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争了,司马迁是韩城人!

春节期间突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响应政府号召,宅家。从网上搜索“司马迁简介”,《百科》介绍中竟然出现司马迁:“生于龙门(今陕西韩城或说山西河津)”之说!

原本,《辞海》中注明司马迁为“陕西韩城人”,此乃国家定论。《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明确也有“随会奔秦,而司马氏入少梁”之语,史学界诸大家均认定司马迁为韩城人,却仍争论不断。无奈,司马迁毕竟是“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在全域旅游趋利的今日,有人争也可以理解。

争论,就需用事实和文物说话。没有真凭实证的几篇“论文”,不足以颠倒黑白。本人不是研究《史记》和司马迁的学者,只想把自己拍摄采访的屹立于韩原大地之上、与史圣司马迁有关的祠墓和三个村图文展示给读者,相信读者有辨别真伪的能力。

一,司马迁祠墓

↓司马迁祠

别争了,司马迁是韩城人!


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司马子长墓,“墓前有庙,庙前有碑。西晋永嘉四年(310年),汉阳太守殷济,瞻仰遗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室,立碑树桓”。由此可知,早在公元310年,汉阳太守殷济就在司马迁墓前创建司马迁祠了,距今已有1700年历史。殷济墓在今韩城市芝川镇堡安村西。

1982年2月23日,国务院公布位于陕西省韩城县的“司马迁墓和祠(西汉至宋)”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司马迁祠墓九十九级台阶

别争了,司马迁是韩城人!


↓司马迁墓

别争了,司马迁是韩城人!


二,高门村:司马先茔

和“太史故里”哨门洞楼

↓东高门司马先茔

别争了,司马迁是韩城人!


司马先茔位于东高门村南200米处。墓前有石碑两通,俗称“双碑楼”。南碑楼额刻“巍岫增荣”。碑圆首,长方形座。碑首篆刻“友孝渊源”,碑阴《汉太史司马公高门先茔记》文曰:“汉太史司马公子长,我龙门人。继麟经而崛起,法炳千秋。其卒也,葬于我芝川镇芝水之南。负高原,俯黄河,墓祠崛峙,峻坂之左,而世争为墓,争其为太史公耳。亦知太史公之先,果安在乎?《史记》自序其先司马靳葬华池,靳孙昌以下卒,皆葬高门”。全文421个字。清嘉庆十七年十月薛肇瑞撰文,命弟薛大和书丹,子薛廷枋镌石。碑楼南侧墙上嵌刻济川氏廷枋录七言律诗二首。北碑楼额刻“学贯天人”。碑正文“汉先太史司马公之墓”,清咸丰二年九月由乡贤社三十一人立石,晚于南碑楼40年。司马先茔与徐村司马遗祠、华池司马书院一起,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祖父司马喜,太祖司马无泽,曾太祖司马昌“皆葬高门”,祖茔现存,状况良好,墓碑尚存,高坟垒垒。

↓东高门司马先茔额刻题字

别争了,司马迁是韩城人!


东高门现存市保文物——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的哨门洞楼,洞额砖刻“太史故里”四字,标明这是汉太史司马迁的家乡,并以此为荣耀。

↓东高门哨门洞楼

别争了,司马迁是韩城人!


↓东高门哨门洞楼“太史故里”题字

别争了,司马迁是韩城人!


三,华池村“司马书院”

和司马靳等墓

华池,就是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所提及的华池,可见华池之名由来久矣。据现存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建立义学碑记》所载,义学设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三十八年改为司马书院。书院南向,建在砖砌的高台之上,东北为巷道。

↓司马书院山门

别争了,司马迁是韩城人!


↓司马书院正堂

别争了,司马迁是韩城人!


↓华池村司马靳之墓

别争了,司马迁是韩城人!


司马祖茔包括华池司马靳墓和高门司马先茔。

华池司马靳墓在村东北。墓高1.5米,周长8米。墓碑正面隶书“司马靳之墓”,背面碑文:“靳系汉太史司马迁六世祖,秦将。太史公自序云:在秦者名错,与张仪争论,于是惠王使错将伐蜀,遂拔,因而守之。错孙靳,事武安君白起。而少梁更名曰夏阳。靳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俱赐死杜邮,葬于华池”。

↓华池村司马错之墓

别争了,司马迁是韩城人!


四,徐村“汉太史遗祠”及其它

徐村距今已有1800年的历史,村史碑记述:史通因避莽乱,隐居崇阳,徽为长门嫡孙,改姓同氏,返归故里,徒居徐村,其原因是司马迁死后未进祖茔,隐葬于凤凰穴的老牛坡下。徐村人世代相传原为司马迁后裔,因司马迁受刑恐遭牵连,后辈人改姓同冯,由南高门迁居老牛坡一带,后来由于时代的变迁,渐渐召回外游人才由山坡搬回平原居住,取名续村,因续徐谐音,村人为体现一家亲善,改为徐村有瘾意。意为:徐村两姓人,同冯一家亲。

↓徐村“汉太史遗祠”司马迁塑像

别争了,司马迁是韩城人!


汉太史遗祠是一座独特的司马迁后裔同、冯两姓的公共祠堂。祠外山门外有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新建碑楼并围墙记》,阐述了同、冯世传司马,乱居嵩阳,改姓及返归故里徙居徐村,在坟茔之左亡家庙之事。

遗祠居坟院之北,东向,由山门、南北厢房和正堂组成,总面积650平方米,东西长42.5米,南北宽15.30米。门额木刻“汉太史遗祠”五个大字。门前明柱原有木刻楹联:“族聚韩原,枕山带河,一片地脉光先业;姓分司马,绍开永德,万卷书香启后昆”。门内有屏门,额有题刻。正面为“入则僾见”,背面为“出则忾闻”。歇檐山墙砖刻:“梁东绵似续,入则力田,莫负黄熊世业;芝西溯溯源,承先启后,敢忘司马明禋”。堂中有神龛,龛内有司马迁塑像。

↓徐村“汉太史遗祠”山门

别争了,司马迁是韩城人!


↓徐村“汉太史裔祠”山门题字

别争了,司马迁是韩城人!


↓徐村石牌坊

别争了,司马迁是韩城人!


法王行宫石牌坊在徐村村西。据坊额题款,可知坊建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八月。中匾题“法王行宫”四个大字。

徐村“民祭司马迁”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石牌坊“法王行宫”石刻题字

别争了,司马迁是韩城人!


↓徐村“汉太史遗祠”前壁洞

别争了,司马迁是韩城人!


↓徐村“汉太史遗祠”前壁洞题字“风追司马”

别争了,司马迁是韩城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