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漁民"曲線救國":來中國時載30噸龍蝦,回澳洲時運口罩

據美國廣播公司4月1日報道,為了在全球海鮮市場保有一席之地,澳大利亞漁民正在達成一項包機協議:

向中國空運龍蝦,作為回報,希望能在返程時從中國運回口罩等醫療防疫物資。截至2日,澳大利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增至4862例,單日新增確診303例。目前,澳大利亞的4家主要龍蝦加工企業將於本週與5家航空公司磋商,希望能夠達成每週對華空運30噸活龍蝦的交易。

澳大利亞漁民

在新冠疫情暴發之前,西澳岩石龍蝦行業年產值高達5億美元,95%產品被空運到中國。今年1月,龍蝦價格一度升至每公斤90美元的高點。1月24日,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暴發,為遏制疫情蔓延中國實施了大範圍的封鎖政策,中國對活龍蝦的需求急劇下降,能夠將龍蝦運抵中國的航班寥寥無幾,中澳龍蝦貿易也戛然而止。

自2月以來,海鮮行業有了一絲復甦的跡象,少量海產品恢復貿易後,需求穩步增長。在中國最大的海鮮市場——廣州,八成攤販已恢復營業。隨著需求增加,澳洲龍蝦行業通往中國的運輸渠道卻在縮減。本週,澳洲龍蝦行業失去了最後一班從珀斯(澳第四大城市)飛往中國的航班,龍蝦價格一度跌至每公斤20美元。

澳大利亞漁民

傑拉爾頓漁民合作社的首席執行官馬特·拉特表示:希望能夠利用日本成田機場的航班,將龍蝦空運到中國廣州。目前,龍蝦加工商們還在與澳聯邦和西澳政府進行磋商,希望龍蝦運抵中國後,能從中國運回醫療物資等貨物。

拉特表示:"讓飛機空著肚子回來,我們也是要付出高價的,不如在飛機返程時,從中國運回點什麼,運回任何貨物都是划算的,因為這能幫助我們降低運費。如果澳政府需要從中國運回醫療用品、呼吸機之類的設備,我們很願意效勞。我們希望這樣的模式也能適用於其他行業。如果包機事宜敲定,龍蝦價格將至少回升至25美元。"

澳大利亞漁民

印度洋巖蝦公司的共同所有人邁克爾·湯普森表示:"目前,全球海鮮出口商都在急切地盼望,中國市場正在復甦,他們叫囂著要分一杯羹,但是目前中國還面臨著過度供給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讓我們的龍蝦慢慢進入中國,而不是每週匆忙運進30噸。在中國,我們必須從零開始,畢竟中國的各大餐館剛剛開業。要讓人們恢復信心,龍蝦行業必須謹慎行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