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哀歌之黃巾軍大起義

公元167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正值壯年的漢桓帝劉志,突然在德陽前殿去世。三十六歲的桓帝只有三個女兒,沒有兒子。皇后竇妙與其父竇武協商後,決定迎立十一歲的解瀆亭侯劉宏為帝,他就是漢靈帝。竇皇后之所以選擇劉宏,一方面是因為劉宏與桓帝的血緣關係比較近,他的父親劉萇與桓帝是堂兄弟;其次是劉宏爵位低、年紀小容易控制。

168年正月,靈帝登基,由竇太后臨朝稱制,大將軍竇武和太傅陳蕃秉政。當年九月七日(九月辛亥),太監王甫、曹節等人挾持劉宏發動宮廷政變,誅殺竇武、陳蕃,廢竇太后,漢靈帝開始親政。

東漢哀歌之黃巾軍大起義

靈帝當解瀆亭侯時,雖也是個王侯,但封國地方不大,老爸又死的早,王侯之家開支又大,所以大小就一直為手裡沒錢而發愁。親政以後,靈帝感受到了做皇帝的快樂,把他之前的狐朋狗友都弄到洛陽封官進爵,同時大肆任用宦官。這些人打著皇帝名號,狐假虎威,參與政事,執掌尚書,操縱朝廷,權傾一時。人們把當時最得寵、權勢最大的張讓、趙忠、夏惲、郭勝、孫璋、畢嵐、慄嵩、段珪、高望、張恭、韓悝、宋典等十二個中常侍,合稱為“十常侍”。漢靈帝對宦官信任的程度可以說空前絕後,曾宣稱“張常侍(張讓)乃我公,趙常侍(趙忠)我母”。

桓帝時,東漢的文官士大夫曾發起過對宦官集團的打擊,但卻因缺乏皇帝的支持而招致第一次黨錮之禍。靈帝登基後,以十常侍為代表的宦官集團更是藉助剷除竇氏外戚事件,進一步加緊了黨錮禁令,對朝廷大臣、忠良之士大肆打擊,為非作歹,無所憚畏。

可能是一個人在童年越缺少什麼,長大後就越渴望什麼,靈帝時期信任宦官導致宦官專權以外,他還貪婪成性。178年(光和元年),靈帝公開賣官鬻爵,按照官職大小和所任地方的窮富情況,明碼標價,如年俸兩千石的收兩千萬錢、四百石的收四百萬錢、公一千萬錢、卿五百萬錢。有錢人可以先交錢,沒錢的可以先欠著,到任以後加倍還錢。靈帝專門在宮裡開設的西園,用來儲藏賣官所得的錢財。中常侍呂強曾經不理解地問靈帝:“天下都是陛下您的,你為何還要賣官藏私房錢呢?”這個問題其實靈帝根本回答不了,他就是喜歡,這是他貪婪性格決定的。靈帝這麼幹以後,朝廷內外上行下效,各級長官為了買官就愈發地對老百姓進行盤剝搜刮,腐敗橫行,民不聊生。後來又加上天災不斷,老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有冤無處申,各地農民起義此起彼伏,邊境地區的羌、氐、匈奴、烏桓、鮮卑等民族也紛紛叛亂。

在這個大的時代背景下,鉅鹿地區有個叫張角文人,他對黃老之學很有研究,也懂得一些方術。經過摸索,他建立了一門叫“太平道”的宗教,開門收徒傳教。除了傳教講道,他還用符咒籙水等手段給人看病,偶爾也真的能治癒些病人,老百姓覺得張角真是神仙下凡,於是一傳十、十傳百,信奉太平道的人越來越多。張角見老百姓很容易接受太平道教義,就派弟子到全國各地去傳教,擴大影響,擴充信眾。經過十來年發展,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信奉太平道的人多達幾十萬。平日裡,來找張角拜師、治病的人絡繹不絕,甚至有人變賣家產不遠千里來投奔他。張角所在郡縣的官員,很早就知道張角在傳太平道,他們聽了聽太平道教義,覺得教百姓行善盡孝養生,這是以善道教化百姓,是好事,加之老百姓也擁戴,官府就沒加干預,甚至還支持張角,給他的傳教活動提供便利。

東漢哀歌之黃巾軍大起義

後來太平道的影響越來越大,社會上的信眾越來越多。司徒楊賜專門去了解了一下張角傳道的事情,他敏銳地覺察到太平道興盛背後的政治風險。現在皇帝荒淫昏庸、宦官當權、朝政混亂,加之天災連年,而張角通過太平道擁有了極大的號召力,信徒眾多,且都分佈在洛陽周邊,他們一旦聯手起事,隨時都會對朝廷構成極大威脅。為此,楊賜趕緊向靈帝上奏摺,建議先遣散張角身邊的核心信眾、再抓捕首要骨幹分子、穩步化解太平道危機的辦法,他說:“今若下州郡捕討,恐更騷攏,速成其患。宜切敕剌史、二千石,簡別流民,各護歸本郡,以孤弱其黨,然後誅其渠帥,可不勞而定。”奏摺剛剛呈上,楊賜就因為其他事情被免職,他提的建議也沒有被採納。

見信徒眾多,朝廷日益腐敗,百姓苦不堪言,東漢的統治越來越不得人心。張角漸漸有了取漢而代之的想法。為此,張角開始有計劃地對太平道進行系統化的改造。

首先,將鬆散的信徒進行組織化。把全國信徒分由36方統領,每方相當於一個將軍,大方統率一萬人左右,小方統率六七千人。

其次發佈起義動員指令。太平道向全體信眾發出了“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16字指令。這16個字包含了幾層含義:蒼天已死,指漢祚已亡;黃天當立,呼籲黃巾軍要準備起義,奪取天下;歲在甲子,其實時間在184年三月五日;天下大吉,全國各地同時動手(集)。

