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价郑州与西安的面食?

学霸铁军


郑州是老家河南的中心,作为火车拉来的城市,郑州人群的多元化和美食风味也集合了全国各地的特色,特别作为华北的一大城市,面食自然成为了郑州人民的主食。

首屈一指的应该说是烩面了,是河南面食的代表作之一,还是河南的三大小吃之一,口感劲道、汤醇性温,宽约2厘米的薄面条,配以枸杞、黄花菜、木耳、鹌鹑蛋等,舀上几勺高汤,上桌时外带香菜、辣椒油、糖蒜等小碟,色、香、味俱全,一碗在手,酣畅淋漓。

陕西面食,这是在全国都有名的。比如,陕西蓝田裤带面,陕西八大怪之一的“面条像裤带”,俗称“biang biang 面”。正宗的裤带面,用关中麦子磨成的面粉擀成,一根面条宽度可达二三寸,长度则在1米上下,厚度厚时与硬币差不多,薄时却如同蝉翼。

陕西省臊子面历史悠久,尤以宝鸡市岐山县的岐山臊子面最为正宗,起源于商周,清代已经很驰名。岐山臊子面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著名。臊子面要求宽汤,即汤多面少,并突出酸辣味。所谓煎、汪即面条要热的烫嘴、油要多,才能体现此面的特色。

还有一个大家应该都知道,那就是油泼面,手工擀制又粗又宽面条,开水中煮熟后捞在碗里,配上葱花、肉丝、花椒粉、盐面配料,撒厚厚的辣椒面,顿时满碗红光。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而自古以来由面粉制成的食物就备受瞩目,不仅风格迥异,而且品种繁多,由面做成的食物也是中国数千家庭中不可缺少的美食。郑州和西安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省,地理位置也不一样,一方水土养了一方人,两座城市的面食文化一定是有各自的区域特色,但我可以肯定的说,富有地方特色的面食未来发展前景不可小觑。


河南商报


故乡的味道就是最美味的。

河南和陕西的特色美食大多都以面食为主,一碗面带给河南和陕西人的不仅是一道美味,还有那那浓浓的故乡的味道。

郑州我知道最有名的应该是烩面了吧,面劲道,汤鲜美;西安大街小巷最常见的应该是biangbiang面了,我们也叫扯面,前段时间电视剧《白鹿原》又让其大火了一把。

陈晓卿说过,“最好的美味就是故乡的味道”,因此每一碗面对当地人来说都是世间美味。

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老家的一种面,比较小众,影响的区域不大,叫“烙面”。烙面虽然小众,但据说历史久远,可以追溯到周初期,距今有几千年历史。因为能长期储存、携带方便等优点,被周武王选为军用食物,又被成为“世界最早的方便面”。

我儿时在老家,一般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烙面。每年过年前夕,家家户户就开始“摊烙面”,要经过很多程序,才能吃到一碗美味的烙面。

和面。要将几十斤面粉倒入瓦缸中,然后加水和面,这个是个体力活,我印象中,每年都是父亲来和面。要一边加水,一边和面,直到形成面糊状,然后将和好的面放置一晚。

摊面,这是个细心的活,一般由母亲完成,和摊煎饼一样,将和好的面摊成一张一张煎饼,关键在火候掌握,不能糊。

压面。要将摊好的煎饼一张一张叠好,整齐放在一起,放在通风之所,面上放案板,案板上再放大青石,要等面晾干,成型才行。

切面。几天后,将凉好的面一张一张切成丝,面的两头要去掉,因为太干。这个费时费力,记得小时候,我最爱干的事就是趴在炕上,看着母亲一张一张切面,然后把切掉面的两头拿起来蘸着醋水吃掉。切好的面要整齐的放在筛子里,等大年初一早上,还有待客的时候端出来。母亲切面是一绝,切的面又细又整齐,每年待客时端出面来,总能引得亲戚朋友一声声赞叹。

最后一步,就是浇汤了。烙面的汤是最为关键的一步,一定要用猪骨头和猪肉,在大铁锅中熬制数小时,期间要加入桂皮、花椒等各种调料。肉汤熬制好后,就可以烧烙面的汤了。将熬好的肉汤加入锅中,再加入一定比例的水,醋和盐要早加入,然后再熬制几十分钟。吃的时候要加入油泼辣子和切碎的韭菜。然后,抓取少量烙面,放入碗中,浇上一勺滚烫的汤,量要以盖住面为宜。然后就可以开始食用。一定要很快吃完,才能保持面的劲道。我小时候,每次能吃十几碗。写的我口水都留下来了。

现在由于烙面商品化,很多程序已经由机器完成了,因此再也吃不到儿时的味道。

你家乡有什么特色美食呢?给大家也说说吧。


叫个啥名字不重复


首先一点郑州是不是河南最早做烩面的地方,这还有待商榷,其实溯源也很容易,只要把八零年到八二年河南全省工商注册等级记录查一下,如果有的话。80年以前国家禁止经商,所有吹嘘说建国后五几年开面馆的都是吹牛逼,当时只有集体企业和国营企业。河南烩面的特点基本上是山西刀削面的改版,估计可能是用刀削的技术不好练。陕西的面有几个特点,最大的特点就是干拌为主,不管是臊子面还是油泼面等等,也有汤臊子面,但是不多。包括陕西羊肉泡最后的成品中汤也不多,与河南和山西的区别较大。开国以后经常全国行走的人常说,晋冀鲁豫四省统称老乡,因为吃饭穿衣大致接近。陕西的面相对较硬,特别耐饥。河南和山西的面团最后用油溱,河南烩面做出来的相对来说略软,山西面劲脆。常吃刀削面,烩面和油泼面碰到好吃的也不错过。目前来说河南烩面在南方普及率高过陕西臊子面和油泼面。


