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央視拍成紀錄片的水城天門村之吊腳樓

2019年的夏天,酷熱無比,地處北盤江干熱河谷地帶的天門村,氣溫要比別的地方高上幾度。我是第一次去天門村,現在的柏油路直接修到村裡了,據說,在路沒有修通之前,村民出入村子要在絕壁上攀登一兩公里的石梯,其艱難和危險可想而知。託經濟發展的福,現在小車直接就可以開到村邊了。一排排的吊腳樓掩映在青翠的綠樹中,幾個小孩在地上玩泥巴,天門村到了。

在山清水秀的天門村中,錯落有致的吊腳樓是天門村的靈魂。

被央視拍成紀錄片的水城天門村之吊腳樓


無論在任何地方,公路的路面和房屋都是留給人們的第一印象。路面平整、乾淨的往往會對這個地方留下乾淨的印象,若是道路濘泥不堪,再美的地方也會反胃。粉牆黛瓦,往往會有世外桃源,詩情畫意的感受;木製房屋更有迴歸自然,返璞歸真的印象。

天門村的吊腳樓和參天的古樹,層層的梯田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

天門村的吊腳樓是一種比較古老的建築,是標準的全實木房屋。由柱子支撐,高懸地面。在潮溼悶熱的地方,這種建築有很多好處:離開地面,避開了潮氣,冬暖夏涼,各種毒蛇與野獸難以進入房屋裡。據說支撐吊腳樓的柱子要用方柱而不用圓柱,因為毒蛇極易纏繞在圓柱上,在方柱上卻很難很難纏繞。

被央視拍成紀錄片的水城天門村之吊腳樓


修建吊腳樓是天門布依族的一件大事。

第一步要準備木材,天門村周圍的原始森林裡多的是木材;第二步加工大梁;第三步叫“排扇”,即把加工後的樑柱接上榫頭,排成木扇;到了第四步,主人家要選個黃道吉日,請眾多的鄉鄰來幫忙,這時就鞭炮齊鳴,在眾人的幫助下“立屋豎柱”,吊腳樓大致的輪廓就做好了,餘下的工作就由師傅們慢慢做了。

建好的吊腳樓居住起來是很方便的,第一層餵養牲畜,第二層是主要的活動場所,客廳、臥室、廚房全都在這一層,第三層則堆放糧食。

在天門村,所有的生產、生活都圍繞著吊腳樓展開。

這其中,吊腳樓二層的火塘是整個樓最有人氣的地方,那是用青石砌成的一個石框,在裡面生火併不會引起火災。

布依族十分善於利用木柴火,火的熱力燒水、煮飯、炒菜、取暖;火的餘溫、煙霧薰烤著掛在火塘上方金黃的臘肉和香腸,就連燒盡的木材灰也不扔掉,因為那是上好的農家肥。

被央視拍成紀錄片的水城天門村之吊腳樓


火塘不僅是布依族做飯的地方,也是全家聚會、會客的地方。布依族的後代們就是在火塘邊瞭解了自己的歷史,學會了生活的技能,火塘永遠是布依族心靈的一個港灣。

但火塘並沒有給戀愛中的男女青年留下一席之地,因為他們的天堂在吊腳樓外的田野裡。

每到夏日的夜晚,月亮升起來了,田野裡夏蟲呢喃,此時的月光和吊腳樓上的燈光一樣朦朧。

被央視拍成紀錄片的水城天門村之吊腳樓


高亢的山歌從田間地頭飄來,吊腳樓上就會打開一扇窗戶,一個美麗的倩影在四處張望。

這是辛勤勞作後肆意狂歡的前奏,散發著青春荷爾蒙的布依族青年男女聚集在一起。

伴隨他們的是煮熟的糯米和米酒,在燃燒的篝火中將苞谷和洋芋烤熟,舂碎的辣椒麵和食鹽作為調料。

糯米和米酒是當仁不讓的舌尖上的天門村的招牌食物。

一首首山歌,一杯杯美酒,觥籌交錯,天門村的年輕人憑藉著糯米和米酒去捕獲愛情,然而此時朦朦朧朧的月色下,無能怎樣的美酒都不是主角,米酒敵不過的是青春。

這樣的狂歡有時要到天明。

清晨在山鳥的清脆的鳴叫聲中,最先從醉酒的天門村中醒來的是吊腳樓的開門聲,伴隨著嫋嫋的炊煙的升起,天門村新的一天開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