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級差異》“精英教育”和“平民教育”的區別究竟是什麼?

《學校互換:階級差異》是2015年的一個紀錄片,講述的是私立中學沃敏斯特和公立中學本羅斯三個學生交換一週體驗學習的實錄。在英國只有百分之七的人能上私立學校,英國的階級是比較分明的,

與其說是公私立學校的比較,不如說是貧富教育理念的碰撞。

片中沃敏斯特的三個代表贊德、約翰、凱蒂都來自富裕家庭,從他們的言談舉止也能感受到良好的教養,雖然只有15歲,可是對事物的看法分析以及未來的規劃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而來自本羅斯的布萊特、卡斯木、納茲則明顯落後一籌,雖然他們承認學習的重要性,但對未來都持悲觀和不確定。

那麼,不同的階層為什麼有那這麼大的差異呢?公私立學校的不同除了金錢以外,還有那些區別?下面我從三點來分析兩所學校的差異,在文章的第四部分來談談我所認知的精英教育關鍵是什麼。

《階級差異》“精英教育”和“平民教育”的區別究竟是什麼?


01學校環境和師資,是教育中舉足輕重的一環

人的一生至少有10年在學校度過,而老師往往是我們離開家之後的第一個權威,而環境對個人的作用就是薰陶,所謂“近朱則赤近墨者黑”,一個學校的環境和教師的質量奠定了教育的基礎。

我們先來看看沃敏斯特,該校建於1707年,是一所有300多年曆史的高級寄宿學校,佔地60畝,有400多個學生和64名教師,每年預算900萬英鎊,配套設施齊全,環境也美的可以當壁紙。

而本羅斯位於德比郡,處於貧窮地區,是一所完全公立式學校。建於1930年,有700多名學生和64名教師,每年五百萬英鎊的預算。該校的面積比沃敏斯特要大很多,但是設備相對稀少而且簡陋。

紀錄片中關於教師的介紹比較少,但是通過交換生的交談及雙方校長的評價中可以看出公私學校的教師資質是差不多的,鏡頭下的老師給我們的感覺也是負責且充滿愛心。

從兩所學校的介紹可以看出,師資方面相差無幾,但地理環境和配套設施方面沃敏斯特顯然更勝一籌。從教育環境來看,沃敏斯特的老師比較權威,更傾向於給學生建議,鼓勵學生嘗試各種可能性,強調紀律和自律,學生也比較自信。而本羅斯的老師更親和,對待學生像呵護孩子,因為特殊情況的孩子較多,所以考慮的面也廣而細緻,可以說是兼具了家長和老師的角色。而學生呈多面化,學習氣氛不怎麼強烈。

《階級差異》“精英教育”和“平民教育”的區別究竟是什麼?

02學校制度,從國內與國外的“素質教育”中看出差別

有段時間我們一直在說“減負”,因為學生的課業負擔太重了,大家一直羨慕國外的“素質教育”,8點上學3點放學的作息讓無數中國學生羨慕的流口水。那麼我們來看一看英國的公私立學校的各種制度,認識一下國外的“素質教育”。

入學

本羅斯隨時都有人入學,當然隨時也有人退學,學生的流動性很大。就生源來說來著不拒,所以品質參差不齊, 只有一半的學生能通過GCSE考試,而這點在沃敏斯特是100%。在沃敏斯特,入學首先看的自然是成績,大多數學生的成績都是A,校長在錄取學生之前會和他們的父母見一面,而高中生都是由校長親自面試的。

作息

我們所說的“朝八晚三”是公立學校的作息,本羅斯上午8:40上課,下午2:50就放學了。大部分的學生是不參加社團的,紀錄片中的三個公立代表都表示,基本上一放學就回家玩遊戲睡覺或者其他私人活動,對於他們來說,放學了一天的學習就結束了。

而沃敏斯特是七日製學校,有一半的學生住校,睡覺吃飯上課皆有規定。上午8:40上課,下午五點放學,課後有42個社團讓學生選擇,每個學生都要參加。週末是全校師生的禮拜和各校的聯誼對抗賽。一個學期舉行3-4次晚會鍛鍊社交,定期舉行名人演講和家長會。

