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一洗浴中心9人感染新冠肺炎,1人身份“特殊”!高溫高溼真

此前的研究預測,隨著夏季的到來,溫溼度的升高可以減緩病毒的傳播。然而,當地時間3月30日,國際頂級醫學期刊《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的子刊《JAMA網絡公開》(JAMA network open)的一項研究敲響了警鐘。即使夏天來臨,我們仍應警惕近距離飛沫的擴散和直接接觸。

對浴室中的一種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進行了分析。研究人員指出,雖然高溫高溼對抑制新冠狀病毒的傳播有一定的作用,但仍難以避免病毒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和直接接觸傳播。

研究結果,江蘇淮安市1例有武漢接觸史的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患者,在高溫高溼環境中的沐浴場所感染8人。

本研究由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淮安市第一醫院、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淮安市第四醫院、南京醫科大學腫瘤生物標誌物控制江蘇省重點實驗室等單位組成,作者為沈紅兵,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醫科大學校長、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淮安第一醫院化驗室主任王啟龍,題為“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2(sars-cov-2)可能在江蘇省華安市公共洗浴中心傳播”。

以往的研究表明,在高溫高溼的環境中,病毒的傳播速度會大大降低。長期以來的討論和研究逐漸形成了一個普遍接受的觀點:低溫、低溼的空氣環境是冬季流感等病毒傳播的重要因素。許多研究認為,新的冠狀病毒將隨著夏季高溫高溼而逐漸消失,就像當年的SARS病毒一樣。

但目前在世界範圍內肆虐的新型冠狀病毒明顯強於SARS和mers冠狀病毒。目前已證實,該病毒可通過接觸、飛沫和糞口傳播,感染後病毒潛伏期較長,最長可達近40天。

研究顯示,新冠狀病毒可能比已知冠狀病毒更“狡猾”,這表明新冠狀病毒仍能在溼熱的洗澡環境中傳播。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項研究中,八分之一的人是洗浴中心的工作人員。同時,研究人員還指出,病毒的傳播途徑也可能是呼吸道飛沫或直接接觸。此外,由於缺乏關於洗浴中心患者傳播途徑的詳細信息,研究受到限制。

然而,SARS-CoV-2說,這種新型冠狀病毒仍然可以在高溫高溼的環境中被發現,這一結果為進一步研究這種新型冠狀病毒提供了潛在的流行病學線索。

一人去過武漢,導致8人連續感染,其中包括一名員工

研究人員分析了1月25日至2月10日在江蘇淮安9家醫院確診的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患者,這9名患者在第四年曾去過同一家洗浴中心。

男子洗浴中心佔地面積約300平方米,室內溫度25至41℃,溼度約60%。包括浴室、淋浴和桑拿區。

第一個病人,病人1,在武漢有接觸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於1月15日發病,1月18日到洗浴中心就診。她於1月19日開始發燒,1月25日被診斷為肺炎。

患者2、3、4於1月19日在洗浴中心洗澡,患者5於1月20日在洗浴中心洗澡,患者6、7於1月23日在洗浴中心洗澡,患者8於1月24日在洗浴中心洗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發熱、咳嗽、頭痛、胸悶6~9天后經核酸檢測確診。

江蘇一洗浴中心9人感染新冠肺炎,1人身份“特殊”!高溫高溼真


9例患者的發病率和診斷信息按時間順序排列,1號患者的日期欄用紅色標出

需要注意的是,這次群體性感染事件中的9號病人是洗浴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員,1月30日開始發病。除傳染源1例外,其餘8例無武漢地區接觸史。

9例患者的中位年齡為35歲(24-50歲)。發熱8例(89%),咳嗽7例(78%)。

3例(33%)出現虛弱,2例(22%)出現胸悶,1例(11%)出現厭食。沒有病人有腹瀉,肌痛,鼻漏或頭痛。

此外,9例(100%)出現C反應蛋白升高的症狀(100%),3例(33%)出現淋巴細胞減少,3例(33%)LDH升高,2例(22%)穀草轉氨酶升高。

到2020年2月10日,9名患者無一需要呼吸支持,9名患者無一惡化。

新型冠狀病毒可能在高溫高溼環境中傳播

江蘇一洗浴中心9人感染新冠肺炎,1人身份“特殊”!高溫高溼真


9例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結果分析

研究人員指出,8名受感染的洗澡者中,有7人沒有在患者1的同一天出現在洗浴中心,3名患者在患者1上完廁所後5天出現。

此外,考慮到其中一名患者是洗浴中心的工作人員,這些感染者中至少有一部分可能是通過這名工作人員感染的。

以往的研究表明,在高溫高溼的環境中,病毒的傳播速度會大大降低。然而,根據本研究結果,在溫暖潮溼的環境中,sars-cov-2的傳播能力沒有減弱的跡象,表明sars-cov-2可能在該環境中傳播並引起感染。

研究人員也表示,在這起聚集性感染事件中,病毒的傳播途徑也可能是呼吸道飛沫或直接接觸。然而,SARS-CoV-2說,這種新型冠狀病毒仍然可以在高溫高溼的環境中被發現,這一結果為進一步研究這種新型冠狀病毒提供了潛在的流行病學線索。

同時,由於缺乏有關洗浴中心患者傳播途徑的詳細信息,研究受到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當地時間3月19日,麻省理工學院的兩位學者還研究了天氣對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他們在論文預印版平臺SSRN Summer上發表了一篇論文《冠狀病毒大流行是否會以小數位數計算》並指出,雖然流感病毒已被證實受天氣影響,但尚不清楚新冠狀病毒是否也受到類似影響。

結果表明,90%的新冠狀病毒傳播發生在一定的溫度(3℃-17℃)和絕對溼度(4G/m3-9g/m3)下。然而,1-3月平均氣溫高於18℃,絕對溼度高於9g/m3的國家的病例總數還不到全球病例總數的6%。

儘管SARS冠狀病毒和其他病毒以前隨著氣溫的升高而消失,但對冠狀病毒與氣候關係的研究在科學界仍需深入和明確。研究人員強調,就現有的傳染病而言,冠狀病毒新發病例的數量與溫度和絕對溼度密切相關。然而,這種關係背後的根本原因仍不清楚,甚至可能不排除影響。

他們強調,即使在溫暖潮溼的地區也應採取適當的檢疫措施。同時,要密切監測溫溼度關係。如果環境對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有很強的依賴性,應利用這種關係來優化疫情緩解策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