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類市場監管執法如何切入?看上海青浦區市場監管局是如何監管的

隨著機構改革,酒類專賣局的併入結束了酒類市場監管執法“多頭管理、資源分散”的局面;但是各地改革後對於如何對酒類市場監管執法如何切入的問題,都有自己的做法,上海市青浦區市場監管局以打擊假冒品牌白酒為切入點,大力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執法行動;我們一起看看他們是如何操作的,希望給予大家一些思路。歡迎大家留言給出自己的看法。


酒類市場監管執法如何切入?看上海青浦區市場監管局是如何監管的


本刊通訊員朱健報道:上海市青浦區市場監管局結合工作實際,在過去的一年中充分發揮市場監管綜合執法優勢,有效提升知識產權執法效能,不斷加大商標、專利、地理標誌侵權假冒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切實維護權利人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尤其在上海市青浦區酒類專賣局正式合併以後,我局以打擊假冒品牌白酒為切入點,不斷擴大戰果,為本地區的知識產權保護作出了一定成績。


酒類市場監管執法如何切入?看上海青浦區市場監管局是如何監管的


青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乘此次機構改革的東風,迅速整合原先兩個部門的優勢資源、全力促進職能和業務融合。在短期內,先行肅清轄區內登記備案的酒類經銷商售假行為,隨後即與公安機關多次開展聯合行動,向處於上游源頭的製假、批發、物流供應鏈等環節進行圍剿。僅執法大隊便通過獲得的線索順勢打掉製假窩點3個,假酒批發點9個,清查物流轉運平臺3處;查處行政案件6起,移交公安刑事案件3起,依靠深挖上下線助力公安機關抓獲犯罪嫌疑人15人,其中6人刑事拘留。


酒類市場監管執法如何切入?看上海青浦區市場監管局是如何監管的


本次行動由我局執法大隊牽頭,在短短三個月內便查獲假冒名白酒:茅臺560瓶(含半成品48瓶)、五糧液584瓶、劍南春266瓶、洋河夢之藍系列331瓶、瀘州老窖特曲126瓶、水井坊150瓶、牛欄山9852瓶,共計56批次,11869瓶假酒;收繳假名酒瓶及包材5000多件,製假設備3套,案值達270多萬,有力打擊了製售假酒的囂張氣焰。這與機構改革前主要依靠品牌商標權利人舉報,兩年之內市場監管部門查處假酒案件15起、查獲假酒1000餘瓶、案值金額60萬,酒類專賣局查處案件13起、查獲假酒100餘瓶,案值13萬相比,行政溢出效應立竿見影。

改革之前,區局執法大隊便開始與區酒類專賣局開展聯合行動,領導層的未雨綢繆為雙方工作的磨合提供了寶貴機會。事預則立,職能合併是對社會多元共治模式的定調,此番改革絕不是把機構、職能、人員簡單的物理性合併,是通過機構重組、職能綜合、人員調動,實現合編、合心、合力的化學性融合。而市場監管理唸的轉變與融合,更是要求緊緊抓住新時代新市場的發展趨勢、核心價值、觀念共識,從而打造出市場監管的“文化軟實力”,其成效不是之前各部門職能簡單的疊加,而是乘數級的倍增。

青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打擊假冒名白酒行動獲得的豐碩戰果正是這種機構改革“紅利”的初步兌現,意味著頂層設計的優化產生了人心所向的預期效果,這也與區局執法大隊能夠在短期內優化各類資源、融合執法隊伍、整合業務職能脈脈相通,更與市場監管執法理唸的轉變與融合休慼相關。


酒類市場監管執法如何切入?看上海青浦區市場監管局是如何監管的


一、機構重塑、合劍成一。原酒類專賣局的併入結束了酒類市場監管執法“多頭管理、資源分散”的工作局面,最大的優勢是整合了資源,延伸了觸角,對酒類商品市場的監管和執法形成了最大程度的合力。一是市場主體信息的共享得以呈現,能夠全面準確地掌握各類市場經營主體的註冊登記、違法記錄、信用狀況等信息;二是監管平臺的融合得以提升,比如散裝酒流通追溯系統和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信息系統,整合了原工商、酒類、食品、知識產權等多領域的信息平臺和監管力量,打通了准入、生產、流通、消費等多個環節;三是綜合執法的優勢得以體現,統籌運用市場監管所涉及領域的業務,同步快速處置經營者的各種違法行為,環環相扣形成有力震懾。我局執法大隊從發揮自身執法先鋒作用著手,在改革過程中為機構合併工作平穩過度,職能轉型升級發揮出巨大作用。

二、融合隊伍,整合職能。面對市場監管職能日益繁雜,執法人員數量相對不足的情況,各級領導想方設法引導新老幹部服從大局、轉變觀念、以最好的狀態進入新的角色。採取一對一的交心談話、開展各類團體活動、組織各類業務學習,迅速凝聚人心、激發工作熱情,以最快的速度縮短了人員磨合過渡期。這使得各有所長的執法人員在業務上能夠強強聯手、取長補短,為之後順利開展各項工作做好鋪墊。此次在第二屆進博會保障工作以及區“創全”工作全面開展之際,區局執法大隊在人員不足的情況下仍然有條不紊地開展上述打擊假酒專項工作,正是這種隊伍的有效融合產生了效力。

三、縱向指導,業務融合。原酒類專賣局以保障酒類商品安全為執法原則,倚重標準規範和檢驗檢測,以技術執法見長;而原工商部門則以保障公平為執法原則,廣告、商標和知識產權等執法倚重於主觀心證。因此,如何轉變執法理念,構建全面的業務知識結構,如何在酒類商品條線快速提升執法人員的辦案技能和業務素質以適應新形勢新市場的需求成了當務之急。區局執法大隊在合併後的第一時間組織幹部互幫互學,發揮每個執法人員在原有監管力量、專業知識和執法技巧上的長處。在各方的努力下,執法大隊多次開展各類有針對性的培訓,比如邀請各品牌名酒的商標權利人前來講授鑑別假酒的技巧等等。將專業知識與執法力量巧妙融合,實現優勢互補,執法者才能在執法中少走彎路、在監管時如履平地。

四、橫向聯合,共享資源。推動跨部門聯合檢查,提高市場監管效率。我局與公安部門的合作發揮出了資源共享的絕佳作用。一方面,我局為公安機關提供物流或者銷售環節的舉報信息,使公安機關能迅速鎖定製假售假源頭;另一方面公安機關也為我局提供了製假售假線索,使我局執法人員能順勢對製假產業鏈的下游環節進行打擊;機構改革以後,雙方更是加強信息互換,僅僅三個月內我局執法大隊向公安機關移交案件線索5件,公安機關移交執法大隊案件9件,經過市局指定管轄,區局執法大隊還實現了跨區域執法,順利破除了地區保護壁壘。為保證跨部門聯合的長效,我局特地建立了諸如打擊假酒微信工作群等機制,各部門的執法人員和品牌權利人等在工作群內可以實時分享各種信息、諮詢各種問題,這種相得益彰的聯合作戰方式節約了大量行政資源,切實提高了執法效率。

五、轉變理念,與時俱進。機構改革不但是機構形式上的改革,更是監管和執法理唸的轉變和創新。面對製假售假龐大的線上交易量,政府監管和執法的新方向理應有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高科技進行協助。執法監管理念若不能與新時期、新職責的要求相適應,不能正確處理執法監管與現代市場發展之間的關係,我們就無法面對網絡時代、大數據時代,還有即將來臨的5G時代對基層執法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在打擊假酒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多數的假酒銷售以及包材採購都是通過網絡進行貿易,製假者和售假者完全在網絡上進行溝通,面對網絡海量數據分析,單靠人力,監管和執法均無從下手。至此,我局執法大隊以“假樣酒”為突破口,採集假酒樣本、建立數據模型,通過大數據分析,實現從靜態信息通報到動態信息對接的升級從而建立精準靶向的監管機制。動態掌握各種交易因素的變化,充分利用大數據優勢和智能技術手段,明確政府數據共享、公私數據之間的規則設定,以此發展創新數字監管和網絡執法。

六、狙擊運假、守護物流。為規避風險,假酒生產產銷分離,貨物運輸充分利用物流平臺。因此流通領域是假酒銷售的重要環節。上海市青浦區地處江浙滬三省交界,為長三角物流樞紐和轉型發展示範區,除了假酒,還有其它假貨利用這裡的物流平臺實現跨區甚至跨省分銷。我們執法人員在針對物流運輸環節的一次大型打假行動中得知一個集裝箱的假酒從北方南下,執法人員半夜蹲點、守候伏擊,一舉查獲1200多箱共計10000多瓶的假冒白酒;在近期另一次狙擊利用物流平臺運輸假貨的行動中,執法人員還查獲GUCCI、CHANEL、COACH、Supreme等國際知名品牌商品,案值達150多萬。執法人員適時更新執法觀念,勇敢面對新任務和新挑戰。在物流運輸環節落實檢查排摸方案,多措並舉,依靠多種手段收集侵權線索,嚴厲打擊侵權行為。


酒類市場監管執法如何切入?看上海青浦區市場監管局是如何監管的


我局藉助機構改革之力,積極承接改革後的監管執法溢出效應,將保護知識產權的戰役從酒類商品領域拓展至其他商品行業。我局執法大隊充分發揮綜合執法優勢。首先,通過前期認真調查排摸、周密部署,圍繞侵權易發風險點,明確工作重點、工作目標、工作任務、監管措施。將高檔白酒等知名品牌商品作為重點整治商品,將進博會展館內部和周邊區域以及本地城區重點商圈作為重點整治區域,著力維護本地區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從而推動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其次,積極探索建立跨部門、跨領域合作,逐步形成情報共享、案情會商、聯合戰役等合成作戰模式,創新運用偵查手段,加強情報分析研判,主動發現違法犯罪線索,嚴厲打擊知識產權違法犯罪行為。全力保障品牌權利人的研發成果、智力產品、品牌商譽。從而有效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為加快推進長三角一體化及創新發展戰略夯實基礎。

在全國新一輪市場監管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們要繼續弘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改革創新精神,在更高的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機構改革後的隊伍建設和職能融合;以更高的站位、更強烈的使命感,編織好知識產權保護網,切實優化本地區營商環境;要進一步堅持“創新導向”,提高政治意識,振奮精神、燃燒激情,牢記為民服務的初心和使命,更好發揮市場監管在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的作用。

單位:上海市青浦區市場監管局

本期主編:李俊

《產品可靠性報告》是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主管,中國質量報刊社主辦,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國家一級期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