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兒女的期待,為何越陷越深?告別“掙扎”,從放過開始

如果你被事情本身所傷害,說明你正用完美期待的標準要求自己和他人。

據媒體報道:一位母親在輔導孩子寫作業過程中,產生衝突,一氣之下跳河輕生。消防人員營救時,她說:不要救我,活著太累了……


父母對兒女的期待,為何越陷越深?告別“掙扎”,從放過開始

同樣的一幕發生在河北石家莊,母親早晨訓斥了孩子幾句,說孩子不好好上網課,不認真學習,孩子一氣之下跳樓輕生。


父母對兒女的期待,為何越陷越深?告別“掙扎”,從放過開始

面對家長和孩子在學習中引發的矛盾衝突,網友們深深譴責,一切矛頭指向家長,家庭教育搞不好,奔潰的不是家長就是孩子。

家長心裡有把尺,衡量著每件事情的對錯標準,它束縛著彼此,讓孩子和父母在相愛相殺中,重複輪迴,沒有出路。

而完美期待永遠像裹著“為你好”的外衣,實施著對孩子的管教和控制。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份對未來的完美期待,它促使我們進步並不斷追求自我。

完美期待的初心是好的,向善的,但一旦違背初心就會變成索取,只會害人害己,得不償失。


01有種期待叫“為你”

視屏中的媽媽,因為作業問題和孩子發生爭吵,她的所求因為得不到而變成壓迫和束縛。

往往因求而不得的人,是關注求本身的結果,而不是求的過程。

《少年派》中,妙妙媽媽和爸爸的一段對話,戳中了多少家長的痛。

孩子剛出生時,由於生的不易,媽媽擔心孩子不能完好保全。

當妙妙完好的呈現在她面前時,媽媽驚喜之餘更多是感慨,只要孩子健康 快樂,普普通通就好。

可是,隨著孩子的長大,媽媽的慾望也逐漸膨脹起來,要求也更多,希望孩子樣樣聽從安排,還總拿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並希望她考上好名牌大學,完成自己對名校的美好期待。

對話中,王勝男也意識到了自己問題,並說出心裡話,“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要求越來越高,胃口越來越大,得隴望蜀貪心不足。”林大為回應道:“我們本來是普通人,卻要把自己未完成的夢想強加給孩子,這對孩子不公平。“我就是不甘心,萬一她比我厲害,是一匹黑馬呢?”王勝男,卻不服氣的說,可見,她求強求勝心切。


父母對兒女的期待,為何越陷越深?告別“掙扎”,從放過開始

王勝男的想法就是我執在作怪。

佛學認為,人痛苦的根源是我執。

我執是指自我意識太強,總是期待一個完美的狀態,而忘記了追求目標過程中個體的獲得與受益。

叔本華所謂鐘擺式人生:人生若是事事如意,有求必得,就會很無聊;人生若是完全得不到所求的,就會很痛苦。然而實際上生活就是有些事情如意有些事情不如意,所以就在無聊和痛苦兩者之間不停地轉換了。

有人會問,那我們不求了不就不痛苦了不就得到了嗎?

不是自己追求的,就算得到,也只是順從他人,而非自己內心所期待的。

02有一種傷害叫“為了你犧牲我”

乖孩子是許多家長養育的目標,多數家長認為給孩子提供更多幫助,孩子會更聽話,就會按自己完美期待的方向發展。

我們諮詢群裡有個導師,分析了一個案例:

有一對父母是公職人員,辛辛苦苦把孩子撫養長大,可是,大學畢業後,孩子不找工作整天在家玩遊戲。

原來,孩子是家中獨子,從小在父母的百般呵護下長大,非常聽話。大學畢業後,工作了兩年。後來在父母的要求下,回到了家鄉縣城。他們想讓他本地找工作和找女朋友,可是,沒想到孩子一回來,就以各種理由推辭不找工作。