比對了兩所學校的制度,可以看出沃敏斯特的作息制度更貼近我們的應試教育。而讓國人羨慕的“素質教育”卻是所謂的“平民教育”:入學自由、退學自由、課堂自由,作業想做就做,8點40上學不到3點放學,課後自由娛樂。

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太過片面,但是正如紀錄片中馬克校長所說的:“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和資源來強調素質教育。”真正的素質教育,需要足夠的資源和足夠的時間來實行

拿沃敏斯特來說,一年兩萬七千英鎊,學生的家庭都是富裕階層的,他們學的起素質教育。不管哪個國家的教育,首要目的都是讓孩子學到知識,而素質教育是在學到知識這個前提下的衍生物,它的本質決定了它只能是少數人的教育。

《階級差異》“精英教育”和“平民教育”的區別究竟是什麼?

03課後生活,決定勝負的不是課堂而是課後

這是沃敏斯特校長的觀點,當然我投贊成一票。本羅斯的學生放學後基本不參加課外活動,都是各自去玩。紀錄片三個公立學校的代表中,布萊克坦言他從來不做作業,也沒人要求他做,早上去學校之前打遊戲,下午放學之後回到家也是打遊戲。卡斯木也表示回家就玩遊戲直到吃飯時間,沒有人包括家長對此表示異議。

再看沃敏斯特,學生放學之後都要參加社團,成績不好的學生被要求去參加補習班。他們課後的活動很豐富,哪怕晚上週末時間都安排的滿滿的。學校與家庭對接,兩者相互配合、取長補短。

誠然,在學校的時間都是一樣的,在師資差不多的情況下,課後的努力才是最重要的。這部紀錄片的初衷是為了尋找學校的差異,但是到了最後卻發現,最大的差異不是來自於學校,而且——家庭。

可能很多人會覺得荒唐,難道學校就不重要了嗎?當然不是,但是有一點我們要明白,擁有良好的家庭條件你才能選擇學校,而條件差的家庭只能讓學校來選擇你。雖然很無奈,但這就是現實。條件越優越的家庭越能選擇到好的學校,相反,條件差的家庭即便重視教育,也很難如願。

《階級差異》“精英教育”和“平民教育”的區別究竟是什麼?

04結合本片,基於自身對教育的理解,來談談對教育本質的思考

這個紀錄片的篇幅不長,學生交換的時間也不長,很多細節都沒有體現出來。不過我認為本羅斯的校長喬·沃克和沃敏斯特音樂組組長德瑞克·哈里斯的對話道出了教育的關鍵。喬為她的學生不平,認為他們不能享受同樣的教育是一種不公平,而德瑞克則一陣見血道出本質:即使公平也不合適,因為家庭不同,所以選擇也不同。

這個對話就是教育的癥結所在:教育的本質是為了讓孩子學習知識從而獲得未來在社會安身立命的能力!而不管從那個角度來分析,家庭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從他們的對話可以看出,兩人都明白這個道理。

即使學校的設施、環境、師資一樣,教出來的學生也是千差萬別。歸根結底是有的家庭願意投資教育,花更多的時間金錢和孩子老師互動;而有的家庭卻選擇讓孩子在學校自生自滅,並把學習歸於天賦。這已經不是公不公平的問題了,而且思維格局的問題。

所以我認為這是一個死循環,即便真的資源整頓平攤到各個家庭身上,若干年後還是會出現同樣的問題。難道我們還能一次又一次洗牌重新來過?那對那些努力奮鬥脫穎而出的人來說,公平嗎?就像羅胖所說的,我們只能做到公正,絕對的公平是不存在的。你若不滿,那就在公正的制度下去爭取相對的公平吧!

寫在最後:

《學校互換:階級差異》從片名我們就可以明白,這個紀錄片的重點不在學校,而在階級的差異。紀錄片結束後布萊克獲得了進去沃敏斯特求學的機會,很多人都說他變化很大。確實如此,整個紀錄片中,這個男孩一直表現出對沃敏斯特的嚮往,因此他獲得了進入階級的機會,享受了一波紅利。由此也可以看出,努力加上機遇是跨越階層的不二法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