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鼓勵孩子才正確?家長應警惕陷入“德西效應”

近日偶爾去一位朋友家裡做客,朋友的雙胞胎女兒今年八歲,正是活潑調皮的年紀。這次我還沒進門,就看到朋友帶著兩個小寶貝在門口迎接,遠遠地喊“阿姨好”。要知道,這位朋友家的兩個“小公主”在圈子裡是出了名的調皮、不聽管教,讓家長又愛又恨的類型。正當我好奇又驚訝地誇獎兩個孩子“好乖巧”,孩子們卻湊上前來纏著朋友說:“媽媽!我喊阿姨了,快給我們錢呀?”

在朋友尷尬又無奈的表情中我才得知,原來,朋友為孩子設置了非常詳盡的“獎懲制度”。朋友說,由於孩子們一直沒開學,又不能盡情出去玩,在家裡鬧得無法無天。家長因為工作又疏於管教,她只好為孩子設定“獎勵”——按時起床穿衣吃飯獲得零用錢、完成作業獲得零用錢,就連阿姨來做客,乖乖地喊一聲“阿姨好”也要記在賬上。

怎麼鼓勵孩子才正確?家長應警惕陷入“德西效應”

朋友的“獎勵機制”,是用零花錢作為孩子日常生活中的“馬達”。儘管家長的本意是激發孩子學習與生活的動力,卻起到了適得其反的效果——孩子事事都要有“零花錢”才願意去做。這樣的“獎勵制度”真的好嗎?教育家烏申斯基曾說:“愛是任何教科書、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懲罰和獎勵制度都不能代替的教育力量。”父母的拳拳愛子之心不容質疑,可有時的教育方法卻經不起考驗。家長為孩子設置“獎勵”,要小心掉入德西效應的圈套。

一分鐘瞭解德西效應

心理學家德西在1971年做過這樣的實驗:他將實驗志願者分為兩組,並給他們提供相同程度的難題。一組志願者在解題時沒有獎勵,二組志願者每解答出一道題可以獲得“一元獎勵”。一段時間過去後,德西設置自由活動時間,並且這段時間內兩組人員都沒有解題獎勵。他發現,在自由活動時間中,一組志願者相較二組志願者對繼續解題的意願較大。也就是說沒有獎勵的一方,比起有獎勵的一方對於解題的內在動力更加強烈。

於是德西提出:“適當的獎勵有利於激發人們的動力,但過多的獎勵可能降低人們對事情本身的興趣,導致內在動力的減少。”

怎麼鼓勵孩子才正確?家長應警惕陷入“德西效應”

對於孩子來說,德西效應便體現在當孩子們正進行一項本應該完成、或他們相對有興趣的事情時,如果家長給予他們“物質獎勵”的外部干擾,反而會降低孩子們對事情本身的興趣。正如著名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說:“獎賞永遠不會成為我們工作和奮鬥所追求的目標。”如果孩子們一味追求“獎勵”,而忽略了學習與生活本身的重要性,往往會使得他們迷失方向,沉迷於功利心。

家長不正確獎勵對孩子產生的負面影響有哪些?

1、孩子會喪失責任心

責任心是指人們對於自己、家庭、社會自覺負責的心態,孩子們的責任心往往體現在他們對自己的生活小事、家庭雜務、學校課業的自覺性。當家長對孩子們本應該完成的事情,給予過多的“獎勵”,孩子們的注意力會從“事情本身”轉移到“獎勵”上,從而失去了本身的責任感

上文中朋友對孩子們“完成作業”、“按時起床吃飯”、“見到客人要喊阿姨”等等小事都給予獎勵的刺激,才導致孩子們關注的重心由“正常的生活作息”、“努力學習”、“禮貌”轉向“零花錢”。這樣一來,當朋友不再為孩子設置“零花錢”的誘餌,孩子們本該完成的事也不願意去做,即失去了責任心的約束,自覺性也大大降低了。

怎麼鼓勵孩子才正確?家長應警惕陷入“德西效應”

2、導致孩子看重結果,削弱過程

如諾貝爾所言:“人生最大的快樂不在於佔有什麼,而在於追求什麼的過程”。作為家長,我們不能只教育孩子追求收穫的果實,也要引導孩子欣賞追夢路上的風景。一個不懂得欣賞過程的孩子,很難能夠調節自己的心態,更容易在得失中迷失。