孩子果然很乖,很順從的呆家裡,卻沒有為自己人生再次起航的打算。

孩子從小就按照父母設定的路線走,沒了自主性,更不敢做真實的自我。

同樣在《無聲告白》這本書中講述了莉迪亞在父母的過度期待下如何走上自殺之路。

故事的主角莉迪亞,是家中第二個孩子,父母給予她很高期望,從小按他們的標準做事。

只要母親瑪麗琳喜歡的事情,她都會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她的所作所為就是為了討父母歡心,給他們心理上的滿足感。

她越是這樣,父母就越以自己的期望來要求她。瑪麗琳希望莉迪亞成為醫生,總是對她言語柔和地旁敲側擊,引導她學醫。

父親詹姆斯是華裔,其父母偷渡來美國,過著卑微的生活,當時詹姆斯受到美國諸多的種族歧視,他一心只想融入他周圍的圈子。

因此,詹姆斯也希望有著東方人氣質的莉迪亞能融入身邊的環境,他給女兒聖誕禮物都是人際交往方面的書籍,他引導女兒和同學搞好關係,對於女兒有幾個朋友,名字叫什麼都瞭如指掌,就連看電影,通電話這些瑣事他也過問。

可是,隨著年紀的越高,莉迪亞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她性格變得內向、孤僻,各科成績也直線下滑,物理總是不及格,學起來很吃力,對媽媽送的醫學類書籍她更是發自內心的反感。她根本對醫學沒興趣,可是,只要是母親的心願,她都照單全收,毫無違背。因為她懼怕母親再像以前那樣離家出走。

終於,有一天,她意識到了,繼承母親的夢想是多麼艱難,如此被愛令人窒息,選擇在家附近的湖中,她平靜的投湖自殺。

母親揹負著過去的未了的心願,總想把未完成的理想強加給孩子,孩子變成了任她擺佈的“提線木偶”。

心理學上有個詞“假我”即孩子以撫養者的感覺為中心而構建的自我。“假我”的核心是恐懼,這樣的孩子無意識的捕捉撫養者的感受和想法,以引起他們的關注。他們習慣於順從父母。

莉迪亞的"假我"一直跟隨她一生,變成了父母的附庸,父母的心願成了她必須承擔的義務,當她的能力無法企及時,就撐破了心理極限,當她看到這一點時,才清楚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真的我”讓她試圖擺脫父母的控制。

正如本書封面所說: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父母對兒女的期待,為何越陷越深?告別“掙扎”,從放過開始

03完美期待的本質是“揹負”

完美期待始發於追求完美的心態,表現出一種自戀行為,因為想象永遠比現實完美。

而父母更是打著”為你好“的旗幟,明目張膽的索取。

侄女今年上高三,喜歡美術,為了滿足她的心願,他父親不惜重金,託關係為她找最好學的學校學習美術專業。侄女很爭氣,在專業考試中取得了好的成績。年前,侄女有點倦怠,稍微玩了幾天,我母親就著急了居然脫口而出:“都是為了你,你爸爸省吃儉用拼命攢錢供你讀藝術院校,你可要用功啊!考個好大學,別總貪玩了。”

為你好,不過是讓孩子產生內疚感,帶著負罪感去學習,怎能讓孩子不心生顧慮呢?

影片《銀河補習班》中,馬飛不遵守校規,經常逃課,成績墊底。他母親對他很不滿意,一路冷嘲熱諷,罵他笨蛋,不是學習的料。兒子一氣之下跑了,父母倆為孩子的事大吵,母親大怒:“我拼命賺錢,都是為他好,他不好好學習,將來就和那瘋子一樣瞎跑吧!”馬浩文辯解道:“為你好,是全世界最自私的謊言”。