最後,派出骨幹積極進行起義的組織和籌備。各地骨幹悄悄地用白土在洛陽和各州郡的官署衙門、政府機構、王侯府弟門上標記“甲子”兩字,作為起義時的進攻標記。張角的大徒弟馬元義等人計劃,將鄴城作為主要起義地點,把荊州、揚州信徒全部集結過來,預計可有數萬人,作為起義的主力部隊。為擴大起義規模,達到更好的起義效果,馬元義還積極到洛陽奔走,一方面觀察中央朝廷的情況,一方面聯絡已經歸順太平道的小太監徐奉等人,希望起義爆發時,最好洛陽城內也能同時響應,這樣達到全國齊發,內外響應的局面,讓東漢朝廷措手不及。

東漢哀歌之黃巾軍大起義

就在太平道信徒正在緊鑼密鼓抓緊籌備的時候,一件意料之外的事,突然打斷了他們的所有部署。

184年(甲子)正月,偌大的洛陽城仍沉浸在北方的嚴寒之中。一位從濟南趕來的百姓急匆匆地來到了朝廷官署,說他有個重要的情報要報告。有關部門接待了他,來人自稱叫唐周,是張角的弟子,他說張角即將領導太平道發動起義。有關部門聽了他的報告,在場的人無不嚇出一身冷汗,立即將這一重大情報迅速報告給漢靈帝。靈帝得到情報,也驚駭異常,迅速命令有關部門繼續審問。唐周將他知道的所有情報,全部合盤托出,尤其是他說了一個重要信息,張角的大徒弟馬元義就在洛陽,而宮內外還有不少太平道的信眾,這些人將來會作為內應響應起義。全城大搜捕的命令迅速從宮廷裡傳達出來,大批校尉在洛陽全城對馬元義展開了地毯式的搜捕。很快,馬元義就被抓到了,司隸校尉對他進行了嚴刑拷打,隨後又將他車裂。漢靈帝下詔,有關部門逐個排查大臣、太監、宮廷禁衛軍以及洛陽百姓中信奉太平道的人,一下子抓到了上千人,全部都不加審訊,便直接誅殺。同時,皇帝的使者帶著密令從洛陽城內快馬加鞭地飛奔各地,命令很簡單:各地立即搜捕張角、查禁太平道。

東漢哀歌之黃巾軍大起義

張角也很快得到了消息,唐周叛變、馬元義已死、起義計劃洩露。官府正在集結圍剿兵力,事出突然,張角倉促間決定,不能再等了,立即起義!他馬上派出身邊最親信的信徒,晝夜兼程趕在朝廷抓捕的詔令下達前,分別到各地通知各地大小方,立即起義!所有起義軍,全部頭戴黃巾,以為標誌。二月,張角與其弟張寶、張梁分別自稱天公、地公、人公將軍,拉起起義大旗,旬月之間,天下響應,洛陽震動。當年7月,巴郡人張脩也利用五斗米教聚眾造反響應。

見各地起義軍蜂擁而起,朝野上下深受震動。但此時的東漢朝廷,雖已然腐朽沒落,但老大帝國依然保持著極大的慣性和強悍的政權力量。漢靈帝迅速反應,立即展開鎮壓行動。三月,漢靈帝任命何皇后的哥哥何進為大將軍,率左右羽林五營士駐屯都亭,保持高度戒備,進入戰備狀態。何進組織軍隊抓緊整修武器裝備,加強城防工事,強化洛陽周邊治安,首先穩定住首都洛陽地區。

其次,立即在函谷、太谷、廣成、伊闕、轅、旋門、孟津、小平津八個主要關口都設置都尉,扼守戰略要衝,強化主要戰略關隘的守備力量。再次,為防止被禁錮的黨人與起義軍結合,漢靈帝發佈赦令,大赦此前被長期禁錮的黨人,以此拉攏朝廷大臣和士大夫人心。最後,徵召帝國最能征善戰的幾員大將,發天下精兵,鎮壓起義。派北中郎將盧植討伐張角,左中郎將皇甫嵩、右中郎將朱儁(又作儁jùn)討伐潁川一帶的黃巾軍。

在盧植、皇甫嵩、朱儁等人的大力鎮壓之下,184年年底,黃巾軍大起義基本被鎮壓下去。在討伐黃巾軍起義的過程中,中郎將董卓、騎都尉曹操、司馬孫堅等人開始嶄露頭角,紛紛在東漢末年日漸混亂的政治舞臺登場。

東漢哀歌之黃巾軍大起義

黃巾起義雖然最終被鎮壓,但它揭開了東漢末年大亂局的序幕。自此以後,東漢王朝的統治開始急轉直下,劉氏王朝開始直面並一步步邁向他垂垂老矣的末日黃昏。而彼時的眾生,那些歷史的大人物、小人物和無數無名的百姓,他們的命運起伏和那個時代一起,激流一般,互相裹挾著、激盪著、交織著,一擁而入跌入歷史的深淵裡。

從黃巾起義開始,中國逐步陷入了歷史的大分裂、大斗爭之中,時間長達四百年之久。在數百年的紛爭與動亂裡,就像曹操《蒿里行》寫的那樣:

鎧甲生蟣蝨,萬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