有些家長朋友曾經討論過這樣的話題:“向孩子許諾考到前幾名可以獲得獎勵,但孩子獲得獎勵後對學習的興趣還是很低。”這就是家長在督促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太過於重視結果,而忽略了過程,“物質獎勵”的手段並沒能激發孩子對於“學習本身”的內在動力,甚至降低了他們對學習的興趣。當家長不再允諾獎勵時,孩子們會明顯表現出對學習不感興趣。

怎麼鼓勵孩子才正確?家長應警惕陷入“德西效應”

3、喪失學習與生活的內在動力

內在動力也就是說人們在內心中想把一件事情做好的慾望,對孩子來說則表現為對功課、家務等等發自內心去完成的行為。有較強內在動力的孩子,在做事情時能感受到更多樂趣,並享受其中,獲得成就感。

當家長為孩子們提供過多“物質獎勵”,顯然會剝奪孩子對事物本身的“內在動力”,即前文所講的拿“誘餌”作為生活與學習的馬達。孩子們不再發自內心想要完成目標,而是將物質獎勵的吸引力作為“做或不做”的判斷標準。如若家長不再能提供有相當滿足感的獎勵,孩子們還可能反向控制父母——“想要我做某件事,必須先滿足我的要求”。

怎麼鼓勵孩子才正確?家長應警惕陷入“德西效應”

怎樣正確獎勵孩子?

1、 適當的獎勵

一定程度的激勵能夠提升孩子的興趣、激發動力,規範和保持孩子們的行為,家長對孩子進行一定範圍內的合理獎勵能夠起到正面作用,重點在於“適當”。

對於孩子能力範圍內,並且理應完成的事情,我們不提倡家長給予額外獎勵;對超出孩子能力範圍的事情,家長可以通過孩子心願中的獎品給孩子帶來驚喜。如,當孩子按時完成自己的作業、清掃房間、待人接物有禮貌時,家長可以給孩子讚許的眼神,而不是大肆誇獎孩子的優秀。過於誇張的獎勵會讓孩子降低對自己的要求,變得自滿。

怎麼鼓勵孩子才正確?家長應警惕陷入“德西效應”

2、多用精神獎勵搭配物質獎勵

太多的物質獎勵會提升孩子的功利心,家長在對孩子進行獎勵時,可以多多使用精神獎勵,提高精神獎勵相較物質獎勵的重要性。當孩子做成一件有意義的事,家長在物質獎勵之外,要多多誇獎孩子的具體行為。譬如“肯定孩子在過程中的努力”、“表揚孩子面對困難時勇於嘗試”,而不是一味誇獎結果。同時,還可以採取“家庭日記”的形式,記錄孩子優秀的行為。

同樣的,如果家長僅僅使用精神獎勵,譬如口頭誇獎,長期之後孩子們也會產生麻木、厭煩的心理。只有精神獎勵搭配一定的物質獎勵,如滿足孩子的一個小心願,才能夠相輔相成,相互促進,起到良好的獎勵效果。

怎麼鼓勵孩子才正確?家長應警惕陷入“德西效應”

3、事後獎勵代替事前允諾

事前允諾的效果往往只是一時的,在轉移孩子對事情本身的興趣之餘,並無法真正激發內在動力。在面對有一定難度的目標時,父母的精神鼓勵可以多於事前承諾。如“本次考試考到前幾名,爸爸/媽媽便給你…”的事前承諾替換為“媽媽相信你有完成這個目標的能力,即使無法完成也希望你能勇敢嘗試”。

在孩子結束一段時期的努力後,無論結果如何,我們都可以為孩子提供相應的精神鼓勵、物質鼓勵。一是在挫折期保護孩子的自尊心,鼓勵孩子越戰越勇;二是以驚喜的形式發放獎勵,讓孩子收穫意外喜悅和感激。

怎麼鼓勵孩子才正確?家長應警惕陷入“德西效應”

獎勵也是一門學問,不恰當的獎勵會給孩子以負面影響。作為家長要明白的是,獎勵只能作為一種輔助手段,而不是孩子前進的方向。正如泰戈爾所言:“順境也好,逆境也好,人生就是一場對種種困難無休止的鬥爭。”在前進的路上,我們不僅鼓勵孩子向前,也要引導孩子欣賞沿途路上的風景,保持曠達的心態。記住,每一個努力前進的孩子都值得父母鼓掌。


分享到:


相關文章: