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緊急包機接留學生,卻出現奇怪聲音

​執筆/李小飛刀&胡一刀


今天上午,一架飛機從中國飛往疫情越來越嚴重的英國倫敦。


這架飛機非常特殊,因為這是中國政府臨時包機,去英國把一批處於困境中的留學生接回祖國,這些留學生中,可能包括不少14歲以下的小留學生。這些小留學生的家長,都期盼這一天。


不過,在中國的網絡上,一些人更關注的是,這些小留學生的家庭背景應該都是“非富即貴”的吧?他們這麼小就去英國留學,接受西方教育,肯定是不認同中國的社會制度,長大了也是想成為“香蕉人”。


他們真的是一群不認同祖國的“留學生”嗎?我們該不該接他們回來?

1

“對於一些確有困難,需要回國的留學人員,中國政府將採取必要措施,逐步有序安排回國。”


中國緊急包機接留學生,卻出現奇怪聲音


2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如是說。


從國外疫情形勢陡然嚴峻開始,142萬海外留學群體的處境就一直受到關注。有境外媒體稱,在22萬中國留英學生中,1.5萬小留學生的命運格外突出,由於很多寄宿家庭明確拒絕接待中國學生,這些小留學生在當地淪為(被人踢來踢去)“人球”。


2日的新聞發佈會上介紹,中國已經派出臨時包機飛往倫敦,接回一批處境困難的留學人員。這架飛機已經在2日9時30分起飛。


相對於到國外接受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留學生,國內網上對小留學生們的家長表示出了更多的不理解:


一是認為,有條件在小學甚至幼兒園階段就把孩子送出國的,必定不是一般工薪家庭。說白了,這是又有錢又不願孩子高考的階層才玩得起的遊戲;


二是認為,連義務教育甚至幼兒教育都不願意孩子在國內上,家長毫無疑問不認同國內的教育甚至社會制度。說白了,就是衝著“工作滿五年或者學生籤滿十年就可以永久居住”去的。這些從小唱著“天佑女王”長大的“香蕉”,能對祖國有認同嗎?

2

關於在英國的中國小留學生,這些質疑或者疑問其實是一個本來處於小眾圈子裡的話題,突然放在數億網民關注的“聚光燈”下,然後因為很多人對這裡面的情況並不瞭解,所以產生了“輿論場上的震爆”。


中國緊急包機接留學生,卻出現奇怪聲音


首先,來看看這個在英國的中國“小留學生”群體,以及他們遇到的是什麼問題。


這些“小留學生”通常是指年齡在14歲以下的孩子。從官方介紹和媒體報道來看,目前的數量可能在1.5萬人左右。他們算是在海外留學中,最小的、也是對周邊情況最缺乏判斷力和自我保護能力的群體。


過去,這些小留學生都是在寄宿制學校,還有一部分由學校或者留學中介安排在寄宿家庭裡,如果碰到生活問題,會有專門的老師或者留學機構的人員幫忙處理,算是解除了很多中國家長的後顧之憂。


但是,英國疫情越來越嚴重,在宣佈全國停課後,這1.5萬中國小留學生因學校宿舍關閉,寄宿家庭拒接待面臨著不小的麻煩。

學校關閉宿舍這個好理解,有人說,為什麼寄宿家庭也拒絕接待呢?


中國緊急包機接留學生,卻出現奇怪聲音

情況是,這些小留學生平常由寄宿學校和監護人,或者商業監護公司照料,上學的時候住學校宿舍(也有的選擇寄宿)。學期結束進入假期,一般這些孩子是回國或者住在監護人家,也有的由寄宿家庭接待。


但是, 一方面,入住寄宿家庭需要提前預定;另一方面,開放家庭寄宿的屋主大部分是退休的高齡人士,房屋空閒一間或者兩間,拿出來供外國留學生租住,這些外國老人也有了一份額外收入。但是,疫情之下,這些老年人是易感染病毒的高危群體,所以不接受外人入住也屬正常。


既然這樣,有人說,那就買一張機票讓孩子回來唄。但是回來這事兒,對這些小留學生來說也很麻煩了。


第一,各國現在都限制外國航班中轉,國際航線也大為縮減,有的還突然取消航班,造成了回國的機票,一票難求。而且在其他國家轉機,這對一個14歲以下的小孩來說,不可預知的風險太大。


第二,就算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買到票,現在有航空公司已經取消陪伴年齡不滿11歲乘客登機的服務,所以會出現買到機票也上不了飛機的困境。

另外,飛行時間10多個小時窩在密閉機艙裡,沒有任何的防護用品,或者稍不注意,小留學生將暴露在更大的風險中。航空公司不會承擔這種風險。


中國緊急包機接留學生,卻出現奇怪聲音


所以,這些中國小留學生的家長確實很著急。


其次,針對網友們提出的兩個不理解,刀哥也問了不少身邊的朋友,蒐集了一些案例。


刀哥瞭解的情況是,在英國的低幼留學,因為費用並不低,尤其是中學的學費比較高,所以大部分是來自一二線城市的家庭,來自三線的一些省會城市的家庭也有。


一般英國私立高中每年費用包含學費、生活費(住宿、伙食)大約3萬英鎊。非寄宿學校稍微便宜一點,每年大約1.5萬英鎊。學生如果住在英國家庭或學生公寓,一年的生活費約9000英鎊,這包括了住宿、伙食、交通費等費用。當然,如果在劍橋、倫敦地區費用會更貴一些。


中國緊急包機接留學生,卻出現奇怪聲音


所以,總體來看,這些小留學生的一年學費大約為35萬到40萬人民幣左右。一般一二線城市中產家庭,省吃儉用,再加上平時的積蓄,只要能狠下心讓小孩子去英國讀小學初中,基本還是能供得起。甚至,有的家庭為了培養孩子,把國內的房子都賣了。


講兩個真實的例子吧:


刀哥一個朋友A,他家的孩子,這次也滯留在海外。他也是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送到國外去了。對他來說,做出這個決定,完全沒有政治的因素,或者愛不愛國的考慮,就是一個普通家庭在現實生活中的一個選擇。


他的孩子在北京出生,但沒有北京戶口。如果在北京借讀,最終還是要回老家高考,如果把孩子送到老家讀書,他擔心老家的教育條件跟不上,可能多少也覺得沒面子。這時候,他聽說可以把孩子送到國外,立即產生了興趣。


國內這方面的中介很成熟,整個花費對他來說,也能承受,於是就把孩子送出去了。他算不上富人,很多年前在北京郊區買了一套小房子,但為了孩子的教育,他捨得花錢。這在中國是很有代表性的父母。至於將來孩子是否回國,他說,自己還沒有考慮那麼長遠,就是走一步看一步。


中國緊急包機接留學生,卻出現奇怪聲音


刀哥在老家的一個高中同學B,沒上過大學,但是高中畢業後自己比較勤奮。在上海先是幹裝修,然後自己搞了三五個人的小裝修公司。因為技術好,人比較負責,業務慢慢多了。公司規模一點點擴大,現在還搞了一個建材公司。用他的話說也是小本經營,但是多年積累也有了一些積蓄。


同樣的,B在上海並沒有買房,因為房價太高,只是在老家的省會城市買了一套房,然後就把錢放在孩子的教育上。因為沒有上海戶口,所以孩子在上海上學基本無望,又不甘心讓孩子回老家上學。上國際學校收費不便宜,而且名額也有限制。


最後,在留學中介的勸說和其他朋友相似經歷的影響下,決定讓孩子去英國讀寄宿制的學校。希望孩子能夠在教育這個起跑線上,不輸給國內大城市的孩子。其實也是希望他們能夠在將來,比自己更有出息,躍上另一個階層。


中國緊急包機接留學生,卻出現奇怪聲音

所以,這些家庭並不是“非富即貴”,對當前中國的社會制度也沒有什麼不滿。如果對國內現行教育制度來說,頂多也就是對“異地戶口就近入學”這個事情有些抱怨,希望以後孩子從國外留學回來能在北上廣找個工作,拿到戶籍。


至於說入英國國籍,刀哥問了一些專業人士。這其實是有很多條件的,在英國居住學習時間長度,只是諸多條件中的一個而已。所以,想真正入籍英國,沒那麼容易。


大部分中國家長之所以選擇讓小孩子去英國讀初中高中,還是看好晉升到英國名校的機會。因為這些孩子已經經歷了英國教育體系的磨鍊,也會有很多相關的面試機會。另外,英國中學的培養比較多樣化,適合孩子的全方面的發展。


相比而言,美國對14歲以下的外國孩子來留學,還是很謹慎的。另外,在學制上也有一些問題,美國的精英私立中學也不如英國多。在英國,這些孩子也可以申請公立的中學,但是非常難,因為在申請公立學校前,必須在英國有常住居所,詳細的住址等等。


中國緊急包機接留學生,卻出現奇怪聲音


所以,這些跟對祖國的認同,並沒有多大的關係。當然,也不排除一些家庭對西方文化比較崇尚,希望孩子從小就接受西方教育薰陶。有專業人士告訴刀哥,這種從佔比來說,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3

這幾天,有不少留學生在幾經艱難輾轉歸國、在機場看到工作人員為他們徹夜等待的場景而痛哭的視頻在網絡上流傳,感動了許多網友。


不用說,不管有多少留學生選擇回國,都將給中國主要機場口岸帶來健康篩查、檢驗檢疫、入境檢查與醫學觀察等多方面的衝擊,也給國內疫情防控帶來壓力。


有不少網友在視頻下留言,請記住這個時刻,是祖國向你伸出了懷抱。


也有留學生在視頻中直言,畢業後一定要回來報效祖國。


中國緊急包機接留學生,卻出現奇怪聲音


對選擇回國的留學生來說,“守規矩”是現階段最重要的“報效”,正如今天的發佈會所說,留學人員在登機前、旅途中、抵達後,均需要嚴格執行各項防疫規定。


有學者建議,對那些確實需要回國的留學生,中國駐外使領館、教育部、歐美同學會、僑聯僑辦等組織需要充分發揮作用,運用好已開闢的對外援助航班,做到安全有序。


對確實需要歸國的留學生,國家聯防聯控單位可以儘可能地協同入境口岸當地,提前預備足夠的病毒檢測設備和醫學隔離觀察場所。儘可能統一各入境口岸/目的地口岸與所在地的留學生歸國管理閉環政策,實現各口岸入境查驗、疫情檢驗到醫學觀察/隔離場所的統籌銜接,有標準化的管理模式。


對回國產生的各地各類交通費用、集中醫學觀察費用,按照市場監督管理規定的價格,由個人承擔。對檢測與醫療費用,根據留學生個人參加的各類保險或理賠或自理。


中國緊急包機接留學生,卻出現奇怪聲音


改革開放以來,在海外完成學業的365.14萬留學生中,有84.46%都選擇回國發展。


與中國相比,同為海外留學大國的印度,媒體上連“回國=愛國”的討論都沒有,能留在歐美國家的,都是旁人羨慕的對象。


大部分中國留學生是有一顆中國心的。希望每一代的留學生們能夠把這一點保持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