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高地价推动高房价,还是高房价拉动了高地价?

家园守望者


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其实,鸡和蛋都不重要,关键是要要能吃。

房价和地价谁决定谁也不重要,关键是“房子是用来住的”。

房子再多,房价再高,地价再高?

房子少,房价低,地价再低?

这些都毫无意义。

你的收入能不能撑得起房价才是关键。如果你根本买不起,那房价和地价就无从谈起。


杨树聊房


从近20年房地产发展的轨迹来看,先是高房价带动了高地价,接着是高地价推动了高房价。

第一次分水岭在2009年。

2009年以前,在房价基本匹配居民的收入水平,房价收入比在3-6的合理区间,那时大家普遍还没有买房投资的观念,所以房价一直都比较平稳,地价也不温不火。因为2008年的一场经济危机,打破了房价的均衡。4万亿的经济刺激,导致2009年房价开始飙升,一年内房价几乎翻倍,同年催生了地王出现。

第二次分水岭在2015年。

受货币放水带来的经济复苏终究敌不过经济周期,长达两年的经济通缩使得地方财政苦不堪言,房子库存高企,土地无人问津。2015年,国家发力棚改,变相拉动房地产发展,新一轮房地产刺激导致全国房价轮番上涨,土地市场再现地王。

就这样,房价涨带动地价涨,地王出现导致面粉贵过面包,又推动房价上涨。时至今日,地价已经成了房价的风向标,主导了新房的定价。


小李阿萌的地产观


先回答我三个问题:

1.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么?

2.理发师给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那么理发师给自己理发吗?

3.至尊宝要救紫霞,就要带上紧箍咒,带上紧箍咒就不能爱紫霞?

开个小小的玩笑,地价和房价谁在拉动谁,应该说是地价主导了房价,是房价拉动了地价,没有高地价就不会推动高房价,没有高房价就不会带动高地价,一推一拉,日积月累,诞生地王。

从商品房问世以来,土地以拍卖形式出现在市场上,由于商品房开发的巨额利润,就了土拍市场的火爆,所以商业地产融入了商业元素,炒高了房价地价,房价地价不分伯仲。

一是商业地产的物权属性造就了房价地价。

二是土地竞拍火热了房价地价。

三是供需矛盾成就了低价房价。

四是地产附加属性巩固了房价低价。





渔涧石头


房地产企业房屋价格居高不下的真正原因:第一,土地财政和税收财政作怪;第二,各种配套费用无理收取;第三是房地产企业利润失控。

一、土地财政和税收财政作怪

住宅用地收取70年土地出让金,这一政策激发了本届政府抬高地价的积极性;房地产税收体量大,容易完成财政税收任务,同样激发了本届政府推动房地产开发的积极性。这就是一种吃子孙饭的财政行为。

众所周知,房地产行业就不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其财政税收是一种短期一次性行为。过度依赖房地产企业的财政税收,一旦可用于开发的土地资源缺少,社会购买力下降,财政和税收收入就无法得到保障。应有限适度开发,避免占用其他产业所需资源。从政府层面,要规范和限制房地产的财政税收收入在总量中的比例上限。

避免土地财政税收的短期行为,就要改变住宅用地出让政策,取消一次性收取土地出让金,把住宅用地纳入土地使用税的征收范围,实行使用时按年征收。

这样,房地产企业开发成本里就不会再出现奇高的土地成本,有效降低房价;避免预吃子孙饭的财政行为;也避免过度开发占用其他产业所需资源。

二、各种配套费用无理收取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开发过程中,被一些垄断行业强制收取各种名目的配套费用,比如水、暖、气、强电、弱电、通信等。这些垄断企业,一方面利用你的房产作为依托销售他们的产品,收取产品价款;另一方面还要强制收取该产品的投资建设费用(配套费用)。

这些行业其实就是民生的基本保障,政府规划到哪儿,其配套建设就应该跟步到哪儿。这种为销售产品而进行的固定资产投资,其资产投资本钱就不应该让百姓来承担。这是一种强行让消费者变成投资股东,而又不给予股东权利的行为;依附使用别人房产销售产品,又不给别人支付房产使用费。

