。因為劉進忠的叛變,張獻忠倉促應戰,卻在戰鬥正酣時被劉進忠認出來,一箭射死。

那是一個英雄熱血又悲涼的一生。

村民撿到明朝張獻忠金印,販賣1360萬,考古專家:文物要上交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