為你好,是父母逃脫自我責任的藉口,肆意的對他人實施管控,把自己糟糕的情緒發洩給對方,實際上是對自己生活現狀不滿意而投射給對方的行為。

而對方感受到的深深地無助感和無力感,轉而自責。認為都是我的錯,都是我讓你那麼辛苦。

父母揹負著過去,孩子也終究過不去,而實際上父母所謂的為了你,就是為了滿足他們自己。

04放過孩子就是最好的期待

黃渤給人的感覺 個矮,相貌平平,這些年憑藉自己的努力,在演藝界混的風生水起。

起初,因為他的愛好遭到父母的強烈反對,可是,他堅持追求夢想做自己喜歡的事。

黃渤的家庭背景很好,父母都是知識分子,早就給他安排好了穩定的工作,按理說他完全可以按照父母設計的路線走。可是,黃渤偏不走”正道“,只喜歡唱歌 , 整天沉迷於流行歌曲,模仿音色,找準節拍,用錄音機錄好歌曲自學。初中時,他在歌廳演出掙得第一筆演出費,讓父母對他刮目相看。高中畢業,黃渤成立了自己的樂隊“藍色風沙”,靠四處巡演維持生計。在他想要充實自己時 ,一次偶然機會參演了《上車,走吧》,堅定了他考北京電影學院的目標,一考就是兩年,都因外貌不好,慘遭拒絕。第三年他終於如願考上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的冷門專業配音專業。學完兩年後,黃渤一直從事配音工作,也朝演員方向逐步調整,跑過龍套,演配角。

正是經歷了年少時的輕狂和背叛,憑藉著對演員事業的堅定信念,以及無數挫折後鍛煉出的意志,黃渤終於達到演繹事業的巔峰,參演多部影片《鬥牛》、《瘋狂的石頭》等,獲得2009年金馬影帝,人生從此一路開掛。

從黃渤的經歷來看,他敢做自己,用自己的實力證明自己的選擇,讓父母對他心服口服,由一開始地壓制到後來地認可,這其中滋味只有他自己知道。

黃渤學生時代成績也很差,父母也經常被老師約談,從學業上看並不被人看好,可以說已經輸在起跑線了,可他有自己的獨特優勢和最佳資源,他懂得合理利用資源並努力付出。

所以,當父母放棄對兒女的盲目期待,兒女反而會自己思考人生,知道怎麼走好下一步,完美期待由放下到成全,最終成就了王勃的自我期待。他不是盲從,而是客觀冷靜的追求自我,實現自我期待,完成自我成長。


父母對兒女的期待,為何越陷越深?告別“掙扎”,從放過開始

放過孩子就是讓孩子呈現真實的自我。

孩子做真實的自己,是孩子長大成人的標準,但這個真實自我,需要家長用愛成全。

家長若能站在孩子角度思考就是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

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不對嗎嗎?

孩子自己做決定不好嗎嗎?

孩子犯錯難道不是成長的機會嗎?

伊能靜有一次參加綜藝活動,在閒聊時,她提起和兒子的一次吵架。

兒子想學剪輯,而她想讓兒子學編劇。

於是,孩子說:“你用你知道的來告訴我,你怎麼知道你知道的是全部,我知道你不知道的,我的未來你又沒去過!”

此時,伊能靜如被敲了一棒,深受啟發。

當魯豫問他“:如何對孩子做到放手?”她說:“一個真正自信的人,在什麼情況下都有存在感,不會圍著孩子轉,我只是完全相信自己,也相信孩子。”

很多父母,喜歡用“我知道”來勸說孩子,以為這樣就少走彎路,可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我們應該支持並信任孩子,當孩子發現自己被看見,他也會對生活充滿熱情。

相信孩子就是讓孩子有底氣面對自我,坦然接受自我,呈現真實的自我。真實就是力量,它源於過去,道路指向未來。


總論:

完美期待的存在具有其合理性,因為追求美好生活是每個人的夢想。

父母的完美期待是對孩子美好的祝願,但是不能執著於這個做法,這樣會成為一種做事的標準,孩子感受到的是壓力和阻力。

父母若能放下求完美的心態,孩子必能不負韶華,不負眾望,呈現出“完美”的自我。

作者:空色DE風琴,70後熱愛寫作,用淺顯易懂的文字感悟美好生活。

父母對兒女的期待,為何越陷越深?告別“掙扎”,從放過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