垄断企业强行收取各种配套费用,其价款还是要落到房地产价格上,最终需要购房者来承担。

三、房地产企业利润失控

从市场经济风险管理角度看,房价虚高,房地产泡沫化失控,会影响中国经济的良性发展;从民生角度看,老百姓的收入无法支付房屋价款,使绝大部分老百姓都成了房奴,也是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房地产在百姓的衣、食、住、行范畴里,要像管控菜篮子工程一样,对房地产行业严加管控。房地产的开发产品和其他行业的产品一样,不能允许其随意抬高价格、提高利润,而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和影响民生。

房住不炒的最有效的政策,就是限制房地产的成本利润率,保证老百姓住得起房。

要想让老百姓人人都买得起房、住得起房,就要把房地产行业作为民生保障行业来管控。减少降低房地产开发成本,限制房地产企业的价格和利润。


长三角来客


老百姓都想知道这事儿,连孩子们有时也讨论这个问题。弄清这个问题,需要从本质上说。

价格背后是价值问题

初高中学习,都会多少掌握点供需经济规律,商品供不应求,价格高于价值,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如果不是促销手段高明,或背后有炒房团队,房价波动仍然围绕价值,出现异常高价,这样的高房价是假象。

价值背后是土地问题

房子就是钢筋混凝土,钢筋和混凝土价格基本透明,砂石、水泥、钢筋,再怎么涨价,涨价空间有限。

单纯说房价,不准确。准确说,是房价+地价。

老百姓比较关注房价,开发商更关注地价。

房价背后,有土地价格问题。

地价为什么会高

土地属于稀缺资源,盖了房,买了房,除非扒房重建,比如棚改,否则,这个地方的土地资源就没法再利用。

和钻石一样,稀缺资源,价格就高。

为什么说高地价推动高房价

房价=地价+建筑物价+税费+利润

其中,地价约占三分之一,涉及土地的税负约占四分之一。开发商也不是暴利,除非炒房,除非营销高超,除非特殊地段。

地价,为什么越来越高?城市不断投资建设,地租不断提高!!!

  • 这是高房价的本质原因。

再往深处说,就不好了,惹怒了一些专家学者,自找麻烦。

不少专家学者,大都从供需关系、宏观经济政策、心理预期、数据统计加工等表象分析。

分析土地是根本!


山口汇


相互拉动,主要的是高房价拉动地价高。和拆迁补偿高道理是一样的,地价和拆迁原来本不高,盖成房子后卖价却很高。人们也包括政府再卖地和拆迁就把价涨起来了。这样循环下来,地价和房价就比翼齐飞,双双涨上了天。


任斯基


高房价的形成是有复杂多因素完成的:货币、需求、地价、经济的发展等等,其中地价是一个主要因素之一,凭地价一项因素是无法推动房价的上涨,地价只是顺应了其他因素的一起发展而提高了房价。

地价和房价的走高是相互的,地价推动高房价;高房价带动高地价,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不同时期,地价和房价主次关系不一样。

在商业房地产发展的初期,摸着石头过河的,地价并不起决定作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老百姓收入的提高,对住房的需求越来越大,住房市场供小于求,房子的价格逐步走高,甚至可以说暴利,这也是为什么如此多的企业热衷于地产行业,导致大量的开发商进入地产行业,这些开发商像暴发户。大量开发商竞争政府的拍卖的地皮,使地皮不断的溢价,地价不断的往上走,从而推高房价。

房价高了,能够带动当地的GDP,房价涨幅越快,当地的GDP涨幅越来,增加业绩;在房地产行业,各种税费相当高,房价高,税费,都高兴。既然高房价能带来这么多好处,地价越高就越高。

当然中央希望有效控制房价,各种控制,控制供商业用地面积,限购限价,控制金融。地方希望房子房地产,提高房价,这是个博弈的过程,最终的博弈结果就是现在政府的基调: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实现房价和地价的双稳。





颠枫说房


天天都在喊房价要暴跌,但绝大多数情况的是房价总是在稳中微涨。居高不下的房价,引起人们的抱怨与质疑。那为何房价会居高不下呢?