独孤鹏达


西安是著名的美食之都,西安美食有很多种类,如果说起面食,郑州和西安肯定是各有自己的特色,哪个更好吃取决于自己的口味,对于我而言,我觉得西安的面食更好吃。

陕西人很喜欢吃面,面食的种类主要有biangbiang面,裤带面,岐山臊子面,油泼面,户县软面,杨凌蘸水面,摆汤面,礼泉烙面,浆水面,烩麻食,炒拉条,荞面饸饹,锅盔夹辣子,肉夹馍等。


biangbiang面

岐山臊子面

油泼面

户县软面

杨凌蘸水面

烩麻食

炒拉条

锅盔夹辣子

肉夹馍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自己喜欢的面食哈~


喵总Miao


biang biang面、臊子面、油泼面……这些地道的陕西味道,总会令人垂涎三尺。

宽似裤带、夹杂油泼辣子的biang biang面,在入口的时候,会令人陶醉于美味之间,嘴边也会发出Biang biang的声音哦。

油泼面里被热油烫过的辣椒面泛着诱人的红光,看起来很有食欲。

酸辣味的臊子汤,可以说是臊子面的精髓之所在。

不过,作为郑州土著的小编,还是忘不了烩面的鲜香。烩面是一种荤、素、汤、菜、饭兼而有之的美食。二指多宽的面条有着中原人的粗犷;碗中容纳粉条、海带丝、木耳等众多食材,又体现了中原人独有的包容性。

尤其是老式烩面的味道,千张、粉条、海带等配菜伴着软筋的烩面一起下肚,感觉超满足!


一块儿开餐厅


郑州的面食和西安的面食就没有可比性!为什么泥?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点历史原因,大家都知道西安是一个十三朝古都底蕴深厚,从古代皇室贵族到老百姓都喜爱面食,专研面食的人也就多了起来!第二点关中自古以来就是粮仓,关中自古盛产小麦,黄土土层深厚,水丰而土地肥沃,小麦生长周期长,面条劲道,第三点,八百里秦川乃华夏农业文明之地、人聪而民劳,面食种类繁多!有二十多中品种,而郑州虽然地大人多,但连年遭灾!人民流离失所,逃难!连饭都吃不饱,还研究啥呢?出名的只有一种面叫河南烩面……











买面的大叔


这个得看个人口味吧,还有饮食习惯。就我自己的体验来说,我感觉越靠西面,面食会更辛辣、味道会更重。譬如,西安的臊子面、山西的刀削面等,相比起河南的烩面味道会更重一点。

不过就我个人来说,我比较偏爱西安的面食,可能和我是豫西人有关系,在我们那,烩面的做法都和郑州不一样,更类似于西安那边的做法,先做面然后浇卤,而不是像郑州的烩面那样用高汤来下面。


乐眼观象


西安人,去过河南几次,吃过当地小吃,包括烩面、糊涂面,在我们西安当地也吃过河南早餐和其他面食,说难吃肯定是大矫情,但感觉饮食里缺一种味道,而且是最挑动食客味蕾的香味。但河南饭馆特点是量大,让人吃的撑肚子。在饮食上就不得不佩服川莱、粤菜,开店的不论大小,家家美味,令人回想。陕西面食吧,看着街上面馆很多,其实做的好的极少。我家小区门口有七八家陕西面馆,一个都不入我法眼,反到要去四五公理外的地方去吃,味道大不同嘛。试想下,如果你抽烟,烟里没有尼古丁,这烟你抽的有劲吗?


长安启示录


几年去过郑州,在二七广场,拦了个路人问郑州有什么特色饮食,路人推荐一家羊肉烩面,边推荐边吸溜口水,不停的说太好吃了,太好吃了。我们一行人走了有三站路,找到了路人推荐的那家羊肉烩面馆,人那个多呀,感觉不是买面,是抢面,我们就分析,这面恐怕是真的好吃,于是我们也加入到了抢的行列。哎妈,最后的总结就是河南人太可怜了,真不知道河南人吃到陕西的面后会不会幸福的哭了。


有太阳才发光的月亮


西安和郑州这两个城市对于面食都是挺喜欢的,像特别是西安这个城市的面食数量特别多多,但是要是说哪个地方的面条更好吃一些呢,其实我想没有那个结论的,要知道每个地方都有当地的口味,既然是这种面条比较有名,那就比较符合当地人的口味的。

西安和郑州都是我国北方地区的城市,像西安的话有肉夹馍、羊肉泡馍、火烧、米皮、面皮等。还有像岐山臊子面、陕西油泼面、杨凌蘸水面、菠菜面、biangbiang面等多种面条,在当地也都是特别的有名,不知道你们都吃过哪些?



郑州的话最有名的面条还是要数当地的烩面了,也是河南美食一个主要的名片,在河南每个地方都有吃烩面的历史,像郑州、开封、新乡、商丘、漯河和周口等都特别的喜欢吃,大多数的城市都是羊汤烩面,而周口当地的都是鸡汤烩面,还有郏县的饸烙面、新野板面等也都是味道不错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