有人认为是市场过度炒房导致的结果。而是房地产开发商为了牟取暴利而哄抬房价,开发商却在抱怨地价微升传导房价上涨。

“面粉比面包贵”理论

大部分开发商会说,关于房价的涨跌,地价一直被视为最关键的因素。

地价会直接影响房价,因为地价是地产开发的主要成本之一,越到房地产发展后期地价占到的主导作用越强烈,因为一块土地拍卖,都有许多开发商竞拍。许多个开发商纷纷加价,结果是楼面地价想当高。所以你买到房子的房价也会高。

1987年深圳首次举行国有土地拍卖

按照楼市的“面粉比面包贵”理论来说,如果单纯的地价比喻成面粉,房价比喻成面包。面粉一块钱,面包两块钱。面粉一天天涨价,而面包利润原来越小,商人为了获利,自然面包价格会是水涨船高。一直以来地价是房价基础成本之一,房价和地价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面粉比面包贵”理论的解释看起来实属没错,但并非完全关联,还得综合考虑市场和购买力等因素。

地价本不高,举牌的人多了自然就高了

目前土地都是通过买,招,拍等方式中标后,给出价最高的人。往往就会出现,几家资金实力雄厚的开发商为争取一块地王而频频出手。但是所有溢出的地价,开发商都会转移到购房者身上。

当然也会开发商作出错误判断,以高价拿地,出现了“面粉比面包贵”导致了“堰塞湖”现象。在实行商品房限价的城市,一些开发企业拿地成本较高,再加上其他成本,房价高于限价,不能入市交易。这几年以低于楼面价开盘的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的情况并不少。

而有的开发商也会“逆势”拿地,是为了在相关区域的发展趋势及未来提前做了战略布局。对于开发商而言这样的拿地方式,即使将来亏本也无关紧要了。

其实地价的成本并不等于房地产的市场价格,而房地产的市场价格是由市场对房屋的供需所决定的。只要住房供应短缺,地价无论高低房价都会涨。每当市场供需发生变化的时候,房价就会随之而变。

旺盛的住房需求促使房价上涨

举个例子,假如有A、B两个开发商在同一地段建房,但由于购地时间早晚不同,A开发商当时的购买地价只是B开发商的一半,若B的房子每平方米卖2万元,你认为B会每平方米只卖1万元么?

因此旺盛的住房需求促使房价上涨,并刺激土地需求的上升,土地需求上升进一步拉动地价的上涨,地价上涨会提高住房建设成本,抑制住房供给,且进一步推动房价上涨。

房价上涨,说明住房的需求旺盛,供小于求,开发商需要扩大生产,从而导致土地的需求量增加,在同时期土地的供应一定的情况下,土地供小于求,从而导致土地价格的上涨。

价格不是由成本决定,而是由供需关系决定。是房价决定地价,而不是地价和建筑成本决定房价。平抑房价应增加住房供给而不是打压地价。房供短缺的局面不改变,打压地价只会增加开发商利润,房价是不会暴降的。



杭州汉佳房产


炒房人推动高价房


太平洋小沈洋


首先房子的价值决定的它的价格,地段价值,居住价值,学区价值,配套价值,物业价值,小区园林设计等。而以上价值的体现都需开发商付出成本去构建,而现代房子成本最高的一块在于拿地价格。因为“地”往往会客观反映地段价值,配套价值,学区价值。

房地产商是商业化经营,企业经营核心目的在于盈利,从这个角度讲拿地成本越高房子售价自然就越高。

其次从供求关系讲,持续供大于求,商品会降价,持续供小于求,会推动商品持续涨价。

中国的人口基数大,经济持续增长,从住房需求,买卖房需求,投资需求角度看,会持续推动房子价格越来越高。对地特别是好地段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一个城市核心地段土地资源都是相对稀缺的,也会促使地价越来越高。

到底是地价推动高房价,还是高房价推动高地价,这两者从长远开是相辅相成的,主要看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国在08年之前地价主导性更强点,08年之后经济持续高涨,人民越来越富裕,购房需求持续旺盛,加上货币政策原因,房价一定程度上推动地价的高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